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农科类电子商务专业创建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农业电子商务与人才需求现状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网民人数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企业瞄准了网络消费群这一庞大的市场。这些企业利用网络开展的电子商务活动因其成本低、效率高,获得了巨大的利润。据调查显示,仅网上购物一项,2010年全年产生的交易额达1.61亿[1]。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产品资源丰富,分布广泛,但农产品流通渠道差强人意。借助电子商务的优势,则能够消除传统商务活动中信息传递与交流的时空障碍,有利于实现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提高农业企业运营效率,增强市场竞争力。在政府的推动及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下,近年来“三农”电子商务应用发展迅猛。相关资料表明,目前我国涉农网站近1.8万个,农村网民到2011年6月已达1.31亿,占整体网民的27%;截止2009年底近20%的农村网民在过去半年内访问过农村、农业类网站,网民中农、林、牧、渔业劳动者浏览并利用农村、农业类网站的比例已达到42.7%;越来越多的农产品经销商、农民已开始尝试通过网络获取农业相关政策、种植生产技术,了解农产品市场信息乃至销售农产品。根据人事部对人才市场需求状况的调查,电子商务已是近年来招聘单位需求最旺的岗位之一,但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缺口较大,农业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缺口尤甚。这是因为农业电子商务的应用者主要是政府相关部门及农业农头企业。农产品的生产者农民由于受自身信息化水平及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所囿,直接参与电子商务活动的可能性不大,所以农产品的网络销售一般由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或农民经纪人承担,而这一部分人中能长期专门从事农业电子商务活动的人才也不多。鉴于此,农科类高职高专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的农业电子商务专门人才,应能适应“三农”电子商务的要求,掌握高素质的实战技能,具有服务于“三农”的信念。农科类高职高专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应围绕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并结合农业院校的发展特征,进行探索和实践。
二、农科类高职高专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内容规划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凝练与确立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目标是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中人才培养的一个必要前提。培养目标确定后,才能制定和设置专业课程体系,组织教学活动,以适应我国高等教育的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总体要求,使电子商务教育更加符合社会需求。根据教育部对高职高专的人才规划,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技能型人才”。可见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是高职类院校人才培养的关键。由于电子商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结合农科院校“服务‘三农’”的发展特征,农科类高职高专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为: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信息化发展需求,面向广大中小型企业尤其是农业企业及农民的商务领域,培养具有一定的经贸理论知识、较强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能熟练应用最新的信息技术,开展商务活动的复合型人才。概言之就是综合素质优良、专业特长鲜明、适应电子商务类岗位要求的高素质技能性人才。农科类高职高专电子商务专业培养出的人才能从事的岗位领域具体包括三个方面。①技术和开发领域:网站网页制作、网页管理、程序设计等等。②管理和市场领域:电子商务咨询、网站筹划及电子商务条件下的网络营销专业人才。③战略管理:开发经理、电子商务发展战略、制定并实施电子商务方案规划。这三个方面的就业岗位领域应面向“三农”电子商务市场,故在课程体系设计及实践教学中应侧重“三农”电子商务应用及发展。
(二)课程体系的设置农科类高职高专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首先应考虑农业院校的发展特征,以服务“三农”为基本目标,故电子商务专业在课程体系设置中也应将“三农”的需求作为重要内容。电子商务类主干课程包括计算机应用类课程、经济贸易类课程和电子商务专门化课程三大类[2]。计算机应用类课程主要包括:计算机基础,数据库技术,计算机网络基础,网页设计与制作,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Flash制作等。经济贸易类课程主要包括:经济学基础、会计基础、企业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基础、物流管理、农产品市场营销学、农产品贸易实务、涉农企业物流管理、国际贸易等。电子商务的专门化课程包括:电子商务概论,电子商务法律与法规,网上支付与结算,商务网站建设与维护,农业电子商务案例分析,农产品网络营销与策划等。课程体系中课程教材选用优秀教材,如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并随时关注教材的更新及其他优秀教材。
