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的“冰山模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的“冰山模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冰山模型是心理学和社会学范畴内用来描述个体素质表现的模型,其特点是把个体素质分为显性(冰山以上)和隐性(冰山以下)的两种。本文力图从概念、理论和实证的角度说明传统的冰山模型并不完整,完整的冰山模型应包含有承载冰山的“海水”,该“海水”被定义为人员个体周围的小环境。论文的核心在于提出完整冰山模型的表述和作用,指出“小环境”起大作用,它能使原本属于个体隐性的素质成为显性,使得本不易表现和测量的部分变为可表现和测量。

关键词:人力资源 开发与管理 冰山模型

Discussion on the Iceberg Model in the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of Human Resource

C An Analysis Based on Actual Example of College Staff T raining

He Wenqin(Faculty of Architecture, Southeast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18)

Abstract: A model to describe an individual’s performance quality in the fields of Psychology and Sociology, Iceberg Model divides an individual’s quality into explicitness (above the sea) and implicitness (under the sea). The essay is striving to argue that the traditional Iceberg Model is not complete. A complete Iceberg Model should also account for the “sea” that carries the iceberg. The “sea” is defined as the microenvironment surrounding the individual. The core of the essay is the definition and application of a complete Iceberg Model, pointing out that the “microenvironment”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to make the implicit and unmeasurable qualities of the individual become explicit and measurable

Key words: 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Iceberg Model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McClelland,1973年在《美国心理学家》杂志上发表题为《测量胜任特征而非智力》的文章,创立胜任力理论,并得到管理领域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该文章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冰山模型,用来描述个体素质显性度。他把个体自身拥有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等容易表露在外,且容易通过测量、培训来了解和改变、发展的个体素质描述为漂浮在洋面上的冰山;把个体拥有的社会角色、自我形象、特质和动机等不易表现,且不太容易通过外界的影响而得到改变的个体素质描述为沉降在洋面之下的冰山。这就是所谓素质冰山模型,见图1。

该模型的最大特征在于,素质被划分为“显”和 “隐”两种,这为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提供了指导。

本文作者通过对现有的冰山模型的全面了解,在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工作的实践中发现,该模型的现有内涵不足以全面表征人员个体素质的表现,必须将现有的冰山与承载冰山的“海水”看作冰山模型的一个整体,才能对人员个体素质及其表现有完整的描述。

一、现有模型的内涵简述及其存在的不足

(一)现有模型的内涵简述

素质冰山模型把个体拥有的知识和技能设定为在水面上的表层部分,以示个体的显性素质,这部分属于任职者的基准素质,它直接反映个体与任职职位的关联,是能否胜任该项工作的基本标志,但它最终不能把任职表现优异者与平平者区别开来。基准素质可以从任职者的学习经历中判断,也可以从工作中观察,还可以从特设的测量中得到。同时也能够通过针对性的培训,使得知识和技能得以提高。素质冰山模型把个体拥有的内驱力、社会动机、个性品质、自我形象、态度等设定为潜藏于水下的深层部分,以示个体的隐性素质,它与任职职位无直接关联,但与完成职位工作的绩效高低有关,这部分称为鉴别性素质。显性素质和隐性素质的总和就构成了一个职员个体所具备的全部职业化素质。所有素质都有界定,其具体界定见表1:

现有冰山模型的意义在于,可为人力资源部门提供入职胜任性资格审查、现有职员培训目标和绩效考核依据等指导性方案。

(二)存在的不足

分析发现,现有的冰山模型内涵只涉及职员个体特征,完全忽视了作为一个社会性的人的表现,这样就造成了冰山以下部分的不可知性,实际上作为一个社会性的人,种种原属于“隐性”的素质会因为周边环境的影响而显性化,比如,个体会因为领导的赏识、同事的认可、任务的完成、奖励的多少变得自信满满、乐观向上,其自我认知的隐性素质会完全显现出来,成为一个集体的良性互动源。而现有模型忽略了冰山与海水的关系,孤立地去看冰山,就看不到冰山的沉浮,这样的冰山模型对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的作用就有局限性,将影响人力资源部门的正确决断,比如,一个部门的业绩不佳,固然有员工个体素质发挥问题,但可能恰恰是来自“海水”对其隐性素质的压抑,要改变或培训的可能是“海水”的结构,而非个体素质,即如何改善部门的劳动生产力关系。作为一种人力资源管理的指导性模型,不能一叶障目,要全面概括。

二、冰山模型内涵扩大的充要性

(一)“海水”的内涵

有鉴于此,若把冰山周围的“海水”视为职位环境,其中包括职位性质、领导才能、同事关系、男女性别、协同性和组织绩效等外在因素,那么冰山就会因“海水”成分不同而发生沉浮。其中,沉降表示海水对冰山起抑制力(消极)作用,浮起表示海水对冰山起动力(积极)作用。即一个人的隐性素质会因周围环境(“海水”)发生“显性化”,原本不可测量的隐性素质自然就变得可测量。人力资源部门要十分注意这种“海水”成分对个体的影响,见图2。

