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思想品德教育对当前中学生的重要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思想品德教育对当前中学生的重要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中小学生处在青少年成长期,运用适当的思想品德教育教学方法,对于中学生提升自身认识世界、适应世界的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教改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感到德育教育方法的改革是思品教育的重要课题。在思想品德教育中,特别是品德不良学生的转化,实施生活化的教育方式,是更为科学、势在必行的。

【关键词】思想;教育;方式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指个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表现出来的稳定特征。一个人按社会规定的行为准则行事,主要是指个人在矛盾冲突的道德情境中自觉地意识到是非善恶,从而作出缜密的决策行动,而不是指那种对社会道德准则单纯的顺从行动。所以,个人的道德品质,从其本质上说,是一种自觉的、自我评价的、受自己观念指使的人格倾向。这种人格倾向是在社会道德气氛熏陶下和学校教育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个体对社会道德标准的反应。但是由于各种特定的原因、多种因素,例如:学生身体素质、智力水平和非智力因素的差异,所以在任何学校和班级都会有品德不良学生,包括一些思想品德和文化知识都很差的特殊学生。这些学生人数虽少,但活动能量却很大,不但自身的成长极成问题,更重要的是还会严重影响班级和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造成教育中极大内耗。因此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不仅关系到培养祖国未来的建设人才,而且也是为社会消除犯罪的隐患。从上述目的来说,教育和转化品德不良学生是每个学校和每个教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对于品德不良学生的转化教育的研究是每个教师十分关注的问题。新时期,经济改革的飞速发展,带来德育教育上的新问题。学生常常会以来自家庭、社会等方面的各种色彩出现在班级体中,品德不良学生尤为明显。随着教改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感到德育教育方法的改革是思品教育的重要课题。因为它能使我们的德育工作更有效、更合理。我通过自身的理论学习和实际工作案例中的品德不良学生形成性因素的分析,并在实际操作中注意把理论知识原理与平时的工作实践巧妙结合在一起研究、运用,经过一段时间地探索,我认为在思想品德教育中,特别是品德不良学生的转化,实施生活化的教育方式,是更为科学、势在必行的。

实践证明,儿童是正在处于发展中的完整的人,这种发展是其个性化向社会化的过渡,而实现个性化向社会化的过渡,

其最有效的载体是生活。生活化的教育方式是以实际生活为载体,以实际体验为途径,以主体发挥为主导,以情感培养为核心,以学会正确处理自然、人、社会关系,并积极主动生活为目标的,充分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精神的一种新观念的教育方法。

以往的教育重说教,轻体验,与生活实际脱节、背离,使教育只停留在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而没能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把道理内化为学生健康的心理品格,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能力,使得知行不统一,从而不能达到真正的教育目的和教学效果。因此,我们教师不仅要从观念上更新换代,而且最为至关重要的是在思想教育过程中实施生活化的教育方式,以学生生活为切入点,把社会“搬入”课堂,再让课堂“融入”社会,拓展教学空间,让课堂成为社会、家庭、学校教育的联线,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不断引导自我,发现自我,改造自我和完善自我,在体验中涿步培养完美的人格。那如何通过体验教学将社会“搬入”课堂,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融入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实际之中呢?

1说服教育中坚持灌输与渗透的统一,实行开放式教学

教师经常通过言语说服学生改变态度。着眼于德育工作的时代性,在说服过程中,不能一味地灌输,而是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对其原有态度的支持性和非支持性的论据,使学生获得与教师要求的态度有关的事实和信息,慢慢地渗透,以改变他们原有的态度。有效的说服技巧主要有:

(1)提供单面论据与双面论据。

(2)以理服人与以情服人。

(3)逐步提高要求。

根据我案例中小何的个性情况(从外乡转入、留级、学习基础差、个性内向、属孤立型、学习习惯、卫生习惯差,还有小偷小摸的不良行为,在家是棍棒教育等)的分析,我想他的童心未,对他只能用谈心的方式,循循善诱地正面教育为主,用满腔热情去融化他这块薄冰。我多次找他个别谈话,利用班会、晨会,有意识地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让他认识到小偷小摸是走上犯罪道路的前奏,如果小时候不下决心改正,那就会葬送自己的前途。“大堤决口,毁于蚁穴”。因此,小错误、小缺点决不放过,我把走进铁窗的人的事例讲给他听,说明他们不是从小就是坏人,而是在不知不觉的错误中走上了歧途,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让他从这些人身上吸取教训。从思想上根本重视起来,在生活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价值辩析从心理定势上为学生创设自我体验情境

定势,就是对当前感知事物在头脑中形成的准备状态。利用“心理定势”的作用,做品德不良学生的思想转化工作,让学生在自我体验中感悟,自觉接受教育。

品德不良学生犯了错误一般不肯马上承认,非经过一番周折不可,这是不难理解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心理状态不易表露,心理变化较学龄逐步变得复杂,针对学生心理,利用“定势”的作用,能有效地做好品德不良学生转化工作。

