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关于促进古牧地镇农村剩余劳动力如何转移的建议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关于促进古牧地镇农村剩余劳动力如何转移的建议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三农”问题最核心的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中最突出的就是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对“三农”问题的解决意义重大。因此,我们必须站在解决“三农”问题的高度,明确认识和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其转移问题。

一、古牧地镇农村劳动力现状

1 农村劳动力总量过剩矛盾突出

古牧镇地共有15个行政村,农业人口25748人,劳动力总人口为15538人,占农业总人口的60%,实际农村需要劳动力9560人,过剩5978人,相对于农村劳动力总量过剩矛盾突出,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不仅影响农民收入的提高,也会由此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影响我镇经济的发展。

2 农村劳动力整体受教育素质偏低

据古牧镇地“两基”办有关资料统计,2011年我镇农民家庭劳动力文化状况是在平均每百个劳动力中,文盲或半文盲占18%,小学文化程度占36%,初中文化程度占35%,高中文化程度占8%,中专及以上仅占3%。文化水平偏低严重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3 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结构不合理

人力资源在产业、行业、地区间的配置状态,直接影响乃至决定何种资源的利用效率。据我镇劳动保障所有关统计资料显示,我镇农村劳动力的71.8%还是以农业劳动为主,但传统农业生产消耗费用大、土地经营规模小、成本高、效率低。从而导致传统农业滞留了大量剩余劳动力。

4 农村劳动力的观念落后、思想保守

当前,绝大多数农民的素质不容乐观。突出表现在:农民思想还比较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依然存在,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在思想素质方面,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由于农民科技知识低下,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在技能素养方面,具有一技之长的人还比较少,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不能集约经营,严重地制约了农民的增收。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的困境

1 农村劳动力自身的原因

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民受教育程度总体上偏低,从而导致大部分农民整体素质不高,受农民自身素质和适应能力的制约,大批转移出去的劳动力只适合从事以体力为主、技能较低的传统工作,从而制约了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

2 目前城市经济状况难于满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要求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必须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前提,而能够保证劳动生产率持续稳定提高的条件是加快工业化进程,提高城镇化水平。而我镇目前工业化出于起步阶段,城镇化水平还比较低,不能满足大规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要求。

3 农民务工受到不公平对待,其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

进城务工农民的吃、住条件普遍很差;子女就学受户口、房产等问题的影响,导致入学难,接受公平教育就更难。

4 农村劳动力转移缺乏政府的有序引导

在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政府不重视领导,没有通过相关政策和公共服务手段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有利的转移和就业平台,导致农村劳动力盲目转移,无序转移。

三、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建议

1 政府要优化农村人力资源开

政府要增加农村的教育投资,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科技文化素质。首先要加强农村的基础教育,提高农村后备劳动力资源的文化素质,消除文盲和半文盲现象。建立健全多元的基础教育办学模式多渠道筹集教育资金,不断改善基础教育的办学条件和提高农村教师待遇,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加快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其次,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根据市场和企业的需求,按照不同行业、不同工种对从业人员的基本技能的要求,实行定向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适用性。最后,要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积极性,使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成为深受农村及受教育者本人欢迎的教育模式,为农村经济培养出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性人才,也有利于农村劳动力的更快转移。

2 政府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应扮演合理的角色

2.1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

落实扶持乡镇企业的优惠政策,为非农化提供有利条件;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

2.2保障进城就业农民的合法权益

进一步清理和取消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收费,简化农民跨地区就业和进城务工的各种手续,防止变换手法向进城就业农民及用工单位乱收费。切实要把对进城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子女教育、劳动保障及其他服务和管理经费,纳入正常的财政预算,对及时兑现进城就业农民工资、改善劳动条件、解决子女入学等问题。

2.3积极为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创造条件

在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政府要加强领导,通过政策和公共服务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宽松环境,镇政府要成立相应的工作协调小组,通过建立党、团、工会组织等组织,为他们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同时,鼓励非政府组织,包括中介组织、社会团体和能人大户等,在法律允许范围内积极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服务、帮助和就业平台,减少盲目流动,促进有序流动,从而真正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