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薛立斌:三点导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薛立斌:三点导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美点赏析

《总有那一片蛙声》是当代作家古清生众多散文中的一篇思乡散文。文章清新、明丽,时而欢快、时而低沉,自然而然地把羁旅北京时的一缕情思向我们娓娓道来,带着淡淡地忧伤呈现给了大家。

美点之一,古清生的语言优美,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幅鲜活的画卷:南国的草地,阳光灿烂,小花朵朵,蜜蜂嗡嗡,孩童嬉戏。温馨美丽又亲切。南国的月夜,月光如水,小蛙跳跃,水中弄月,而后的蛙声回响让人思绪飘浮;春夜杏花杨柳、夏夜槐花流芳,这是京城的美好印象。作者羁旅北京,在月夜,怀想那南国的蛙声。情到深处,蛙声响起,凝神细听,窗外却一片寂静。他猛然意识到,那蛙声只是自己梦里的蛙声,是永远也拂不去的幻听。

美点之二,对比:作者拿窗前的草地、水洼与北京时窗前的草地、水洼等进行对比,写出了自己对南国的独特感受,从而很好地表达出自己对南国故乡的深深依恋与怀念。文章的第三段点出了南国与北京的异同之处:“北京的窗前,纵是也有这样一块草地,一簇绿柳,在春天的阳光里,还会有一树杏花装点。但是北国没有雨季,我看不到小孩子们折纸船的情景。北京是要到七月或者八月才会有雨,那是槐花开放的时节了。北京的雨会与槐花下了一街,一街的槐花雨把整个日子都流淌得芬芬芳芳,但即是这样的雨,仍不会积上一洼水,引来天使一般的小蛙,所以即使雨后有月,她也在这芬芳里找不到栖落和梳洗的地方。”

美点之三,“蛙声”是作者故乡生活中一种难以忘记的事物。作者巧妙地把对故乡抽象化的“情思”用形象的“蛙声”来替代,以写对“蛙声”的难忘来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怀念、难舍之情;同时,整篇文章是围绕着“蛙声”来写的,作者既写了故乡的“蛙声”,又写了在北京时所想象、盼望的“蛙声”。可见,标题“总有那一片蛙声”既点出文章的线索,又生动形象而含蓄地写出作者对故乡的依恋、怀念之情,显示出文章的主旨。

难点指津

古清生的文字是孤独的。读罢原文,我们不由得被那境那情所感染。夜深人静,他还在敲打怀乡的文字;一缕缕情思,一丝丝挂念,都在指尖流露而出。

作者运用白描的手法,从“蛙声”这一意象中抽象出思乡的文眼,再切合现实的风景,谱写成一曲现代都市抒情曲,其方法可资借鉴。文章为什么要以“总有那一片蛙声”为题?其实,大家也不难看出,全文围绕“蛙声”来写,标题“总有那一片蛙声”是文章的线索;“蛙声”是作者故乡生活中一种难以忘记的声音,“总有”又突出强调了我一直铭记南国的蛙声;标题体现出游子思乡的内容主旨。

文章第五自然段写到居京的月夜,“我在键盘上演绎着一个个的梦”。作者的梦是用来寄托思念故乡之情。身居京城,到了月夜,作者就会遥想起故乡的月儿和着蛙鸣的温馨美丽的画面,勾起他对故乡过往时光的回忆,作者只能用键盘写文章敲出文字来表达他浓浓的思乡之情。

还可以理解为,梦是作者追求的文学梦。作者远离故乡,羁旅京城,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文学梦想,在孤独寂寞之时,键盘的回响才能消弥他的思乡之痛。

考点训练

1.文章为什么要以“总有那一片蛙声”为题?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

2.“我在键盘上演绎着一个个的梦”,这里的“梦”有哪些含义,请结合原文加以探究。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谈给你的启示。

附:参考答案

见“难点指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