上述小何,有小偷小摸的习惯,在学校随便拿同学的文具用品,在校外偷骑别人的自行车,甚至撬锁偷自行车。我找他谈话,他一口否定,生怕讲出来挨父亲一顿打。我说:“只要你承认,可以做你父亲的工作,不打你。”他似乎有些触动,但仍吞吞吐吐地说:“我――我没偷,只是想骑一骑。”从他的眼神里可以看出有改正的愿望,但害怕心理表现得很顽固,怎么能使他承认呢?我抓住了他愿改的心理准备,肯定地说:“何**,我相信你一定会改的!是吗?”我故意在“改”字上加重了语气,这下他立即点头表示愿改。“点头”这是他内心世界的表露,要是没做,怎么谈得上改呢?这是不承认的承认。这就是“心理定势”起了作用。

紧接着我与他父亲联系,谈清事情的来由,并要求他改变粗暴的打骂教育方法,他父亲检查到自己在这件事上有责任,因为他曾答应过给孩子买自行车,而没有实行诺言造成孩子“偷”的后果。从此家长改变了对孩子的态度,配合学校共同教育,使该生迅速改掉小偷小摸的行为。

3角色转换中进行自我教育为学生提供情感体验

小学生普遍存在爱管别人却管不了自己的弱点,品德不良学生更是如此。许多道理,强行灌输十遍八遍未必有效,让学生“体验”一下,他们不但明白了道理,还能掌握解决现实生活中问题的能力,体验是最有效的教育。如何对小学生实行角色转换自我教育,主要途径是“活动”。因为活动是多功能的,人们说:“活动之外不存在发展”、“没有活动便没有教育”。这都是对活动的重要价值的确切判断。对品德不良学生的转化,可以通过针对性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自己教育自己,这才是真正的教育。

在活动过程中我通过多种教育形式,把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一些社会角色引入校园,让学生进入不同角色,身临其境,去感受、体验、鉴别和评议各种社会角色的善恶美丑,以培养学生的真情实感,为其形成未来公民的现代道德素质与良好行为打下基础。角色转换是对学生未来所承担社会角色的提前预演,是对他人社会角色的尝试,是一种虚拟情境下的体验教育。品德不良学生一般在班内属孤立型,处于从属地位,对集体不关心。如何改变角色地位,让他们在班级中有良好表露自己的机会。如,可以让他们在班内承担某些工作,最好根据他们自身特点(即闪光点)开展工作。这样,他们获得良好表露的情绪可以更高涨,工作可能做得更好些,从而他们可能获得全体同学好评的可能性也大。

我班实行“人人有岗位制”每人包管一样公物,个人自认,结果剩下一只痰盂无人包管。我说:痰盂最脏,要最不怕脏的同学来包管!品德不良学生小何自告奋勇愿意包管。我及时表扬他,在家能学做家务,在校能挑脏活干。事后他工作十分负责,凡事冲厕所,倒垃圾等重活都抢着干,还主动把家里新扎的拖把送到班级里。他关心集体,并受到老师同学的表扬,角色地位提高了,同学也愿意和他交朋友,学习上帮助他,使他感到集体的温暖。

可见“角色转换自我教育”以它特有的德育教育功能显示出永恒的生命力。

4反复训练巩固成效

品德不良学生行为习惯较差,要转变不良行为习惯不是容易的。因为小学生常犯言行不一致的毛病,只有通过反复训练,激发了积极兴趣,改掉了自身的不良行为,才能有成效。

5奖励与惩罚促发积极情感

奖励是指施于行为之后以增加该行为再次出现可能性的事物,它包括外部奖励和内部奖励。惩罚是指为减少或消除某种不良行为再次出现的可能性而再此行为发生后跟随的不愉快事件。在实施过程中以正面教育为主,奖励教育为主,教师用一切肯定的方式对待他们的言行,用表扬、赞许、微笑、鼓励、授奖等,加强正确行为导向,促成良好行为定型,促使愉快的积极情感形成。

6思想政治工作在学生品德形成中的作用

中学生的思想品德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形成的。是在与人们相互之间活动和交往中,在社会、家庭、学校共同作用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中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对中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中学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就在于它能根据中学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目标以及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创造一种良好的活动,交往的环境和条件对学生活动交往施以正确的影响,变不利为有利,化消极为积极,扶正压邪,以命名学生的思想品德沿着社会需要的方向发展。这是其它任何方面的影响所不能相比的。由于社会生活非常复杂,社会的影响渠道甚多,学生思想道德经常处于多种多样内部矛盾之中,或好的影响,或坏的影响,正是这或好或坏矛盾的斗争,推动着学生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事实上对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就是促进学生思想矛盾的转化过程,推动和促使他们的品德向教育者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过程。

思想品德教育中转化品德不良学生的生活化教育方式有很多,在这不一一例举,在实际运用时,不可死搬硬套,一成不变,而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更合适的用。总之思想品德的转化教育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对工作的责任心和“爱生”之心。对于品德不良的学生教师应给予更多地理解和偏爱,运用科学、创新的德育教育方法、生活化的德育教育手段方式,使思品教育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还原于生活,使我们的德育教育工作更合理、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