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对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的几点认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对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的几点认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科学之父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李政道教授也说过:“我们学习知识,目的是要做‘学问’,学习,就是学习问问题,学习怎样问问题。”两位科学家无疑想说明同一个道理:在学习中不断地提出问题是极其重要的,本人仅对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自己提出问题这一话题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一、目前的现状和研究的情况

1、目前的现状

目前,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都是被动。许多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只是上课听讲,下课做作业。这样做的结果是,认真的学生也许有个好成绩,但往往缺乏创造力;这些学生若遇到考试成绩不好,学习便有可能失去动力,因此,他们缺乏一种发现问题并有欲望去解决它的问题意识,而是围着考分去学习。有的学生即使喜欢提问,也仅能提“老师,这道题怎么做”之类的问题,这显然远不能满足现代学习的要求。而且这部分学生还没有课前自己预习的习惯,自己不懂的地方不进行圈点勾划,并且尝试着自己去做,课后练习、课后习题,不会不懂的到课上重点去听讲,这样,在上课前自然会形成一些问题。应该说,自我提出问题是一个重要的学习环节。我们对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自学能力的要求是,不仅能看懂书,而且能善于提出问题并解决它。

2、研究的情况

目前,数学界对提出问题方面的研究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出问题的重要性;老师怎样设计课堂活动,引导学生;老师怎样把握课堂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提问题;学生听课时是否会产生问题,学生听课后怎样来提出问题,学生提出问题后,自己是否仍然思考怎样解决问题;老师在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方面应起的作用;老师怎样引导帮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缺乏的是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学生怎样提问题;老师在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方面应起的作用;老师怎样帮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本文就后面提出的问题谈谈自己的想法。

二、对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

1、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反复强调问题意识在思维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心理学研究表明;问题意识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思维,只有当个体活动感到自己需要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的时候,思维才算真正启动。

2、对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

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指导学生,教会学生怎样提问。

(1)学生自己研究教材,针对课本提出问题。

老师可以教学生这样提问:这一章、这一节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概念、定理、公式有什么含义?有什么条件?公式如何运用(正用、逆用、变用)?

我想,老师可以抓住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的契机鼓励他们,从而刺激学生的问题意识。

(2)让学生自己研究习题,针对习题提出问题。

老师可以教学生这样提问:这个问题有没有其他的解法或更简捷的做法(一题多解)?有没有更一般的情形?这个问题是怎么想到的?用这个问题的解法可否解决其他问题(一法多用)?

以上这些问题在以前都是老师课前备课精心设计并准备在课堂上提出的。我想,这些问题为什么不是学生自己提出的呢?若学生有强烈的问题意识,能大胆质疑,并掌握一定的提问方法,那他们的学习会更有兴趣,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三、如何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1、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在教学中,老师是编剧、导演,学生思维活动的参与者,学生成果的评论家和鉴赏家,也是心理学家。

学生自己有意无意提出问题不仅仅是思考的结果,更是创造性思维向纵深发展的杠杆和动力。当学生有这方面的灵光闪现时,教师应大张旗鼓地表扬、鼓励。这时,学生便有一种成就感。我认为,老师应该有一种意识:能提出一个好问题的学生与解决问题的学生一样优秀。因而,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提出或解答问题的态度,应多给学生成功体验的机会,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对于学生的发问要表现出注意的态度,要耐心去倾听,并鼓励学生与教师就某一问题一起探讨。教师对学生提出的不明确的问题,应主动地、妥善地加以引导,帮助学生理清问题的思路,抓住关键给以点拨。学生提出的问题如有不当或错误,教师不要加以嘲笑,而应肯定其大胆行为,教师应帮助学生养成发问的习惯。老师对问题的重视无疑是对学生鼓励和认可,会进一步增强他们的问题意识。

2、创设良好的“提出问题”的氛围

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老师课堂上应具有亲和力,从外界环境上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和谐的提出和探讨问题的氛围,应鼓励学生对所学的东西大胆质疑,对学生的质疑、好问、多问、深问、怪问,应持肯定态度;对不善于提问的学生,一旦提出问题,应鼓励其勇气,并认真帮助他分析问题;对好问却抓不住要点的学生应耐心引导;对提出好问题的学生,应鼓励其大胆创新。

3、与学生一起辨错解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特别是讲解分式方程时,老师若先不讲解“增根”的问题,而是当出现“增根”时,和学生一起去辨别将这个“根”带入分式方程后,结果是否合理,是否与我们以前讲解的分母不能为“0”相矛盾,这样也就可以得出“增根”应舍去的理由。

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与学生一起研究错解,会使学生养成用批判的眼光看问题的良好习惯,更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4、精心编制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法多用的问题

限于学生的知识、时间和思维方式,学生不可能自己想出许多的问题。老师精心编制的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法多用的问题,可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实践证明,学生喜欢这样的课。这样的课学生不仅有兴趣,而且还能锻炼和培养他们潜在的问题意识,使学生掌握自己提出问题的思路。

5、激发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的形式

课堂教学中教师激发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的形式可多种多样。

四、对教师本身的要求

对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也给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要平等对待学生,也要有课堂调控能力。在这样的课堂上,老师不仅仅是一名法官、领导,也是具有亲和力的引导者或者“导游”。在这样的课堂上,老师并不轻松,面对学生提出各种问题,老师应具备灵活的应变能力,更要对业务精通,这样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总之,现在课堂教学中经常是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其实,学生学习最好的途径是自己去发现问题,老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和解决问题,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