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简述瑜伽及其国内外瑜伽教学的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简述瑜伽及其国内外瑜伽教学的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瑜伽源自印度,因其拥有健身健心的独特健身理论,深得国内外健身爱好者的喜爱和推崇,近年来非常流行。我国部分普通高校顺应时代潮流和学生需求,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开设瑜伽课程。本文主要介绍了瑜伽,并对目前国内外瑜伽教学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Abstract: Yoga originated in India. It was gotten deep love and esteem of fitness lovers at home and abroad because of its unique fitness theories and very popular in recent years. Some universities in our country opened Yoga classes in sports teaching conforming to times trend and students’demands.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Yoga and discusses briefly Yoga teaching at home and abroad.

关键词: 瑜伽;研究;教学

Key words: Yoga;research;teaching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1-0219-02

0引言

在很多追求生活品质的人们眼中,瑜伽是“新鲜”、“高雅”、“时尚”的代名词。如今瑜伽依然势力不减,备受关注,社会上到处都有瑜伽会所、瑜伽馆、瑜伽讲座,基本每所健身俱乐部都开设有瑜伽课程。然而在其实践过程中却存在着诸多问题,瑜伽教师对瑜伽的认识仅限于表面,停留在模仿阶段体式的教学,很多瑜伽教师只是把动作机械的教给学生,而没有更深层次地体会瑜伽。体育教学是有一定规范要求的育人过程,瑜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每个动作都有其生理学、解剖学的依据。

1瑜伽的本质

在中国,大约在公元四世纪前后,瑜伽随佛教传入,中文“瑜伽”一词早在唐代就已出现。曾有学者考证,中国佛教的禅观、天台宗的六妙法门、法相唯识宗的止观,都是瑜伽静坐冥想的变通说法。而在南北朝时期传入的《易筋经》、唐朝流行的《天竺按摩法》、宋代的《婆罗门导引法》,则也是从印度传入我国,与远古时代不同的是,现代的瑜伽,不再是只限于少数隐居人或是瑜伽师独有的秘籍,瑜伽逐步在普通人中间流传开来。各类研习瑜伽的网站、学校、健身机构层出不穷,各色的瑜伽馆也几乎一夜之间遍布中国城市的大街小巷,瑜伽已成为国人强身健体的新时尚。在目前的中国,瑜伽成为青年男女,尤其是白领阶层摆脱工作压力、美容保健的一种工具,茶熏瑜伽、香熏瑜伽、高温瑜伽、亲子瑜伽、塑身瑜伽、塑球瑜伽等各种不同表现方式正在逐渐演变出来。现代瑜伽的流行使其不再局限于苦行,其在预防疾病和促进身心健康方面的作用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医学专家和体育业内人士所了解。

2瑜伽的特点

瑜伽通过教授练习者如何挖掘出自身体内的能量储备,从而达到由内至外地散发健康和快乐的瑜伽气质。瑜伽能提升身体的健康和年轻程度,还能净化大脑。因此,持之以恒的修炼能帮助延缓身体的老化,减轻体内聚集过多的压力。回归自然是目前世界流行的新的生活方式,也是瑜伽带给人们的全新的健康理念。瑜伽相比其他健身运动,适合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参加,而且相比其它运动有其优势,主要不会增加心脏负荷,能消除疲劳,平静心境。使人保持一种舒畅宁静的状态,充分享受人生。能保持姿态平衡,能够使每一个小关节、脊柱、肌肉、韧带和血管处于一个良好的状态,还能够净化血液,调节体重,有效的消除脂肪维持饮食平衡, 刺激内分泌系统,维持内分泌平衡。瑜伽包含伸展、力量、耐力和强化心肺功能的练习,促进身体健康,有协调整个机体的功能。瑜伽主要是通过姿势、意念和呼吸等方法,使人体状态进入一个良好状态。它对人体在心理、生理、情感、等方面都起到良好的作用。瑜伽的,呼吸,调息和冥想对治愈疾病都有极为有益的物理和身心效应。正确的瑜伽练习能够降低体内毒素水平,其他体育运动有时会增加体内毒素。对于现代都市人来说,瑜伽还能够调节人的情绪,解除现代人因生活节奏快而带来的精神压力,排除体内毒素,增加人的内在能量,燃烧脂肪,从而达到减肥、塑身。

3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对于瑜伽的研究开始的比较早,研究内容涉及哲学、宗教体系、文化、自然疗法等很多方面。目前,国际上对瑜伽作为“替代医学”或“自然疗法”(即我们所认为的运动处方)的研究有所增加。除此之外,从钵颠^梨的《瑜伽经》到被印度人民尊称为圣哲的阿罗频多的《瑜伽的基础》、《瑜伽论》、《综合瑜伽》、《瑜伽书札集》、《瑜伽箴言》,印度学者一直就没有停息对瑜伽的研究。

