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进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建设高效课堂,需要进行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是以现代教育思想和理念为指导的一种全新的教学设计。它将学习的问题(内容)、学习活动和学生作为教学设计的核心问题。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要考虑学生、教师、交互式学习方式等七个要素,宜分十个步骤进行。

关键词:以“学”为中心;教学设计;建构主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交互式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6)06-0021-04

目前,很多学校在进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新课程改革最突出的特点是关注课堂、聚焦课堂、决战课堂,核心是把学习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让学生学会如何学,目的是要建设“自主、活力、高效”课堂。在此前提下,无论什么形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都需要精心进行教学设计,而且必须是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一、对教学设计的理解和定义

关于教学设计,人们有着不同的理解和定义。

教育心理学家加涅认为:“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fsystematicl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教学系统本身是对资源和程序作出有利于学习的安排。任何组织机构,如果其目的旨在开发人的才能均可以被包括在教学系统中。”

教学设计专家和教育心理学家梅瑞尔认为:“教学设计是一种设计和开发学习经验和学习环境以促进学生获取特定知识或技能的技术。”

国内专家学者认为: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它是一门运用系统方法科学解决教学问题的学问,它以教学效果最优化为目的,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宗旨。

综上所述,所谓教学设计,其实质就是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安排,是为教学活动制定蓝图。通过教学设计,教师可以对教学活动的基本过程有个整体的把握,可以根据教学情境的需要和教育对象的特点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实施可行的评价方案,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二、教学设计与传统意义上备课的异同

传统意义上的备课的着眼点在于“备”,而教学设计的着眼点在于“设计”。在汉语词典里,“准备”的意思是“预先筹划、打算、安排”。而“设计”的意思是“在正式做某项工作之前,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先制定方案、方法、图样等等”。两相比较,显然“设计”的要求要比“准备”高得多。由此可以认为:备课是教学设计的初级阶段,教学设计是备课的专业化要求。教学设计不是对传统备课的全面否定,推倒重来,另起炉灶,而是对传统备课的继承、发展、深化和提高。无论什么水平的老师,上课之前准备一下,都可以叫备课。而按照专业化的标准,进行教学设计,要求就要高得多。此外,备课可以是经验型的,而教学设计则须要有理论上的依据,教育科学和教育技术的含量比较高,是一件专业化的工作,更侧重于指导思想和整体的设计方案、方法、模式、框架等方面的考虑。再者,教学设计更侧重于学生有效学习方式的设计和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及各种教学资源的开发等。

三、如何理解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一)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的含义

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广大教师形成了共识:课堂教学一定要改变以“教”为中心,教师“满堂讲、满堂灌、满堂问”的现象,打造“以学定教”的高效课堂。同时,学生的学习方式要从传统的接受学习转向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问题学习、合作学习等。如何把这种认识落实到课堂中呢?这就要求充分重视教学设计,真正做到从学生主体出发,实施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将学习的问题(内容)、学习活动和学生作为教学设计的核心问题,是以现代教育思想和理念为指导的一种全新的教学设计。要真正理解和实施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就必须深刻认识它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二)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是现代人才观、现代教师观与学生观和现代教学观。现代人才观认为,能力与知识是基础,智商与情商是根本,创新是灵魂。现代教学观认为,教的过程要服务于学的过程,教是外因,学是内因,只有科学地设计外部环境,使其适应学习的内部过程,学习才能顺利而快速地发生。只有充分调动内部因素去积极参与、探索、思考,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逐步培养其创新意识进而培养其创新能力。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知识的获得不是靠传授而来,而是通过学习情境对学习内容进行意义建构而得来的;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习情境的重要作用,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强调对“学生”的设计,对学习情境和对意义建构的设计。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的主体是人,是一个活生生、有头脑、有情感、有行为的人,而不是被动的、任人摆布灌输的对象;教学要从人的本源出发,在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更要培养情感、陶冶情操。总之,人本主义特别强调整个教学过程要以人体、人性为根本,注意挖掘学生的潜能。

(三)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的诸要素

在进行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时,要考虑以下几个要素。

1.学生

学生是进行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归宿和核心,所以,必须对学生的基本特征、已具备的基本知识和认知结构、学习风格等有一个基本了解。学生在整个学习活动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它有哪些自和交互行为?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这一系列的问题是“学生”要素所要研究和考虑的。所以,学习者分析贯穿整个设计工作,从目标分析、内容分析到策略与工具选择等各个设计环节都需要建立在对学习者分析的基础上,同时,教师应不断反思最终的方案是否符合学生学习的规律,是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潜力。

2.教师

虽然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已不再处于中心位置,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完全抛开教师和教师的“教”。此时,教师应在引导学生学习,帮助制定学习策略、学习目标,提供学习资源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3.交互式学习方式

交互式学习的内容非常丰富:既有思维情感的参与,也有外在行为的参与;既有师生间的交互,也有人与机器、网络、教学软件的交互;既有面对面的交互,也有通过媒介进行的交互;既有真实的交互,也有虚拟的交互;等等。小组交互式学习是交互式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学习的交互方式是以“学”为中心教学设计的一个比较显著的特点,也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体现以“学”为中心的措施之一。

