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国人难道一直做“廉价打工仔”?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国人难道一直做“廉价打工仔”?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10年上半年,在中国最引起社会关注的事件之一,是富士康公司发生的“12连跳”事件。社会舆论为之哗然。

富士康公司并不是人们想像中那样的虐待职工的“血汗工厂”。职工收入是有保证的,加班不加班是员工自愿的,职工宿舍和职工食堂是完善的,厂内还建有游泳池和其他运动娱乐设备,2009年更是建立了专门疏导员工心理问题的员工关爱中心……

虽然事件调查还没有一个权威的结果,也许不能像其他事件那样找到直接责任人。但是我认为,越是这样,越显示出这个事件反映了问题的深刻性。因为它是某种企业模式或经济模式使然。

富士康公司是一个拥有80万员工的纯代工企业。它没有自己的产品,更没有自己的品牌,只是用别人指定和提供的零部件,为名牌企业组装产品。企业的利润完全来自工人。一方面,靠提高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来提高收益,一方面靠控制工人的工资奖金来降低成本。

国际经济有一个“微笑曲线”,“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三个环节中,研发和销售获得的利润高,制造获得的利润低,一般只占总利润的5%左右。中国的企业处在制造这个环节上,所以,“微笑曲线”对中国人而言是一个“苦笑曲线”。而富士康公司只是做制造中的组装一项,原材料、零部件都是人家提供的,所以利润就更低了。美国一家权威的市场调查机构提供了这样的数据:苹果公司每台iPad,在美国的售价是499美元,平均每台成本为260美元,而富士康公司为其加工,一台的费用仅为10.4美元,只占其成本的4%,占其售价的2%多一点。

富士康公司不能向“派活”的国外名牌企业多要钱,就只能从“干活”的国内员工身上想办法。底线工资踩在深圳规定的“红线”上――1000多元,进入公司的员工要想多赚钱,只能靠加班。说加班是“自愿”的,其实有这双无形的手在控制他们。

从直观上看,是富士康老板郭台铭在压“干活”的人,从背景看,又是“派活儿”的外国公司在压郭台铭。问题的实质是,中国企业和经济模式在世界产业链中处于最低端的地位。一句话,中国人在世界上处于“廉价打工仔”的地位,“富士康事件”反映了企业员工对这种地位的非理性的消极无望的悲剧性抗争。

富士康公司的模式在发达国家是被抛弃的模式。基于中国国情,在改革开放中我国采取了这种模式,而且在过去的30年,这种模式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那些来自农村的农民工承受了为此付出的沉重代价。

而今天,职工的成分在变化,富士康公司跳楼的12名员工,大都是生长在互联网时代的“80后”、“90后”,他们的参照系和价值观都发生了变化,跟既定地位的矛盾越来越激化。这就是“富士康悲剧”的根本所在。

“富士康事件”深刻地反映了中国的国情。目前的中国,是一个“制造大国,品牌小国”。从制造的角度看,中国至少有170多种产品产量占世界第一位,可称为“大”。但中国还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只能称为“低端制造”,还远不是“高端制造”。这与世界经济史上被称为“世界工厂”的英国、德国、美国和日本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从品牌的角度看,可以称为“国际名牌”的中国自主品牌少得可怜,世界顶尖的大品牌,现在还没有。

中国是一个出口大国,这也要分析。看两个数字:90%以上的出口产品是贴牌,10%以下虽然用的是自主品牌,但因品牌没有知名度,也缺少附加值。出口产品中,外国独资企业和合资企业占了总量的55%,利润的85%。

有一个市场调查机构,在南非做了一个调查:他们将5台中国生产的精致的冰箱放在当地消费者面前。问的第一个问题是:“如果这些冰箱是美国制造美国品牌,谁愿意购买?”80%的被调查者表示愿意购买。第二个问题是:“如果这些冰箱是中国制造美国品牌,谁愿意购买?”愿意购买者降到20%。第三个问题是:“如果这些冰箱是中国制造中国品牌,谁愿意购买?”没有一个人表示愿意购买。

同样的实物,不同的认定,差别如此之大,说明了中国品牌在国际消费者心目中还远远没有广泛获得可以信任的地位。

2009年7月,一个叫西蒙斯的人在美国《新闻周刊》发表了一篇题为《没有品牌的巨人》的文章,在结尾处,作者说:位于伦敦的Interbrand品牌咨询公司去年的一份报告显示,在700家国际商业专业人士中,有66%的人用“廉价”一词作为形容中国产品的最佳词汇,仅有12%的人认为中国产品正在改善,还有8%的人认为“质量低下”的声誉“是中国品牌在海外市场取得成功的最大障碍”。

历史在前进,中国在前进,社会在前进。“富士康事件”和大量的事实都向我们提出这样的挑战性问题:

难道中国人永远停留在世界“廉价打工仔”地位而不思改变吗?