(二)完整冰山模型的表述

完整冰山模型包括两部分,第一即为麦克利兰所说的洋面之上、下部分的冰山,它反映了个体的显与隐素质;第二即为承载冰山的海水,其作用是使个体素质充分显现的“沉浮力”。第一部分是内因,第二部分是助动力,没有第一部分,无从表现工作效能;同样,没有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也难有表现,所以,两部分组成一个统一体。这应该成为冰山模型的完整表述。

(三)冰山模型内涵扩大的充分性和必要性

首先,冰山模型作为人力资源应用中的一个理论模型,其意义就是指导实践工作,实践的最大特点就是有效性。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若只看到孤立的冰山,只知道对个体进行培训,忽视对海水的结构的改造,势必造成隐性素质永远还是隐性,如果兼顾“冰山”和“海水”的同时培训与改造,那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是冰山模型内涵扩大的意义和必要性。其次,有了完整的冰山模型后,人力资源部门对人才的看法也会有新的视角,绩效考核也会有全新的考量,不再局限于对个体的单向审定,这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势必更加科学化、人性化。这正是冰山模型内涵扩大的目的和充分性所在。最后,冰山模型内涵的扩大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必然,因为在实践中我们总是发现,同样一个人――没有受任何培训,在不同的部门环境中有着迥然的表现,这正是环境对素质的发挥产生的影响,亦即不同的“海水”对同一座冰山会起不同的沉浮作用。

综上所述,冰山模型的扩大,其充分性和必要性就不证自明了。

三、完整的冰山模型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的作用

(一)高等院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的胜任性培训

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来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注重对人的动态管理,即培训、就业、失业、再培训、再就业,形成动态的人力资源流动,确保人才的与时俱进。教学管理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取决于一支能够促进高校的改革发展、维护学校稳定的高素质管理人才队伍,这支队伍应纳入动态管理系统之中。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国高校管理人员不可能始终处于流动之中,只能通过不断地培训获得胜任性的动态提高。素质冰山模型可以为培训目标提供分析思路。基于胜任特征的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培训目标非常明确,就是希望通过培训使个体在知识、技能、行为和态度等方面有所改变,从而促进个人和高校管理工作绩效的提升。

(二)如何在胜任性培训中用好完整的“冰山模型”

根据完整的素质冰山模型,培训既要注意“冰山之上”,也要注意“冰山之下”,还要注意对“海水成分”的培训。可是传统的培训,往往把重点放在冰山水面之上的知识、技能等合格性特征部分的培训与开发上。即便是注意到冰山水面之下的社会角色、自我认知、特质、动机等区别性潜在特征的培训,也肯定忽略了海水成分的领导力、协同性等的培训。但是现代社会的人才观更注重的是人才个体、人才群体、人才整体的建设和发展状况,这就意味着对“海水成分”的培训依然重要。针对海水成分的内容,培训应在原有的个体素质培训科目基础上,增设领导力、协作性、激励机制和角色分工等方面的培训科目,以提高个体在集体中的表现力,从而达到培训的预期效果。

四、以建筑学院教学管理新特点为例看完整冰山模型的应用

(一)建筑学院教学管理的新课题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在持续的教学改革引领下,确立了以“开放、交叉、融合”为教学理念的创新能力培养新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自主研学能力的培养,实施“研究型”和“启发式”教学方法,营造全新的创新型教学环境。培养创新型建筑工程师的 “卓越工程师计划”已初见成效,培养研究型工程师将逐步成为建筑学院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

在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教学中,学院提出“一流教学+一流科研+一流队伍”的团队理念;“基础理论教育+创新研究+实践素质”的教学理念;“教书育人+高尚师德+敬业奉献”的教书育人理念,并以此来指导教学改革与实践。近年来,“建筑设计”课程教学在教学理念、内容、方法、成绩考核等方面已形成成熟、连贯的课程新体系,且在国内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显著推进了中国当代建筑教育的发展,并获得广泛的国际认可。

为此,学院在教学管理上就应该跟上教学改革的步伐,适应其教学理念的变化,对教师、学生和资源的管理与协调就应充分开放、交叉和融合,这给原本紧凑型、封闭型的教学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开放、交叉和融合?

教学模式上的“开放”不仅是教学形式上的开放,即教学形式的多样性,而且在办学形式上也应是开放的,即和国内最优秀的建筑学院每年都进行联合毕业设计[4],还与美国、日本、瑞士、瑞典、法国、德国、韩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及台湾和香港等地的国际知名院校建立了院(系)际学术交流关系和联合设计教学,并已开始进行学分互认。那么,管理上就要为应对国内外的各种情况制定不同的管理制度,从而使开放性的教学得以保障。

教学模式上的“交叉”是指,科学研究与教学内容相交合、专业理论与工程实践相贯通的教学模式。这在教学管理上就必须打破封闭型的管理模式,向校内、社会并行式管理模式转化

教学模式上的“融合”是指,技术类和人文类课程的融会贯通,为的是实现“一核两翼”立体式知识框架的构建。同样,教学管理就必须为两类课程的融合保驾护航。

(二)培训科目的设定

有鉴于此,为了适应学院的教学形势的变化,教学管理部门的职员有必要进行职业培训,培训科目的诉求是:首先,开放管理的人力资源、物资资源和课程安排的有机融合的教务技能培训。其次,业务技能,其中包括课程形式、授课方式、英文会话和外籍习俗(或外交礼仪)等的培训。最后全院管理责、权、利的分工、合作、协调、统一及组织领导的管理培训。

