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试论语言节律在普通话学习评测中的重要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语言节律是隐藏于语言中的要素,是建立在语音音质层之上的更高层面。只有把语音的音质层和节律层叠加起来,才能准确地表情达意。语言节律在普通话学习和评估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却常常被忽视。本文从语言本身入手,探求语言节律的本质,希望读者在语言学习和评量中关注语言的节律问题。
关键词: 普通话水平测试 音质层 语言节律
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两个应试者测试成绩相同或相近,但两者整体语言面貌却有很大差异,主观听觉判断应该不在一个水平段。通过语音分析,我们发现两个音档在音节声、韵、调的准确率上十分相近,但在连续语流形成的整体“语感”上差异很大,语句中轻重、停连、语调句调等都不相同。那么,这些声韵调之外的因素是什么?它在语言表达中起着怎样的作用呢?又会对普通话学习和评判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语言的问题还需要从语言自身去寻找答案。语言有书面语和口语两种表现形式,这两种表现形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书面语的基本单位是文字,口语的基本单位是音节,汉语中的文字和音节基本上是相互对应的。那么,书面语和口语之间在相互转化时,是否只要在文字和音节之间进行简单对应转化就可以实现呢?语言运用的实际情况显然并不是这样的。例如“我们学习普通话”一句,一一对应转化为口语音节应该是“wǒ mén xué xí pǔ tōng huà”,7个字对应7个音节,每个音节由声韵调构成。但实际的口语表达却是“wǒmen xuéxí pǔtōnghuà”,每个字仍然和音节对应,仍然和声韵调密切相关。但是,用语音表达文字时并不是一个音节一个音节念出来,而是以词语的形式出现,即音节与音节间发生组合,如“wǒmen”、“xuéxí”、“pǔtōnghuà”,各组合之间有长短停顿。音节组合后,某些音节的声调也发生了变调,如“我们”。这些变化,和字无关,和音节的声韵调无关,但是却对语言的表情达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些和声韵调一样可以表情达意的语言因素就是语言的节律。
什么是语言的节律?通俗地说,语言的节律就是语言的节奏和韵律。语音和自然界中的其他声音一样,具有音高、音强、音长和音色四要素,但是在不同的语言中,除音色外,其他三个要素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汉语是音节文字,从文字转化为声音形式时,音节是和文字对应的基本语音形式。读准字音是语言表达的基础,因此音节的声、韵、调也是普通话学习的起点,只有读准字音,才能传达语义。构成音节的声母和韵母是和音质相关的音段音位,而声调是由音高决定的超音段音位,由于汉语的声调总是附着在整个音节之上,它和声、韵不可分离,因此,声、韵、调可以共同作为语音中的音质层面。音质层面是语言表达的基础层面,普通话学习确实应该从声韵调开始。但是,语言的表意功能主要是通过词语、句子、篇章来实现的,只是注重音质层面的学习,以单个音节声韵调的准确性为目的,一字一顿、拖腔拖调的念读,只会使语义表达支离破碎,难以实现表情达意的目的。可见,在声韵调构成的音质层面之上,还有更高一层的语言表达要素,这就是语言的节律层。
语言以字词句章为表意单位,必然会形成音节与音节组合而成的连续语流。在语流中自然就会产生音节与音节、词语词、句与句、句群与句群,以及章节、语篇等的停连、轻重、高低升降等诸多声音要素的变化,从而形成语言的节律层面。语言节律主要和音强、音高、音长因素相关,因此也可以说:语言节律是指“语流中除了音质之外的音长、音高、音强因素”(吴洁敏,《汉语节律朗读和语言双码认知》)。
节律层产生于整个音节之上,是以音质层为基础,在音质层之上的更高层面,是更高语言表达水平必须达到的层面。语言节律层内部又有不同的层面,如音节与音节组合构成音节层,当两个音节组合在一起时就已经有“节律”存在了,音节与音节之间相互影响形成了语流中的音变,如:上声变调、“一”“不”的变调、轻声、儿化、语气词“啊”的变调等;词语之间的停延、轻重、词调的变化会出现在词语与词词组成的词语层;而词语进入句子层面,其声调调值也会受到句调的影响;句子进入篇章层面,其句调又会受到整篇总的基调的影响。各层面互为基础又互相影响,共同形成语言节律。
因此,用有声语言传达文字作品或者表情达意时,音节声韵调的准确只是达到语言表达的基础层面――音质层,而要准确地传情达意,达到字正腔圆、声情并茂,则需要学会显现语言节律的表达技能,进入语言表达的节律层面。“语音是由音质层和节律层叠加而成,缺少了任何部分,都不能成为表情达意的语言”(吴洁敏、朱宏达,《汉语节律学》)。
前面提到的普通话测试中的两个应试者,音节声韵调的准确率相近,他们语言水平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对语言节律的把握能力上。这也正是现阶段普通话学习和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在普通话学习中,我们只注重声韵调的学习和正音,通过大量的字词练习,反复强化学习者在声韵调上的不足,提高音节的准确率。即使是作品朗读和说话,也以逐句逐字地纠正每个字的发音为主要形式和目的。这种对音质层的强化训练,忽视了语言的节律,甚至使之倒退,有些学习者在集中强化一段时间后,反而变得不会正常讲话了。他们只会一字一顿,拖腔拖调地注重单独音节声、韵、调的准确性,而语言节律掌握不好,缺乏自然恰当的高低升降、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变化,和日常口语相比,其口语“自然度”不足,带有很重的“读书腔”。在普通话水平评测中,同样也是重视语音音质层的评判,对语言节律层关注不足,这也是造成不同语言表达水平获得相同评分的原因。
