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试论张謇的人格魅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试论张謇的人格魅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克服重重困难建成大生,历经二十年的科考生涯,闻名世界的慈善义举,这一切使张謇的人魅力不断得到升华,具体表现在“真”“善”“美”三个方面。本文以此三方方面为切入点来浅析张謇令人敬佩的一生。

关键词:张謇;真;善;美

中图分类号:K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0-0045-01

张謇生于咸丰三年,祖上江苏通州(今南通)人。同治七年首次进入科举试场,直到1894年才高中恩科头名状元。《马关条约》签订后,张謇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随后便付诸于实践。以大生纱厂为创业伊始,一生创办了数十个企业,三百七十多所学校,为近代民族工业、文化教育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魅力之一:“真”

“真”包含很多意思,比如 “务实”、“守信”、“惜朋友”等,通过一些实例我们来看张謇是如何体现出“真”的。

务实:近代中国长期遭受到列强侵略,此种情况下,民族主义情结极易萌发,这种对列强的愤恨如不加以理性务实的精神来指引,很容易被误导为笼统的排外主义①。张謇的可贵之处正在与此,他将爱国精神转化为“实业救国”、“教育救国”口号的提出并付诸于实践,大生在此种情况下诞生。从大生招商集股到试机成功这期间张謇可谓是事必躬亲。大生在从“纯粹商办”最终定为“绅领商办”过程中,张謇像到处化缘的和尚似的,求刘坤一,求张之洞,求江苏、安徽、江西各地的官员,但是应者仍然寥寥,到手的钱还不够几天收购棉花的价款”。②就是在这种情形下张謇一步一个脚印把大生送向辉煌。

守信:在办厂实践中,张謇认识到信用的重要,一再强调企业要在保证产品质量以外还应做到按期付款、交货。其所谓“获必尽美者,诚也”;“期约必坚者,信也”。③

惜朋友:张謇一生波折不断,15岁进科举考场,后因冒籍风波家日渐贫弱,幸得孙云锦赏识并通过孙结识庆军统领吴长庆,入庆军幕府一待便是八年(1876-1884),直到后来与翁同等交心促谈,张謇并不是把他们看做为官的垫脚石,而是心灵上的朋友。孙云锦是宽厚的长者,对张謇犹如师生父子。④在光绪二十年四月二十八日朝考之后,一位老师的慰问触及张謇尘封几十年的悲情:“余感母与赵(菊泉)、孙云锦二先生之不及见,又感国事,不觉大哭。”⑤吴长庆病重时,张謇守候在侧及至病逝,在其日记中感概曰:“悲夫!十载相处,情义至周,遂终与此,固其命也。而感念旧义,悼痛何如!”⑥

张謇珍惜朋友之间的情谊,不仅仅流露在上述的中国朋友身上,亦可见于朝鲜有人身上。由于“壬午之变”使得张謇有机会去往朝鲜,结识外国友人。其中以金泽荣(沧江)为甚。光绪是三十一年九月,金泽荣辞官携妻来华,受到张謇的热情接待并安排在南通翰墨林任编校工作,金泽荣来华22年的时间里,二人之间相互赠诗,皆收于《张季子九录・诗录》里。

二、魅力之二:“善”

所谓“善”,包含了“心地善良”、“善始善终”等方面。张謇的“善”与其创办的慈善事业是分不开的。他曾说:“……不过自己安乐,便想人家困苦,虽个人力量有限,不能普济,然救得一人,总觉得心安一点。”⑦在这种理念指引下,张謇于1906―1916年间创办了很多慈善、公益事业(如表1)。

张謇非常注重国民的体育锻炼,他所创办的各类学校中,体育课均与其他学科并重,并且在南通建造了两处公共体育场。⑧为了给南通居民提供一个优美宁静的学习和放松的环境,张謇集资筹建了南通博物苑、更俗剧场、东、南、西、北、中五处公园、唐闸公园等,南通博物苑是中国最早的博物馆之一,也是张謇的掌上明珠,是南通地方自治经营者们的骄傲。更俗剧场也成为全国屈指可数的戏剧革新之一,影响甚大。著名电影导演钱千里说:“……他(张謇)热心戏剧,建造更俗剧场,邀请梅兰芳、欧阳予倩等南北名伶前来南通演出……在这样‘戏剧热‘的气氛下,我和崇敬中学的同班同学赵丹、朱今明、顾而已等就成了更俗剧场的常客。我们陶醉于艺海之中,培养了对戏剧艺术浓厚的兴趣。”⑨

三、魅力之三:“美”

“美”包括“美好的心灵”、“发现美和爱惜美”等优秀品质,张謇去创办伶工学社和办女工传习所为将艺术传承下去。

传习所老师沈寿体弱多病,加以多年创作和教学积劳成疾,张謇夫妇多方延医摄护,悉心照料,未能挽救其生命,其去世后从阴历六月九日至十四日,张謇每天为她诵《心经》540卷,诵经完毕之日“更诵阿弥陀佛号三千二百四十声”,⑩以寄托其哀思。体现了张謇爱才的高尚情操。

张謇认为节俭是养成高尚人格的必要前提,其日常生活十分俭朴,孝若先生在追述其父时说到:“他穿的衣衫,有几件差不多穿了三四十年之久,平常穿的大概都有十年八年……每天饭菜,不过一荤一素一汤……”。他节衣缩食并不是守财,而是为了支持社会公益事业。所以有学者称他“排除了那种只为资本家个人谋利,把追求利润作为生产最终目的的资本主义丑陋内核,代之以及其可贵的伦理目标:救国救民、以天下为己任。”更令世人动容的是为支持慈善事业的开支,张謇先后了《为残废院盲哑学校鬻字启》和《续鬻字启》,在《鬻字启》中写道:“有欲仆作字者,请必纸与钱俱,当按先后为次,苟不病,当日以一二小时给之。”江浙战争爆发即大生快要破产时,他还典衣救济江南灾民,在他生命的最后几个月里,工作仍然相当忙碌, 1926年6月花费6000余元独建了剑山文殊院,算作送给南通人民的最后一份礼物。七月二十四日,这位老人成功的走完了一生。这些事迹让人看后不觉心酸,由心酸而生肃敬,他把美好的事物、美好的精神奉献给了江苏,由此感动了中国。

张謇用他“真”“善”“美”的一生当之无愧为“一代儒商,万世师表”。

注释:

① 章开沅.学习张謇的理国主义[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6(02).

②④ 章开沅.张謇传[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会出版社.2000年版.第1、12、25、83页.

③ 厂约[A]・张謇全集3卷[C].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17页.

⑤ 张謇.啬翁自订年谱.张謇传[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会出版社.2000年版.第60页.

⑥ 夏冬波.张謇与吴长庆.江淮文史[J].

⑦ 张孝若.南通张季直先生传[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74年版.第381页.

⑧ 章开沅.张謇传[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会出版社.2000年版.第30页.

⑨ 钱千里.我的影剧生涯[J].南通今古.2000(02).

⑩ 章开沅.张謇传[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会出版社.2000年版.第324页.

参考文献:

[1] 章开沅.张謇传[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会出版社.2000年版.

[2] 张孝若.南通张季直先生传[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74年版.

[3] 张謇.啬翁自订年谱[M].

[4] 张謇.第四卷[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5] 王敦琴.江海乡土文化对张謇文化性格的影响[J].南通大学学报.2006(04).

[6] 朱英.近代中国商人义利观的发展演变[J].文史天地.2000(11).

[7] 施景铃.论张謇的爱国精神与创新实践[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报).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