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践行课程理念,增强应用意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践行课程理念,增强应用意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数学课程标准》对学生解决问题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其中有要使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既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又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

关键词 应用意识 导入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1挖掘教材的潜在因素,渗透应用意识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依据,也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主要渠道。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挖掘教材的潜在因素,有意识地将学生所学的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以直观、形象的客观事物为载体而呈现,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例如,在教学“面积单位”一课时,学生通过观察、度量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初步建立1平方厘米的表象,再通过摸一摸1平方厘米小正方形的大小,说一说周围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接近1平方厘米,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量一量指定长方形的面积,帮助学生认识1平方厘米。然后设疑:想要知道课桌面的面积,怎么办?学生根据学习经验,自然会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测量课桌面的大小,在测量中,学生会感受到:1平方厘米这个面积单位太小了,要测量课桌面的面积,需要一个更大的面积单位―平方分米。在揭示平方分米这一面积单位后,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经历了平方厘米这一面积单位的学习过程,自然而然地会运用看看、量量、摸摸、说说、举例等学习方法来认识平方分米,在此基础上,再认识平方米。整个教学过程,教师从数学问题出发,寻找与之相关的生活实例,创设了一个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有效地渗透了数学的应用意识。

2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形成应用意识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指出:“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了枯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成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要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在教学中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学生所熟悉的材料为载体,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感受所学的知识与自己周围事物的联系,有利于学生应用意识的形成。例如,“利息问题”是百分数应用题在实际中的应用,教学时可设计这样的导入:“过年时,让你开心的事有哪些?”当孩子说到压岁钱时,接着提问:“你是如何处理压岁钱的?”当孩子说压岁钱存入了银行时,继续提问:“你知道哪些有关储蓄的知识?还有哪些是不知道而想知道的?”引入新课的教学。当学生学习了利息的计算方法后,再请他们自己设计压岁钱的存取方案。整个学习过程,学生体会到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他们就不会再感到数学是枯燥难懂的了,再如,“认识分数”一课,可以从学生熟悉的“分饼”导入:先让学生说说把4个饼,平均分给两位同学,每位同学分得几个?把2个饼,平均分给两位同学,每位同学分得几个?在学生顺利回答的基础上,接着提问:1个饼,平均分给两位同学,每位同学分得几个?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数表示吗?由分饼入手,设置悬念,使学生的认知产生矛盾,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由此引出分数。再通过让学生动手折正方形、长方形、圆等图形,在动手中逐一认识分子是1的分数,最后,可以根据学生熟悉的情境设置问题。

3重视课内外紧密结合,发展应用意识

社会是个大课堂,有着丰富的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单纯依赖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注重课内与课外的结合,因此,数学教学要突破教材的限制,结合教学内容,延伸到家庭、社区、工厂、农村等场所,使课堂变得丰富、生动、博大,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知识应用的广泛性。例如,学生学习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后,让学生做回小小设计师――我的花坛,在一张长8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纸上,模拟设计面积是24平方厘米的图形。学生们兴致盎然,情绪高涨,他们运用所学的知识,加上丰富的想象,设计出了形状各异、符合要求的“花坛”,富有创意的设计,让学生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再如,学习关于平均数的实际问题时,让学生算算本班学生的平均身高,体育活动中小组的跳绳平均成绩;学习i测和目测时,让学生计算足球场、室内体育馆的面积;学习比例尺时,让学生在地图上测量自己所在的城市和北京之间的实际距离等等。数学知识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不仅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而且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使学生的应用意识得以发展。

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数学的应用已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大到宏观的天体运动,小至微观的粒子运动的研究,都离不开数学。”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践行课程理念,用好用活教材,在生活中寻找和数学相关联的实例,创设应用情境,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其次要为学生创设条件,给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努力激发学生的应用意识,真正让数学走近学生,让学生走进数学,长此以往,学生的实践能力能够得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够得以增强,学生的创造才能能够得到充分展示,从而使学生获得适应自身和社会进一步发展的数学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