其中第一项和第二项主要是部门及其个人的业务需求能力的培训,可以看成是对传统“冰山模型”部分的培训。而第三项恰恰是对属于完整冰山模型的“海水”部分的培训。

(三)实践过程

为了达到培训目标,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开展了如下科目的培训工作:

首先,组织教务技能比赛。比赛前,参赛人员获得一份内容清单,清单注明了要求掌握的30条有关教务技能项目,诸如排课、调配、操控和组织等。根据这份清单,参赛人员在两周内通过查献、切磋、请教等一切手段掌握这些内容。实际是利用比赛手段,实现技能培训的功能,也就是以赛促训。这一培训方法与下面提到的评估标准第二层不谋而合。

其次,开班授课与跟班听课相结合。为了使教务管理人员和人事管理人员熟悉课程体系、内容概要和外交礼仪,学院请进外籍专家做为期一个月的授课,对学员从语言、习俗到待人接物做全面的培训。同时利用学科优势让管理人员不定期地、全方位地跟班学习,以了解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为管理人员补充专业素养打下良好基础。

最后调整管理结构,加强组织管理。院系为了配合开放教学的需要,一方面打通系际之间的教学管理机构,使原本独立的排课体系合并,进行统一排课;另一方面专门成立领导小组,统筹协调管理各系科课程管理体系,使全院教学管理形成网格化管理体系。

(四)分析与结论

从上述实践来看,前两条实际就是对传统冰山模型的个人素质的培训科目。第三条似乎与培训没有关系,但若以本文提出的完整冰山模型来考察这第三条,恰恰可以被理解为对“海水”进行的调节。因此,从实践的角度,本文获得完整冰山模型取代传统冰山模型必要性的实证。

五、培训效果的评估标准设定

没有评估的培训是盲目的,且不具可持续。但如何评价?怎么评?评什么?又是一个极为棘手的难题。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教授 Donald .L.Kirkpatrick 于 1959 年提出的柯氏“四层次评估法”是世界上运用范围最广的培训评估模型,以此为基础,可将基于高校职员的培训效果评估总结为四层:

第一层是反应层次的评估,主要评估受训者的满意程度。通过问卷、访谈等方法,考察受训者对培训的整体感受和对培训内容的整体判断;

第二层是学习层次的评估,主要考察受训者的学习效果。通过笔试、问卷调查或者专业技能竞赛的方式对受训者的知识、技能等方面进行测试,了解他们是否在培训中有所收获。如举办教务技能大赛、在教学管理人员中开展学生事务知识竞赛等活动,这些竞赛既有趣味性,又达到了测试培训效果的目的;

第三层是行为层次的评估,主要考察受训者在工作中的行为是否有所改进。这一层次的评估数据较难获得,可通过正式的测评或非正式的观察等方式进行。常用的方法比如全方位考核法,即由上级、下级、同事及服务对象等从不同角度对受训者展开全方位的评价;

第四层是效益层次的评估,考察受训者在集体中的态度变化、行为变化是否对高校管理工作绩效产生了积极影响,有采取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组织绩效进行考评。

通过以上四个层次的评估,全面地了解职员培训的实际效果。从上述四个层次的评估中可以看出,实际上Donald .L.Kirkpatrick“四层次评估法”的第四层面恰恰就是对冰山模型中的“海水”作用提出的评估方向,这个方向正是组织绩效的体现。

因此可以说,四层次的评估正是基于胜任力的完整冰山模型的一个具有动态变化性质的工作。这项工作需要不断加以完善,其结果的重要意义在于,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后,及时将分析结果和建议反馈给培训项目的有关人员,以便总结经验教训,改善不足之处,为以后的培训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六、结束语

传统的冰山模型有效但不全面,必须代之以本文提出的完整冰山模型。人力资源开发和使用是一个综合性问题,决不能把个体特征作为唯一重要的因素来考虑,作为理论指导的模型应尽力做到全面而深刻,这正是本文的目的所在。“小环境”起大作用,它能使原本属于个体隐性的素质成为显性,使得本不易表现和测量的部分变为可表现和测量。

参考文献:

[1] Spencer L.M,Spencer petence at work:Model for superior performance[M].New Y ork:John Wiley&Sons,Inc.1993.

[2] David C.McClelland.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 for Intelligence[J]. American Psychologist,1973(28):1- 14.

[3] 俞继凤.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培训――基于胜任特性的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5).

[4] 王建国、龚恺.开放交叉融合――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的办学历程及思考[J].城市建筑,2011(03).

[5] 王建国、龚恺.持续探索和创新的东南大学建筑设计教学[J].南方建筑,2010(12).

[6] 克帕特里克著, 奚卫华,等译.如何做好培训评估:柯氏四级评估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