B.K.S艾扬格被看作是目前在世的全世界最伟大的瑜伽导师,享有国际盛誉。1966年,他所著作的《瑜伽之光》首次向全球介绍瑜伽的练习方法,在西方引起不小的轰动,目前已被译成19种语言在全球出版,堪称瑜伽史上的经典名著。书中阐述:瑜伽是印度哲学六大正统体系之一。瑜伽的系统就在于教授人们如何把个体的灵魂与至尊超灵结合与相连,从而最终获得解脱。

19世纪中后期,印度瑜伽传入西方国家,并在20世纪得到了蓬勃发展。瑜伽被西方树为温和有氧运动的首选,西方国家70%以上的健身房、社区活动中心均开设了瑜伽课程。曾经还有专门的健康机构对瑜伽的神奇效果作过专门的研究,科学数据断定了瑜伽的呼吸法、法、冥想法均有非常好的健身效果。另外,瑜伽不倡导表演性和竞技性,提倡的是练习者在自我身体的相对极限内练习,适应人群很广。相对剧烈运动而言,瑜伽倡导自然平衡的健康练习方式,更注重身、心、灵的同步保健。瑜伽的无穷魅力,已经把世界各国众多时尚人士所征服,瑜伽所具有的独特的功效正受到越来越多健身爱好者的的追寻。目前美国有超过1000万的人练习瑜伽,瑜伽已经普及到社区内的一些活动场所[2]。此外,很多国家还有专门的瑜伽学院,如印度著名的PARMA瑜伽学院、要姆拉瑜伽大学、瑞什克斯的瑜伽疗法学院、等,都把瑜伽当作一门学科来研究。

4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关于瑜伽的作用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当今女性的影响方面,且多数集中在生理方面。如杜熙茹、张林挺的《瑜伽健身术对大学生身体机能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影响的实验研究》、邱服冰的《论瑜伽及其心理生理功能》、丛磊的《浅谈瑜伽对人体的作用》等。对健身功能及运动处方的研究:对从事瑜伽练习之后女性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生理指标及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的实验研究,这也是国内研究的一个主要的方向。再者就是针对瑜伽的运动特点将其作为中老年女性非特异性腰痛、女性通经等疾病的运动疗法的验证研究。得出瑜伽的健身功能是显著存在的,同时对某些疾病也能作为运动处方。

目前关于瑜伽课程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可行性方面,在研究高校非体育专业中开设瑜伽课程可行性方面有较多的文献,2007年,都红梅、袁春的《高校开设瑜伽选修课的可行性分析》论述到,为了更好的普及和推广瑜伽,促进终身体育思想的形成,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应在三年级选修课中增设瑜伽内容以满足高校广大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对瑜伽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和与需求学习的过程[1];2007年,黄荔娟、余丹在《休闲体育呼唤体育院校开设瑜伽课程》中指出,体育院校开设瑜伽课程无论从学生的终身体育的目的或是完善中国瑜伽的发展,抑或是出于对休闲体育发展的社会指导责任,都是非常有必要的。它不仅丰富了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又能给大学生多一种终身体育的选择,也促进了体育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步伐,对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意识具有重要意义[2];2005年,刘静的《让瑜伽健身术走进大学体育课堂》一文中,论述了瑜伽术以其特有的瑜伽姿势和瑜伽冥想术吸引着广大青年学生;以其良好的健体功能,精神调节、心理调适的功效吸引着老、弱、病者,是一种较理想的终身体育运动项目,在大学体育中适宜开设这门课程;荆明好等在《关于在高校设置瑜伽课的可行性研究》一文中指出:“通过瑜伽的练习能够从身体和心理两方面受益,尤其在心理方面,瑜伽的独特疗法确实能够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能够消除大学生因生活和就业方面小顺带来的压力,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因此非常适合在高校开设瑜伽课程”;陈碧清、吴龙在《高校开设瑜伽课程的可行性研究》中指出:研究高校体育课堂中开设瑜伽课程的可行性,对丰富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促进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还有不少关于瑜伽教学方面的文章,崔海燕在《瑜伽健身课运用适应性教学法的实验研究》中指出,适应性教学法可以满足不同能力的学生的要求,它是一种优于传统教学法的新型教学法,更能全面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也对教师和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李勃在《健身瑜伽教学的初探》,针对瑜伽呼吸、姿势、冥想等方面的教学方式与方法进行探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创新,并根据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学生的建议,对健身瑜伽的教学进行了进一步探索。他们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分析了目前的瑜伽教学状况,对今后的瑜伽教学提供了一定参考依据,对其教育价值的研究:有学者对瑜伽在高校的健身育人价值、审美价值进行分析,将瑜伽作为舞蹈辅助训练手段、或融入健美操教学进行论证研究,得出瑜伽无论在健身还是育人、审美方面都有一定的作用与意义,在高校开设瑜伽课程也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是瑜伽课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尚属于新型课程,教学体系尚未成熟,不管是理论还是实践,瑜伽教学还处于摸索、改革和优化阶段。

参考文献:

[1]王致诚.体验全球瑜伽养生新风潮[J].现代养生,2004,(4):26-27.

[2]陈丽霞,张鲲.瑜伽的现代抉择与西方健身文化融合[J].山东体育科技,2006,(6):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