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传统产业集群高新技术创新的实证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传统产业集群高新技术创新的实证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两大趋势下,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和产业组织形式,越来越成为理论界和实践界关注的热点;同时,在越发深化的全球化竞争中,创新一再被证明是特定产业、区域或国家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加快我国传统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结合,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是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本文以浙江省余姚市的传统产业集群为研究范本,通过微观数据分析,揭示了传统产业集群与高新技术创新之间存在着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互动关系,并说明了二者之间互动的内在机制。

关键词:传统产业集群 高新技术创新 互动关系 余姚市家电产业

改革开发以来,我国沿海地区,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出现了众多的集群经济现象。以浙江为例,截止2005年全省90个县市区中有82个拥有产业集群或块状经济,年产值亿元以上的工业区块601个,其中宁波电气机械、宁波金属制品、宁波塑料制品等14个块状经济工业总产值超过300亿元。集群经济包含的企业总数达30.8万家,从业人员约800万人,工业总产值达15826亿元,占全省全部工业总产值的64%。作为中国百强县,余姚市在宁波乃至浙江省的县域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15年,余姚的地区生产总值为840亿元,占宁波的比重为10.5%;工业总产值达到2925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366亿元。全市有各类工业企业3万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177家。余姚的规模工业涉及国民经济行业中的32大行业,其中制造业28个,纺织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等十大传统行业,2015年共实现增加值170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近7成。余姚已初步形成以家用电器、塑料模具、机械五金、化纤纺织等四大传统产业集群为主体,以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新装备等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支撑,以灯具、水暖器材、消防器材等十大块状经济为补充的产业发展格局。

一、余姚市传统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

(一)支柱产业支撑明显

从发展现状看,传统产业依然是余姚工业的主要力量,家用电器、塑料模具、机械五金、化纤纺织是余姚的四大支柱性产业集群。2011年,四大支柱性产业集群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584.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70.7%,其中家用电器是余姚市第一大行业,实现产值23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总量的27.8%;机械五金行业实现产值205.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总量的24.9%;塑料模具实现产值72.8亿元,占比为8.8%;化纤纺织实现产值75.8亿元,占比为9.2%。以家用电器为例,集群产业产值从2005年底的210多亿元增加到2011年底的556多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005年的20.81%,上升到2011年底的27.5%。2005―2011年,余姚市家电产业产值年均增长率为23.96%,比全市工业总产值21.84%的年均增长率高出2.12个百分点。

(二)块状经济发展迅猛

经过长期的艰苦创业,余姚市的块状特色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形成了以模具、工量具、灯具、水暖器材、消防器材、电动工具、不锈钢、汽车配件、电器配件、裘皮服装等行业为主的特色产业区块,成为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据不完全统计,余姚市11个10亿元以上块状特色经济2010年实现产值878.8亿元,与2005年相比,块状特色经济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4.3%。同时,区块规模显著扩大,在11个主要块状特色经济中,工业总产值在50亿元以上的有6个,比2005年增加5个;20―50亿元的4个;10-20亿元的1个。

(三)集群布局日趋合理

余姚市加快工业空间布局的调整力度,确立了以空间结构调整带动产业发展的基本战略,产业空间布局不断优化,“一核一带两翼”的空间架构基本成型,产业空间集聚能力明显增强。余姚经济开发区、余姚工业园区等工业园区和乡镇工业功能区历经加快推进、治理整顿、整合提升等阶段的提炼,已经成为招商选资的主战场和集聚产业的新平台,全市园区产业集聚度达54%以上。现在余姚市已拥有“中国家电制造业基地”、“中国五金制品生产基地”、“中国灯具制造业基地”、“中国电动工具制造业基地”、“中国塑料模具制造基地”等地域品牌。

(四)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面对国内外市场的激烈竞争,余姚传统产业集群企业出于应对竞争和自身发展的需要,紧跟世界产业发展的技术潮流,越来越重视自主创新,在整体上提升了余姚传统产业集群的自主创新能力。2011年,全市技术改造投入98.6亿元,比2005年增长25.2%,R&D经费投入12.78亿元,比2005年增长23.4%。获得专利授权5300件,比2005年增长516.3%;实现新产品产值270.1亿元,比2005年增长518.8%。到2011年底,余姚市累计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01家;宁波市级以上企业工程(技术)中心77家;行政认定中国驰名商标9件。如今,专利技术、品牌和行业标准已经成为余姚家电企业在国际国内市场上制胜的法宝。