4.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是指自主确定学习内容的顺序、学习的方法、学习用媒体、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案的一种模式和方法。其核心是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高效优质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学习目标。

5.学习情境

学习情境是为学生顺利地学习、掌握学习内容,尽快达成学习目标而选择或创设的情形与环境。学习情境的创设主要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的,情境的创设要与学习内容相统一,与学习过程相协调,其作用是推进学习的进程。

6.学习资源

学习资源是具体学习内容的辅助内容和延伸,是为了学习内容更全面、更广博而设计的。它既与学习内容相统一,又与学习内容相区别,是辅的学习内容。

7.创新空间

要在学习内容的挖掘、呈现顺序及学习结论告知的方式上进行精心的设计,在思维方法和空间方面给学生留有足够的余地,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和实践活动。

四、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的步骤

如何进行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思考,认为宜按十个步骤进行。

(一)确定教学设计起点

拿到一个课题,要开展教学设计时,先问自己三个问题:一是学生为什么要学这个内容,学了有什么用?二是对于这个内容,学生原有的基础是什么?三是这节课中,自己希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怎样的发展?

(二)处理教材和确定教学内容

主要精力应该放在内容上.什么内容对学生的生活和今后的发展是有意义的。

在此基础上,再次审视教材,明确“教什么”、“教什么更好”、“教什么才能更好地让学生有所发展”这三个问题,对教材进行删减、增补、重组、置换、整合等,从而形成系统的教学内容。需要注意的是,教材中已经过时的、学生已经会了的内容,不要让学生以学习新知识的方式重复学习。

(三)制定教学目标

此时,应着重从三个维度做自我探问,进行深度思考。

1.知识与技能f学什么1维度

学生要了解的知识和初步掌握的技能是什么?学生要理解的核心知识和重点掌握的技能是什么?要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怎么学)维度

创设怎样的学习体验环境,用什么学习方式激发学生思考和学习的欲望?学生经历什么样的学习过程,才能逐步深入地获得新知、掌握技术、形成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实现知识建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怎么感悟、怎么体验、怎么培养态度)维度

这节课学生能体验、感受、感悟到什么?能培养学生认知事物的什么态度?可以塑造学生什么样的价值观?能培养学生什么兴趣?

(四)确定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考虑的两个主要问题:一是这节课中学生必须掌握的核心内容是什么;二是这节课中,学生会遇到什么样的理解难点或操作问题。

(五)确定教学方法

主要思考以下问题:用什么方法让学生有兴趣学、主动地去学?用什么方法能促进学生主动思考而不是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用什么方法使学生突破理解难点?对看似学生都会的内容,采用什么方法能使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进一步发展,同时让学生体会到原先知识结构的不足?如何让学生有成就感、愉悦感?如何让学生感受学习这节课的意义和价值?

(六)建构教学过程总体逻辑结构

一个好的教学设计一定要有一个逻辑清晰的教学思路。在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想方设法把握和挖掘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使学生在思维推进和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建立知识结构,对于没有内在联系的一些“结构不良的知识”,则要通过精心的设计来建立联系,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掌握技能、培养情感。

(七)撰写教学设计

根据前述对各个问题的思考和教学过程总体逻辑思路撰写教学设计,制作教学课件,准备教学素材,整合学生的学习任务。

教学设计成稿后,至少还应从四方面作进一步反思,进行缜密的自我审视。

1.这样的教学思路是否足够清晰?在课堂实施时学生能听明白吗?

2.会不会讲得太多?学生会不会思考得太少、动手得太少、体验得太少?

3.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了吗?这样的设计是否会代替学生思考?

4.学生上课时会感到愉悦吗?有兴趣吗?

在此基础上,对所写教学设计及其相关课件和学生任务作进一步完善。

(八)上课实施

按照教学设计开展教学。

(九)课后反思

课后应反思以下几个问题:

1.是否完成了预设的教学目标?

2.课堂的结构、任务的设置、时间的分配是否需要调整?

3.各环节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学生出现的哪些问题是自己预设不足而导致的?

4.各层次学生的课堂内外反应:课堂情绪和学生的关注度状况怎样?是不是进行了真正深入的思考和主动学习?课后的反响和兴趣怎样?

5.哪些细节问题因为没有考虑到而影响课堂教学效率,浪费学生时间?

(十)形成教学设计终稿

根据课后反思,再次完善教学设计,形成教学设计的最终稿。

按照实施流程中的这十个步骤,认真开展教学设计。刚开始实施时也许会觉得繁琐,或者当遇到问题时,往往试图略过一些步骤。这时,一定要坚持下去。因为只有经历痛苦又丰富的思考和科学的实施过程,才能真正感受到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的实质,领略教学设计和教学研究的魅力。

“为学习而设计教学”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加涅曾经提出的口号。我们有理由相信,“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是进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和建设“自主、活力、高效”课堂的必由之路。坚持进行“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就一定会体验到教师职业的成就感和学生发展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