(三)实践教学的实施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须注重学生的高技能,即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农业院校的人才输送主要面向农村及农业企业,这更要求学生具备高素质及高技能,能真正为农村及农民创造价值。故农科类高职高专电子商务专业应大力进行教学改革,从传统的“理论加课堂”教学的方式走出来,增加实践环节比例,提高学生的实战技能。实践教学一般可分为三步走。第一步建立校内电子商务实训室,充分利用各种模拟软件(如“电子商务模拟实验室”)及校外互动平台(如各类大学生创业就业模拟实习网站),进行电子商务各环节的模拟实践,让学生了解实践的各个环节,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第二步在各课程学习中增加实践周,让学生与地方企业合作,参与电子商务应用各环节的运作或帮助企业进行电子商务化应用,例如:与地方农业企业合作,开展电子商务活动;与农民合作,开展地方特色农产品的网络营销等。通过这一实战环节,学生对农业企业电子商务应用会有真实直观的认识。第三步即让学生完全脱离学校及教师,进入企业主要是农业相关企业进行为期一个月或一学期的实习。通过这一实习环节,可锻炼学生的综合实战技能,为将来服务“三农”电子商务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师资队伍的建设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农科类高职高专电子商务教师选用及培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选聘优秀人才。除常规专业教学需求教师外,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在于引进学科带头人一级的教师,同时要引进高层次的学科建设紧缺人才。(2)建设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注重加强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和培养,有组织地选派专业骨干教师参加电子商务师资培训;安排专业教师到农业企业、科研单位进行专业实践,了解电子商务行业发展需求与就业特点,从而为培养出与社会需求相吻合的学生打下基础。(3)以科研提高教师专业水平。鼓励教师参与科研,尤其是“三农”方向的研究,通过科研工作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4)利用国内外校际交流提高师资队伍的竞争力。通过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培育富有学术活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和在相关领域中有校大影响的学术群体、科研团队。(5)建立兼职教师队伍。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学府的优秀教师、相关企事业单位中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人员做兼职教师[3]。
三、农科类高职高专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中的几点建议
(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明确服务“三农”的原则农科类高职高专一般是实施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模式,坚持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办学定位标准,故在生源选择上偏向农村,将来的学生就业方向也以服务“三农”为主,那么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上应明确人才服务于农村及农民这一重要原则,在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和专业知识结构上与其他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相比更要突出农业院校的特点,在教学中则要整合“三农”及“三农”电子商务的相关知识,教师与学生应关注农村经济形势及农产品供求市场特点,在实践教学中增加与地方农业企业及农民合作的机会,在学生中不断深化服务“三农”的理念。
(二)课程体系设置顺应市场需求变化电子商务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随着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商务应用领域变化日新月异,一些课程的知识结构可能随着技术的改进不再适应企业的需求,故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设置应随市场需求进行不断调整,以期更符合农业企业电子商务应用需求。另一方面,因行业不同,对电子商务应用的要求差异也较大。如农业电子商务物流,由于农产品具有季节性、不易储存的特点,在保鲜、运输、后熟处理上较为困难,与工业品相比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仅仅具备电子商务知识难以胜任这一工作。所以,农业高职高专电子商务专业除主修规定的主干课程外,应根据农业行业的特点,选修一些农业及农产品类相关知识,如地方农产品特征研究、小农经济的前景、农产品物流等。
(三)侧重实践教学,与农业企业结对农科类高职高专电子商务专业应加大实践教学的比例。目前已有不少高职院校增加了实践教学的课时,有些院校甚至实践教学占到总课时数的60%以上。同时,农科类高职高专电子商务实践教学应有自身的特点,要注重农业企业电子商务的应用。因此,农科类高职高专电子商务专业可与农业企业合作,将学生以4~6人一组分成多个团队,一个团队结对一个农业企业,帮助农业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活动,提高企业运行效率,在这过程中也让学生有机会实战操作,锻炼学生电子商务运作的综合能力。在考核时,将实践成绩直接与农业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效果挂钩,比如与农产品网络营销的企业直接收益挂钩,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