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如何激发工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工读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如何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是从事工读教育者的长久话题,本文作者在多年的化学教学实践中,认为最重要的是想办法让学生对你所教学科感兴趣。本文作者针对这一问题,主要是在化学教学课堂中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收效不错,使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学习成绩逐步提高。
[关键词]工读生 激发 兴趣 新奇 演示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2-0203-01
兴趣作为意向性的非智力因素,它具有学习的定向作用,影响学生学习活动方向的选择。对学生来说,兴趣能使学生对某一学科产生一种注意力,专注于该学科当中,变被动为主动。他们在涉猎知识时,总会有一种渴望,当这种渴望得到满足时,他们的某种能力也就不知不觉地获得了提高。孔子所谓“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所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就是这个道理。
目前工读教育的对象主要是普教中行为偏常、智力缺陷、文化知识水平低的学生,以及单亲家庭的孩子,这些学生在文化学习方面的主要特点是:厌学,不会学,以致不学。“允许有队尾不允许有掉队的”,正是这句话,一直激励着我为使授课班学生的化学成绩达到合格而努力,不放弃一个学生。在化学教学中,我时刻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我的做法是:
一、以感情激发
兴趣与人的情感有密切联系。一个人从感情上喜欢某一事物,做起来就会兴趣盎然,相反,对不喜欢的事情,做起来就会无精打采。
在日常的工作中真诚地面对学生,不带半点歧视,认真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优点,并给予鼓励,增加师生间的亲和力。这样,就能防止在普通学校中极易出现的那种因学生不喜欢某老师而放弃那门课的情况。对于这些学生来说,在情感上抓住了他们,就会使得日后的工作事半功倍,在学习上保持较为积极主动的进取态度。为此,一方面,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创设平等、互助、和谐的人际环境,缩短师生间角色距离,让课堂教学过程既是知识的交流过程,也是情感的交流过程,形成一种“诲人为乐”“学而有趣”的教风和学风;另一方面,教师要通过语言、情绪、体态等,把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传达给学生。如讲到化学历史情景中的人和事时,我时常通过爱与憎、喜与怒、忧与乐的不同感彩,激发学生的感情,让他们在感情的熏陶和激励过程中,增强学习兴趣,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二、以新奇激趣
青少年学生对新奇刺激往往反应敏锐。教师讲课时,如能注意标新立异,学生就会感到新鲜有趣。绪言这一节,如果光用口头说,学生听起来会感到枯燥无味,我想用一种方法使学生宏观地感到化学是一种变化科学,并产生对这门“变化科学”的学习兴趣。经过认真考虑,我选定用酚酞遇碱变红色的实验来展现变化。课下我找了一张大白纸,在纸上用毛笔蘸上酚酞试液写下五个大字“什么是化学”。由于酚酞试液是无色的,用碱液一喷,纸上立时显现五个红色大字。学生在新奇和惊讶的同时,就萌生了学习化学的兴趣的愿望。然后,我再讲什么是化学的概念、化学的应用价值和发展前途。由于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了学习化学的愿望,你再讲教材内容,他就会认真听了。平时,凡是书中要求演示的实验,我都尽力克服学校条件有限的困难,到外面买药品,在课堂上做给学生看,有条件时,还让学生自己演示,这对于强化他们的学习兴趣有很大好处。
三、以演示激趣
“形象”是教学中最生动、最活跃的因素。课堂教学中的“形象演示”能取得任何理性的解释都无法比拟的效果。课堂上利用实验、幻灯、动态插图等手段,创设形式多样,变化无穷的情境,极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讲第二章,学生开始从宏观进入微观。分子是学生首次接触的一个新概念,讲到物质,学生还能理解,因为物质看得见,摸得着,但分子是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学生就感到很抽象。为了引导学生从宏观到微观,从具体到抽象,我特意在课堂上补充演示了一个实验:用两个小烧杯,一个注满水并滴几滴酚酞,这时仍显示无色透明状态;另一个烧杯装满氨水,把两个烧杯放在一个大玻璃罩中,过一会儿就会看到盛水的烧杯里的水变色了,学生感到很惊奇,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呢?这时我再讲是由于氨挥发跑到盛水的烧杯里,正是分子运动的结果。这个实验很简单,但能形象、直观地说明分子的运动和存在。接着,讲解分子的性质,学生就不难理解了。
四、以调整教法激趣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地的手段。采用何种教法,不但因学科、教材、教学目标的不同,学生情况乃至教师自身素质、风格的差异而灵活多变,即使同一位教师教同一个班级,完成同一教学任务,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也会出现教学方法上的转换。学生学化学最感到头痛的就是元素符号、化学式,拿他们的话来讲就是第二外国语。因此,一般来说,一接触到元素符号,我们这些学生就开始败阵和分化,一批学生就会掉队。在这时,我的做法是把元素符号分散,逐步让学生背下来,并会写,知其涵义。从讲第一章时起,每学一种物质就在其后标上它的符号,下次上新课时检测一下是否记住了,这样积少成多,等到真正讲元素符号时,学生已累计掌握了一半,再讲元素符号涵义,由感性积累到理性升华,学生也很自然地聚精会神了。
一位教育家曾说:“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顽固的入迷”。我们都应该认真研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规律,像优秀的导游者那样,引导学生兴致勃勃地去探索知识的奥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