二、余姚传统产业集群和高新技术创新互动关系的实证检验

余姚传统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主要是高新技术创新,同时余姚传统产业的高新技术创新主要是R&D经费支出、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投入,因此我们通过分析余姚市的R&D经费支出、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投入与全市的工业总产值这三者的关系,可以很好的反映余姚市传统产业集群与高新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余姚市R&D经费支出、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投入和工业总产值的关系见图表1。

根据上述数据我们可以作如下回归模型:

lnY=6.113+0.092lnX1+0.31lnX2

模型的变量定义和度量如下:

Y:余姚市工业总产值

X1:余姚市的R&D经费支出

X2:余姚市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投入

为使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最大化,对R&D经费支出和技术改造投入自变量及工业总产值因变量作了对数处理。运用Spss软件将表3.1中的数据带入模型计算,回归结果显示三者的拟合优度为0.982,这清楚表明余姚市的R&D经费支出、技术改造投入和工业总产值呈现很强的正相关关系。同时,该回归方程也显示余姚市的R&D经费支出和技术改造投入越高,余姚市的工业总产值就越高,且R&D经费支出和技术改造投入对工业增加值的贡献很强。这充分说明高新技术创新有力地促进了余姚传统产业集群的发展,二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密切的正比例关系,因此实施高新技术创新是余姚市传统产业集群发展的大势所趋。

为了更好地说明高新技术创新对余姚传统产业集群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下文将结合索洛余值法进行分析。索洛的经济增长模型是国内外普遍使用的作为分析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经济学工具,该理论认为经济增长主要由资本、劳动力和科技进步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

简化的索洛模型为:a=y-αk-βl

其中:a为科技进步的年平均增长率,也称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

y为产出的年平均增长率;

k为资本的年平均增长率;

l为劳动者的年平均增长率;

α为资本的产出弹性系数,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资本增加1%,产出增加α%;

β为劳动的产出弹性系数,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增加1%,产出增加β%;

科技进步、资本和劳动对产出增长率的贡献率EA、EK、EL分别为:

EA=a/y*100%

EK=αk/y*100%

EL=βl/y*100%

根据表2的数据通过Spss软件可以作出如下回归方程:

lnY=2.627+0.604lnX1+0.131nX2

Y:余姚市地区生产总值

X1 :余姚市年固定资产投资

X2:余姚市年从业人数

上面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0.992,充分说明固定资产投资、从业人数和地区生产总值呈现很高的正相关性。

同时,分别计算2008-2011年余姚市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增速(y)、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速(k)和从业人数的平均增速(l)为:

y=12.75%

k=15.67%

l=1.42%

将α=0.604,β=0.131代入模型a=y-αk-βl,计算可得:

a=3.1

EA=a/y*100%=24.4%

EK=αk/y*100%=74.2%

EL=βl/y*100%=1.4%

三、结束语

从上面的模型和数据分析的结果表明:在以传统产业集群为主体的余姚产业体系中,高新技术创新对地区的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24.4%,充分说明高新技术创新在推动区域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传统产业集群为高新技术创新提供了有效平台和传播渠道,同时高新技术创新也进一步促进了传统产业集群的新陈代谢和转型升级,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促进了余姚传统产业集群的发展活力和核心竞争力,它们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性。同时,上述分析也暴露出余姚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比如: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较低,仅为2%左右,这严重制约了企业开展高新技术创新的能力,因此下步如何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开展技术创新,努力开发核心技术,提升市场竞争力是余姚产业集群优化升级的重中之重;同时,从分析中可以看出,余姚的经济发展模式仍以传统的粗放型外延式和投资驱动为主(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74.2%),因此,当传统产业集群和高新技术创新的相关性显著提高以后,如何加快传统产业的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实现由粗放型的外延式扩张向精细化的内涵式发展转变,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就成为产业集群和整个经济发展的基本问题。

参考文献:

[1]《余姚市家电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09――2015)》.

[2]《余姚市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3]《余姚市统计年鉴》.

[4]吕明元.技术创新与产业成长[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

[5]范光基.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的关联性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

[6]张秀武.中国高技术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互动关系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11

[7]封凯栋.传统产业与高新技术结合应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J].宏观经济研究,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