不改变“廉价打工仔”地位,中国企业、中国经济、中国民生能够有持续的进步吗?

是时候了,我们要关注中国品牌的命运,因为那也是中国人的命运!

中国品牌在国外市场还不行,在国内又怎么样呢?结果发现,我国国内市场竟然是一个“排内”的市场――排斥中国自己的自主品牌。

一次,我要买一件短袖衬衣,来到北京双安商场男子服装部一看,都是写着英文字母的外国品牌。一问价钱,一件衬衣800元、1000元、2000元左右,最低的价格是700多元。为什么这么贵?据说都是“国际名牌”。其实,这些品牌只是外国品牌或中国人在外国注册的品牌,绝大多数并不是什么真正的国际大名牌,而且这些产品绝大部分是在中国加工制造的。

多年来我倡导让中国自主品牌进中国的大商店,也发表过激昂慷慨的讲话,但至今无甚效果。商店对此并不服气,他们把“责任”推给消费者,因为消费者愿意花高价钱买外国品牌,卖外国品牌能够提高商场单位面积的销售额和利润率。消费者的状况谁决定的呢?似乎“责任”在媒体,媒体的舆论导向使他们“崇洋”。媒体又把“责任”推给谁呢……是个无头案,无从解决。中国自主品牌不能进高端柜台,中国自主品牌不能有更多的附加值,中国品牌在中国国内市场遇到“排内”,你不郁闷吗?

这种情况决不止于服装业。

看看化妆品业,中国自主品牌已经全军覆没;看看日化用品业,中国自主品牌几乎全军覆没; 看看快餐业,“肯德基”、“麦当劳”称王。

看看休闲食品行业,法国“达能”,美国“卡夫”、“德芙”、“箭牌”等外资品牌,占市场份额的50%以上。光法国的达能在中国就有几十个品牌畅销于休闲食品市场。

看看茶饮料行业,中国作为茶叶的发源地,却没有叫得响的茶叶品牌。由于缺乏品牌效应,7万家中国茶厂在总体实力上竟难敌一家英国“立顿”,立顿茶业年产值相当于中国茶业年产值的七成。

看看碳酸饮料业,原来的自主品牌只剩下一个“健力宝”,“可口可乐”、“百事可乐”横行天下,并大力扩展其他饮料市场领域。

看看自行车业,号称“自行车王国”的中国,“永久”不再永久,“飞鸽”不再高飞,“凤凰”找不到梧桐树。

看看手机行业,70%的市场份额被“诺基亚”、“摩托罗拉”占据,国产品牌苦苦竞争,终不成气候。

看看IT产品,数码产品,诸如传真机、复印机、照相机、电脑等,基本上是外国品牌的天下,少数中国自主品牌只能在低端挣扎。

看看汽车产业,这是个支柱产业,2009年中国国内市场的销售量达到1364万台,成了世界第一。但在利润高的2.0以上排量的轿车中,中国自主品牌的份额不到2%。

从品牌的角度,把目前中国的市场叫做“排内市场”是有根据的。除了少数行业(如家电行业),中国消费者不信任、不喜欢、不购买中国自主品牌产品,仍是普遍现象。在高端产品领域更是如此。

这种“自己看不起自己”的现象,难道不需要改变吗?

我们正在努力转变增长方式。转变增长方式的杠杆是自主创新。但自主创新能够推展,能够起作用,必须形成“自主创新――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这样一个“三自”链条。因为有了自主品牌,才能更好地吸收各种创新成果为我所用;有了自主品牌才能在市场上把技术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有了自主品牌才能获得品牌附加值,不仅做到“物有所值”,而且做到“物超所值”;有了自主品牌才能提高企业和国家的形象。

所以,实施品牌战略,是转变增长方式的“牛鼻子”。中国经济需要一次深刻的品牌革命!

(摘自湖南人民出版社《品牌革命》 作者:艾丰 刘东华 王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