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如何增进师幼情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如何增进师幼情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对于幼儿来说,我们必须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只有建立平等的、个性化的师幼互动关系,才能调动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纲要》中很多地方都体现着师幼互动的思想,如“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从这种关系的转变,我们便可以看出,它强调了师幼之间的一种平等、融洽、和谐、互动的关系。

【关键词】师幼互动 尊重理解 平等热情

“亲其师而信其道”。情感交流是种心灵上的交汇,幼儿只有在对教师产生信任、尊重的基础上,才会把自己的想法对老师进行表达与相互交流。师幼之间的情感交流是促进师幼互动的必要条件。从事幼教工作以来,最让我觉得最难能可贵的,就是那份浓厚的师幼情。我喜欢并非常享受着与孩子们交流的过程,每一次鼓励的微笑、每一个信任的眼神、以及无数用心交流后的感动,都是孩子们快乐成长的重要元素。

一、平等地对待幼儿是增强师幼情感的前提条件。

教育家福禄贝尔曾经说过:“教育者的任务是帮助幼儿除去生命发展的障碍,让自我得到发展。命令式的、强制的、干涉的教育方法对幼儿的发展是无效的,而必须尊重幼儿的自主性,重视幼儿的自我活动”。可见,面对幼儿,我们不能显出高高在上的姿态,或是把幼儿当成是幼小无知的群体,而是要弯下腰来平视幼儿的眼睛,让他们感觉到自己是很重要的。

《纲要》指出:“幼儿不是被动的“保护者”。教师要尊重幼儿不断增长的独立需要,应当容许幼儿有不同的意见和想法,不使用粗暴地强权。这就需要我们做到尊重孩子,也只有这样才会得到孩子们的信赖和爱,孩子才会更加地尊重老师。

孩子们的思想就如色彩斑斓的万花筒,他们会有很多奇奇怪怪的想法,有些问题很天真,也有些很古怪,但这些都孩子的真实想法,不管这些想法怎样,作为教师都不应嘲笑打击孩子,把有奇怪想法的孩子视为异类。

二、关注是增进师幼情感的途径

教育家蒙台梭利曾经说过:“必须对孩子的心灵世界有深刻的认识与了解,对于孩子发展状况了如指掌,才能提供孩子适性、适时的协助与指导”。可见,要想让幼儿对我们敞开心扉,只有真心地热爱幼儿,关注、了解他们的情感变化,方可更深地触到其内心真实的感受,以尝试更好、更有效地达到教育目的。

幼儿园中,幼儿对教师的一举一动、一点一滴的变化都观察的很仔细,老师在孩子们的心目中是非常重要的,很多时候他们会使用自己的方法来引起老师的注意。幼儿是很敏感的,他们绝不愿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能与老师亲近的机会。在幼儿的

心中,他们非常渴望与老师亲近,得到老师的关注和喜爱,当孩子们到老师的关注与肯定后,便会更加喜爱老师、信赖老师、依恋老师,这样就会形成良好的情感互动。在这些行为中,其实孩子是师幼情感交流与互动的主动发起者,所以,我们要理解孩子们存在这些行为的原因和他们的真实用意。孩子的何种言行,都是为了能与教师进行情感的交流,教师都应该给予其相应的答复。对于表白性的言行,老师可以微笑地摸摸孩子的小脑袋,冲他们点个头,清清的应答一声;对于孩子们的明知故问,教师可以借机引导孩子自己回,提升孩子的言语表达能力;对于孩子间的告状行为,教师可以组织小组进行讨论,教育他们,提高孩子的是非判断能力。

三、热情与赞扬是增强师幼情感的基本保证。

热情与赞扬对缺乏学习动机的幼儿有良好的影响。教师的语言应注重生动、形象和富有感情。古人有句话叫做“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使乎言。”就是说应避免空洞无物、枯燥乏味、呆板无力的语言。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着他们喜欢生动的、有趣的、活泼的语言,特别是加上教师丰富的表情和动作,更容易为幼儿接受和模仿。例如我们班的高强小朋友是一个内向的男孩。入园时一句“老师早上好” 就很难说出口。针对孩子的这一特点,每天看到他来园我就面带笑容,并热情主动地和他打招呼,还常常摸摸他的头和他聊几句,久而久之他有了变化,虽然不是十分明显,但能感受到他与老师的亲近,脸上的表情也自然多了。韩佳露小朋友平时不善言语,课堂上我主动邀请她参加游戏活动,并给予她鼓励与赞扬,奖励她小贴画,从此她变得努力了,并且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与幼儿良好的情感沟通,会更好地促进师幼间情感的发展,促进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因此,我们必须根据新的教育理念来调整师幼间的关系,在社会和教育的整体架构中,正确清晰地把握幼教的实践方向。每个幼儿都是一本需要成人不断用心去理解的书,我们只有找到通往他们心灵世界的通道,才能建立彼此间的信任,挖掘有价值的教育内容。我深切的感到和幼儿间的情感上的交流需要有心灵的共鸣,需要教师的言语及行为被幼儿真正地理解、接受甚至欣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走进幼儿的心灵,才能增强与孩子间的情感交流。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11年。

[2]《幼儿教育心理学》,2007年。

[3]《都市家教月刊》,2011年。

[4]《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