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遵义塌楼,全社会都不应冷眼旁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遵义塌楼,全社会都不应冷眼旁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6月9日凌晨,贵州遵义发生一起居民楼垮塌事件,不幸中的万幸是,有一对夫妻事先发现墙体开裂,并叫醒了全部住户,所有人才算是“躲过一劫”。11日,《人民日报》头版刊文《“万幸”之余当追责》,呼吁“人命关天,岂能靠‘侥幸’来保障?守土有责,把各种隐患杜绝得更彻底些,把各种漏洞堵得更及时些,把各种工作做得更细致些,悲剧才不会发生”。

但话音刚落,追责还在路上,14日凌晨6时左右,遵义市红花岗区一居民楼又发生局部垮塌。这一次,没有“中国好邻居”,没有“万幸”,只有“不幸”,或许有人还在梦乡中就和这个世界永别了。

不几日,《人民日报》客户端再发一文:“人命关天,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需要有关部门再给力、再上心一点才行。如果把希望都寄于‘侥幸’,那么现实只会狠狠给你一耳光。”“在这个时候,搜救无疑是第一位的,但为了避免灾难再次发生,当务之急也要对所有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进行一次拉网式排查。”

很明显,“两连塌”之后,《人民日报》均指向了“有关部门”。当然,这是说给遵义的“有关部门”听的,也更是说给所有地方的“有关部门”听的。因为,就现实的楼房质量而言,不止于遵义一地存在,确实没有哪个城市有资格做冷眼旁观状,像个没事人一样。

你看,9日倒塌的楼房,被认定是一幢由3层加盖至7层的违法建筑,媒体形象地把这种一哄而上的违建称之为“种房子”,并认为这敲响了城中村、城郊村违法建筑安全问题的警钟。确实,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但种房只会得危房,可是,这些年,“种房子”何其普遍,何其任性,乃至屡禁不止!你种,我也种,如果“种房子”之风不能止于此次遵义塌楼,那么,能种到天荒地老,也会塌到惨不忍睹,这不是危言耸听。

再看6月14日这起楼房垮塌,记者从遵义市红花岗区宣传部了解到,发生局部垮塌的楼房是位于该区延安路五金市场内的一栋9层老旧居民楼。在权威调查结论公布之前,“老旧居民楼”似乎已经隐含着垮塌的某种必然性。媒体曾有报道,中国上世纪90年代的房子已算旧宅,也有机构估算过,中国有22%的存量房是在2000年以前建筑的,并预言中国楼房“老龄化”已经到来。恰恰这些“老旧居民楼”大多是砖混结构,依照当时的建筑规范标准建造,某种意义上,我们正在为这类“历史遗留问题”买单,就在去年浙江奉化塌楼之后,媒体在密集关注老旧楼房,担心各地良莠不齐的老旧建筑进入“质量报复周期”。

是啊,哪个城市没有违法加盖?没有老旧建筑?这些都是巨大的安全隐患!也可以说是中国危楼的两种常见病,正阐释着中国楼房何以短命的发病机理。当然,隐患就是隐患,并不会全都呈现出垮塌这种极端方式,但不幸的是,遵义几天之内都占全了。老实说,普遍存在的问题,在一个特定的时空之内爆发,遵义是很不幸,但我们绝没有理由把这只当作遵义一地的不幸,某种意义上,我们只是“靠‘侥幸’来保障”罢了。因而,我们不应该眼睛只盯着遵义,更需要其他城市都能像《人民日报》说的那样:有关部门再给力、再上心一点才行。

博主简介:报纸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