如此重要的语言节律为什么常常被人们忽视?这主要是因为语言节律具有附着性和隐藏性。声韵调构成的音质层是一种外显形式,每个音节的声母、韵母、声调都很明确,同时还辅之以相对应的文字,便于教与学。而节律层却是隐藏的,无外显形式,无标记,它生发于表达者对作品内涵的理解,通过声音高低升降、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变化外显出来。音质层的声、韵、调可通过字词教学、模仿发音来获得,它更为具体、直观,只要反复强化就可实现。而语言节律的学习离不开语流和语境,需要借助于表达者对语义的深刻理解,同时是声音要素中音高、音强、音长三个要素的综合体现。语言节律的获得受到表达者对语义理解的影响,而每个人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阶段对同一篇作品的理解都不尽相同,其表达的节律也是不完全一致的,这种个体间理解能力的差异和语言节律自身的隐藏性、不确定性,综合性等,都使得“语言节律”较之声韵调在学习和评判上难度更高。
如“我喜欢游泳”这个句子,音质层面非常明确,“wǒ xǐhuan yóuyǒng”,学会三个词语,六个音节的声韵调即可,评测时,六个音节的正误也取决于每个音节声、韵、调的准确性。但是这句话的“节律”却有几种,通过不同的停连、重音、语调等形式,可以获得不同的语义。
(1)我~喜欢游泳。?坨
重音在“我”上,“我”后面声音延长,整个句调为降调。表达的语义是“我喜欢游泳,不是他喜欢游泳”,延长和降调表示确定和强调。
(2)我喜欢游泳。?坨
重音在“喜欢”上,整个句调为降调。表达的语义是“我喜欢游泳,不是不喜欢游泳”,降调表示确定。
(3)我喜欢游泳?坭。
重音在“游泳”上,“游泳”念升调。表达的语义是“我喜欢的是游泳,不是跑步”,升调表示强调、突出。
如果没有具体的语境,我们很难明确这句话的“节律”,评测时也就难以对“节律”作出评判。这也是普通话测试中重“音质”轻“节律”的原因。“字里”传达的意义可通过音节的声韵调传达出来,而“行间”所隐藏的更丰富、更准确的内涵则需要“节律”的传达。只有充分理解“字里行间”的信息和情感,才能找到真正隐含其中的“节律”,并通过停连延、轻重、快慢、升降等声音形式外显出来。
在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中,第一项“读单音节字词”和第二项“读多音节词语”主要关注的是对语音音质层声、韵、调的评测,第二项“读多音节词语”中对轻声、变调的评判开始涉及词语中音节与音节间的节律,但对词语节律中的轻重音格式未作考查。第三项“朗读短文”和第四项“命题说话”中,除了注重对声韵调的评量外,对语流中的“节律”也作出了明确的要求。如:作品朗读评分细则中“语调偏误”、“停连不当”、“流畅度”的评分项,主要考查应试者朗读语流中的轻重音、词调句调、速度、停延等超音段因素,也就是由音高、音强、音长决定了的语言的节律。而命题说话中,语音标准程度的评判,除了设定量化的错字个数外,还规定了另一个质的评判条件,就是“方音是否明显或者重”,方音的有无或轻重,除了声韵调的准确度外,另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语流的“节律”,包括语流中的轻重音、语调的高低升降、音节、词语、句子间的停连等节律层要素。而“自然流畅程度”更是直接、整体地对说话者语流节奏和韵律的考评。可见,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既注重对语音音质层中声、韵、调的考查,又注重对语音节律层中语流节奏和韵律的评价,是对个体有声语言科学而全面的评价。
但是,在实际评测中,重“音质”轻“节律”却普遍存在。新的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测试系统可以直接对测试的前三项进行评分,这大大提高了测试效率,也降低了人工测听的主观性和个体差异性,更科学、公正、快捷。但是计算机评测主要是通过应试者语音和标准音进行比对来获得对应试者语音准确度的判断,这种比对在音节与音节的对比中有较高的正确率,但在连续语流中的评判却会受到影响。因此,计算机对前三项的评分从本质上来说仍然是对应试者语音音质层面的评判,而对节律层面的关涉则较少。由于“作品朗读”一项开始出现连续语流,该项涉及的语言节律因素较之第一、二项大大增加,因此计算机评分和人工评分相比,会在第三项中出现较为明显的差异。
就应试个体而言,如果评测重点在音质层面的准确度,而对节律层面关注不足,就会造成音质层水平相近,节律层水平差距明显的应试者获得相同或相近的分数,但两者的实际语言表达水平却存在差距。我们发现,这种分数和实际水平的差距一般在低级别段不太明显,在高级别段特别是二甲以上级别则较为明显。这也正说明了语言节律层是建立在语音音质层基础上的更高层次的语言水平,在高水平语言表达中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
在计算机评分系统中增加与语言节律相关的比对参数十分重要,只有语言水平的评判把语音音质层和语言节律层结合起来,才能更全面、更完整、更科学地对应试者的语言水平作出评价,获得更准确、更接近于应试者实际水平的评分。
参考文献:
[1]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等.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
[2]吴洁敏,朱宏达.汉语节律学.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2.
[3]吴洁敏.汉语节律朗读与语言双码认知.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5).
[4]潘淑娟.汉语语篇节律类型及生成机制探析.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
[5]端木三.汉语的节奏.当代语言学,2000,(4).
[6]雄一民.汉语书面广告语言的节律特征.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2).
[7]吴为善.汉语节律的自然特征.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