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探析梵高的命运与人们的审美心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探析梵高的命运与人们的审美心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文森特梵高于1890年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很多年以后,梵高的作品越来越为世人所关注,越来越多的人乐此不疲地研究梵高和他的作品。人们很想知道,梵高的画为何从一文不值变成现在的稀世珍宝,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中间的巨大差别,要探究这个问题,必须追溯到梵高所处的时代,看看梵高的作品与当时的审美趣味之间有何矛盾之处。而一百多年后,梵高的画为何又如此受到世人的青睐,是什么导致人们的审美心理发生变化,梵高的作品如今被人们接受,必定是在某种程度上与人们的心理产生了共鸣。

关键词:梵高;审美;心理

中图分类号:J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7-0061-01

1987年1月11日,《鸢尾花》以5390万美元的天价卖出,世界为之震惊。一百多年前,梵高的画无人问津,他短暂的一生就在贫困潦倒以及对艺术的无比狂热中匆匆落幕。在他的生前,唯一一副卖出的画只有《红色葡萄园》,而且只卖了400法郎。而在目前,世界上最贵的十幅名画中有四幅便是梵高的,任何一个博物馆能收藏到梵高的画都是无比荣耀的事情。当世人如此沉醉于那金黄的向日葵和绝望的麦田时,梵高已经永远的远离这喧嚣和躁动,我们不必慨叹这一切来得太晚,因为所有的所有都已无关于他。我无法理解,曾经一度被世人讥笑为“疯子”,如今却是举世闻名的天才,曾经一文不值的“涂鸦”,如今是价值连城的稀世珍宝。

一百多年来,所有的画都在博物馆里安安静静地没有改变过,又何以人们的态度会有如此巨大的转变。是的,什么都没有变,可是时代变了,时代的审美趣味也变了,曾经不堪入目的涂鸦,也可以变成稀世珍宝。梵高所处的时代,19世纪中期,印象派才刚刚出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依然占据着西方绘画领域的主流。以达维特和安格尔为代表的古典主义异常崇尚希腊罗马艺术的理想美,他们倡导共性和严格的规范。追求典雅庄重和雕刻般的造型。古典主义绘画作品都是选用重大的历史事件或上流社会的贵族们为表现题材。在安格尔的绘画题材中,我们看不到来自下层社会穷苦人民辛酸的汗水和历经生活的沧桑,就像安格尔最擅长表现的女性题材,他的传世名作《土耳其浴女》和《泉》,用干净平整的线条,以及微妙的明暗色调呈现出柔美幽雅的女人体。安格尔画中的女人都有着丰满的体态和细腻透明的肌肤,还有那从修长的手指间流露出的非凡的贵族气质。 可是梵高的画中,他从来不刻意美化对象物,他只是将对象裸地呈现在世人面前,他说:“无需刻意地表达什么,一切悲伤以及极度的孤独感,都会自动呈现”,在他的《吃土豆的人》中,梵高借着粗漏的笔触和油灯的光线,让我们看到一种与文明人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他们用同一双在土地上工作的手从盘子里抓起马铃薯。当我们看到这幅画时,我们会不自觉地感受到一种凝重和沉静的气氛,一种来自艰辛生活的锤炼,完全不同于安格尔笔下那种源自于优越生活的沉静。为何在那个时期,人们会更偏爱古典主义的作品?审美心理由很多种社会因素而形成,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人有着不同的审美趣味。审美趣味反应着那个阶级的需求。由于统治阶级的优越社会地位,他们的审美趣味占据了整个社会审美趣味的主流,成为当时社会审美的标准。“趣味在阶级斗争中有它自己的作用,统治阶级的趣味往往带有侵略意味,总要强调自己在社会中的优越地位,也总是被预设成社会的趣味标准。”对于有闲阶级来说,什么才是美的?“上流社会的女人祖祖辈辈都不靠双手劳作,由于无所事事,她们的手足筋肉一代弱似一代,骨骼也越来越小,而其必然的结果就是他们的手足变得十分纤细,这就是没有体力劳动的上层社会的标志,也是他们认为的美。”对于古典主义绘画的偏爱,显示着有闲阶级优越的社会地位和高雅的生活品味。当我们看看乐于表现女人细腻肌肤和纤细手指的安格尔的画时,不难明白为什么古典主义可以成为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绘画主流。而乐于表现农民题材的梵高,很显然并不能够满足当时统治阶级的心理需求,也就是没有符合当时的潮流。

此外,梵高并没有经过正规的绘画训练,并且,在他短暂的绘画生涯中,频频受到精神疾病的困扰,当时的人们也无法接受一个患有精神疾病的“疯子”的“涂鸦”, 更何况他的画没有古典主义严谨的造型和微妙的色调。人们看到他的画时必定想到,一个疯子怎会画出什么好画呢。

可是,什么又是好画?很多年后的今天,当人们在拍卖会上频频以千万买走梵高的作品时,人们对梵高的画又是一种截然相反的态度。我们很难从技法上去估量一副作品的价值,只能说人们在梵高的画面中寻找到情感的共鸣和精神的依托。现今,各种价值观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明显,旧的社会秩序和权威已经破坏,新的又未在人们的思想中形成。这导致现代文明下人们的精神空虚。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经济高速腾的背后隐藏着现代人们的精神世界的贫乏和无限的焦虑,孤独和压抑。朱光潜说:“艺术的目的在于让人们在艺术作品当中找到自我,”“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是切身的……它越是诉诸我们内心深处的欲望和本能,越是与我们过去的经验和谐一致,就越能吸引我们的注意,有助于我们的理解并引起我们的兴趣和同情”。当一百多年之后,人们再次面对那金黄色的向日葵时,终于强烈地感受到那来自对爱的渴望,当我们凝视着乌鸦盘桓的麦田时,我们能够体会到一种来自对生命的挣扎和不安,还有那沉静的夜间咖啡屋,在孤独的黑夜和幽黄的灯光下,无声无息地蔓延到我们的内心,仿佛与我们的世界交织在了一起。梵高的画安静得等待了一百多年,终于在这个时代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散发着属于自己的光芒。在19世纪中期,梵高所生活的年代,人们会用挑剔的眼光来评价和指责任何一个画家任何一副作品,何况是梵高这样患有精神疾病穷困潦倒的画家。他渴望得到朋友和家人的爱,渴望世人的肯定,人们只是指责他说“你这个疯子,你的画让人无法接受。”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谁还记得他偶尔的癫狂和荒谬。就像审美中的“心理距离说”,审美受时间和空间带来的心理距离所影响,“近而熟悉的事物总是显得平常,庸俗甚至丑陋”。距离产生美,“遥远”的事物总有它独特的魅力,年代的变迁也会使得原本平庸的事物也具有一种美。一百多年后,当我们面对梵高和他的作品,我们可以以一种超然的态度来看待它,而不再在乎他的地位亦或是他是否是疯子。

梵高短暂一生,夹杂着对艺术的狂热,对世间悲苦的挣扎,承受着人们对他的不解,可是谁都没有错,艺术家总是走在时代的前列,难于世人所理解,梵高比大多数画家走得还要远,还等不到这个需要他的时代的到来,便匆匆结束了自己的生命。19世纪到20世纪,历经一个世纪的变迁,隔着一百多年的距离,人们的审美趣味已不再相同,对于梵高的命运,我们只能慨叹艺术的超前和人们审美之间的交错。

参考文献:

[1]梵高.梵高自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

[2]范玉吉.审美趣味的变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朱光潜.悲剧心理学[M].上海:三联书店,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