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指南》引领下,对区域活动的再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指南》引领下,对区域活动的再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区域活动如今已成为幼儿园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活动,随着教育的改革,区域活动的比重越来越大,几乎每一所幼儿园每天都有区域活动。在《指南》精神的引领下,我用了一整年的时间将《指南》实施前的区域活动和《指南》实施后的区域活动,做了相关研究。并且以《指南》为辅助,推进幼儿发展。

【关键词】区域;《指南》

众所周知,区域活动已经成为幼儿园不可缺少的活动之一,而且每个幼儿园都有着自己的特色。我以我们幼儿园近一年来区域活动方面的研究来说明在《指南》精神的引领下,区域活动的变化。

一、《指南》颁布前区域活动的状况

《指南》颁布前,我们的区域活动是这样的:玩法固定,一人一盘材料,一人一张桌子(桌子按照一定的标志排列,主要目的就是防止讲话),自己玩自己的。玩好一盘,再换另外一盘。孩子之间缺少沟通和交流,走进教室,一片安静。孩子们像机器一样操作。在他们操作的后面,老师也相当的忙碌,要不停的创设新的材料供幼儿操作。以我们幼儿园为例:一个星期5天的区域活动,其中3天是要投放新材料的。于是,老师就绞尽脑汁,努力创设新材料。但是,让老师郁闷的事,创设出来的新材料,刚开始,孩子们努力的去抢,都想先玩。但是,没过几天,孩子们的兴趣就不在了。在活动区前,经常看到孩子站在材料前,却没有选择;有的在材料区前晃一下走了,无所事事的逛着;还有的几个聚在一起聊天等等。

二、《指南》颁布后区域活动的变化

1、材料投放的变化――让孩子成为材料的主人

根据《指南》的精神,让孩子们能够在有限的材料下,自由、自发、自主的选择材料,我提出了新的方式。我把这种方式取名为:自助餐式操作。顾名思义:就是像吃自助餐一样,想吃什么就拿什么,我们的活动也是如此。在材料柜上,我为孩子们准备了人手一个托盘,孩子们开始活动的时候,拿一个小托盘,去选择自己需要的工具和材料,然后开始玩。在玩的过程中,孩子们可以随时更换和互相交换自己的材料,也可以一起玩。这样放手的好处就是:让孩子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他们想玩什么,想怎样玩,想用什么材料玩,都由自己决定,给予了极大的发展空间。

这是其中一个“舀”的技能,我给孩子准备的材料。通过图片不难看出:我将舀的工具和舀的材料全部整齐的放好,孩子要玩的时候,根据他们自己的需要,用哪一把勺子,要舀什么,舀到哪里,全部由自己决定。

(材料一:各种勺子)(材料二:米、黄豆、

花生、核桃等)

(材料三:各种珠子)

(材料四:各种盒子、瓶子、罐子等)

(材料五:漏斗、透明胶等)

2、材料结构的变化――低结构的材料引发幼儿积极主动探究

积极主动,好奇探究,是我们要培养幼儿的一种学习品质,在顺应幼儿自我发展的前提下,低结构材料的出现,可以说是时代需求的产物。所谓低结构材料,就是开放式投入的一种。是老师或者孩子们将收集到的材料投入到区域中,老师没有设计具体的玩法,孩子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来玩。甚至,在玩的过程中,幼儿可以根据需要运用辅的材料。这种材料的投放,极大的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人而异的一种材料玩出多种花样。低结构材料的投放,是孩子们创造力发挥的一个重要的媒介。这是小班小朋友,用纸卷芯摆出的太阳、冰激凌车、借助辅助材料摆出的蝴蝶和小花园。这些都是孩子们调动自身的经验,创造出来的结果,是他们智慧的结晶。

3、区域形式的变化――给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

陶行知认为,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是需要一个宽松、开放、积极的环境的。长期以来,不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无法给幼儿创设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结合这一点,我们将区域活动的形式进行改变。最初的形式是:一人一份材料,一人一张桌子(竖排好,桌子与桌子之间有一定的距离),这样做,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让孩子们自己玩自己的,顾名思义:让孩子们专心的玩。现在,我们的形式是:在区域间铺了一块大的地垫,孩子们都坐在地垫上活动。众所周知,游戏都是孩子们力所能及的活动,孩子们选择的时候,不会选择超过自己能力范围的活动去玩,在他们刚获得一种新的经验或者是技能的时候,他们就会通过不断的重复来巩固。当然,孩子们又是不满足自己已经达到的水平,所以“尝试”便出现了。所以我们做了这样调整。其优点是:孩子们可以自己玩,也可以跟同伴一起玩,甚至可以看着别人玩。在玩的过程中,孩子们小声的交流、讨论、甚至为怎样玩争论等等,将原来封闭的小团体的界限打破,变成了一个小的、开放式

初的忙着制作操作材料,到初步尝试“自助餐”模式的迷茫,再到现在可以完全相信孩子,放手让他们自主、自由的与材料互动。孩子自主、自由了,老师的心态也跟着放松了,可以好好的静下来,观察孩子的活动,观察孩子与材料的互动情况,甚至可以蹲下来融入孩子的活动,参与他们。这样不仅为老师提供了很多观察素材,让老师的眼界更加开阔了。虽然,在这种新的区域活动背景下,幼儿可以自己发展,但是,有老师适当的介入,幼儿的发展还是有所不同的,这就给我们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用教育的眼光来观察幼儿的行为,接着让老师成为幼儿的高级玩伴,不仅是提供操作材料,关键的是老师怎么“蹲下来”和孩子“玩起来”,在玩中“扶一下”、“推一把”机智的介入孩子的游戏,从而能够在最适当的时候推进孩子的成长。这对老师自身来说,是一个挑战。

(二)、以《指南》为奠基石,做创新型教师

教育不是一层不变的,一种新理念的出现,不同教育者接受的程度不同,领悟也就大不相同。怎样将别人的知识转化成自己的东西,进而产生新的教育方式,是我的方向和目标。大家都知道:学习不一定是游戏,但游戏却一定是学习。既然游戏是孩子们喜欢的、潜移默化的学习方式,那么,我开始尝试着将区域活动融入到游戏中,以游戏的形式来开展区域活动。比如,我们班开展的快乐小厨房,就是基本的技能:剥、切、摁等的展现。活动中,老师给他们准备的水果不是随意选材,而是根据孩子的能力和发展状况,为他们准备了:香蕉、小黄瓜、火龙果、橙。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吃到了自己亲手切的水果,榨的果汁,通过分享给别的小朋友体现成功的喜悦,是一件多么开心的事情啊。另外,将数学区以“数学超市”的形式,提供盒子、罐子等等超市里有的材料,让幼儿自己发现超市里的秘密……这无非又是一个将自有、自还给孩子的做法。

学习是没有止境的,一种新的方式的出现,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有值得我们思考加以改进的地方,即:学以致用。我将继续依据《指南》精神的引领,依据幼儿自身发展的特点和年龄特点,创设具有吸引力的区域活动,让幼儿能更自由、自主的参与,从中获得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8

[2]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