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内容摘要:表达力是运用语言文字在思维驱动下表情达意的语用能力,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语文学科特点,语文表达力分为口语表达、书面表达和指定性表达三种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注重明确要求,多种方法指导口头表达;还原空白,调动想象训练书面表达;转换角色,适度提升指定性表达。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表达力 例析
“表达力”是“本真语文”三维学力中的重要维度,是运用语言文字在思维驱动下表情达意的语用素养。表达力是学习的基础素养,是思维参与下的言语能力,所以,表达力既是一种言语行为,又是一种言语思维,同时还是一种言语智慧。
语文教学是通过语言认知、语言传意和语言训练来提高人的表达力的过程。语言分为口语与书面语两大类,表达力也可分为口语表达力和书面语表达力,又因在语文教学评价中存在着一种规定性答题表述,因此,“本真语文”根据语文学科特点将表达分为口语表达、书面表达和指定性表达等三种类别。口语表达即口语交际;书面表达即以文章形式的表达,也就是写作;指定性表达主要是评价和练习训练中约定俗成的书面表述,其主要呈现形式为试卷的答题表述。根据表达的类别,表达力也分为口语表达力、书面表达力和规定性表达力等形式。
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多办法多途径地培养学生的表达力。下面我以《黔之驴》教学为例,从口头表达、书面表达、指定性表达三个角度来谈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表达力。
一、明确要求,多种方式指导口头表达
口语表达力是表达力的人本学力。口头表达是所有表达的基础,也是课堂上用得最多的方式,包括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以及不同方式的朗读。无论要求学生表达什么,前提是明确要求,让学生明确表达的指向和依据。
我在教学《黔之驴》一文时,学生自主朗读课文之后,我要求学生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发现学生对于概括和复述没有很清楚的概念,所以在试上的时候,学生用了很长的一段话讲述这个故事,虽然我加以了提醒,要简洁概括,学生还是不能明白什么是简洁地概括。所以第二次上这课,在预习的时候特意强调了概括的要求:讲清楚谁做了什么,结果怎么样。同时明确界定了复述c概括的区别。所以,上课的时候,效果很明显。第一个学生说:有一个人运来一头驴子到黔地,可是到了却发现没什么用,就放在山下,结果被一只老虎吃掉了。我肯定了他的表达,并要求他表达得更加简洁一些,他想了一下说:一只驴子被一个人运到黔地来,结果被一只老虎吃掉了。我问其他同学,这样表达可不可以?其他同学纷纷点头同意。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会了概括的方法与思路,懂得了表达的规范性。其实,在教学中,规范表达是一种要求,也是对学生口头表达力的一种训练,虽然有很多老师为了鼓励学生的积极性,会一直采取表扬与鼓励的方式肯定学生的每一种表达,事实上,规范的口头表达是书面表达的基础,注重这种规范表达的训练,学生的思维就会清晰,表达就会准确。规范表达要求会让书面表达和指定性表达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另外,朗读也是口头表达的一种重要方式。它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能让课堂充满语文味。在文言文教学中,朗读环节是培养学生表达力不可或缺的一条路径。当学生在学习老虎初见驴子的环节时,学生理解了老虎之所以觉得驴子是庞然大物,是神,都是因为“莫相知”。在朗读这段话的时候,我建议学生在“虎见之”后面加上了倒吸一口凉气的表情和拟声词,读出那种“吓死宝宝了”的感觉,然后在读“蔽林间窥之”的时候,声音可以突然低下去,读出小心翼翼的样子。学生按照建议一读,一下子就进入了“莫相知”的情境,理解了老虎初见驴子的害怕、好奇与谨慎。
无论是规范的口头表达还是朗读课文,都要让学生首先搞清楚自己应该怎么表达,明确规范。有时候课堂上会出现长时间冷场或沉闷,原因可能就在于老师的要求不够明确,学生无从表达。所以,老师在教学设计的时候,要注意表达的多样性,明确要求,规范表达,学生就能有话可说,有据可依了。
二、还原空白,调动想象训练书面表达
书面表达力是表达力的高层次学力。“本真语文”的书面表达主要指写作,这在课堂中又该如何训练呢?
片段是构成作文的要素,如果在课堂中有意识地进行片段表达的训练,对学生的书面表达力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课堂上都要进行书面表达训练,也不能为了写作而训练,所有的方式都要为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而服务。教学《黔之驴》,为了更好地理解老虎从不了解驴到最后吃掉驴的过程,我在这节课上鼓励学生发挥想象,通过还原空白的方式,读出老虎内心的跌宕起伏。在心理描写方面,“大骇”和“不敢”都有害怕的意思,但是两者显然又是有区别的,学生通过朗读很快理解了,“大骇”是因为害怕驴子的叫声,害怕驴子要吃了自己;再理解“不敢”的时候,就很难说清楚到底在怕什么而“不敢”,我让学生同桌之间一起想象,当老虎被吓了一大跳远远逃走之后又折回来,来来回回地观察,发现驴子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本领,老虎心里会想什么呢?学生沉思了一会儿,还有学生动笔在纸上写了起来,在交流时,有一个学生说:驴子其实也没什么特殊本领嘛,我与其在这里担惊受怕,还不如吃了它永绝后患,可是,它真的就这么点本领吗?会不会还留着一手啊?我再试试吧!试到什么时候呢?试到我“敢搏”吃掉它为止。
通过这样的想象表达,学生读懂了老虎从怕被驴子吃掉到怕能不能顺利吃掉驴子的心理转变,老虎的小心谨慎和最终目的一览无余,为下面的阅读理解做好了铺垫。
同样,在后面抓住了“计之曰”的“计”的心理,让学生发挥想象,用第一人称写下老虎此时神态与心理,学生很快能联系上下文进行这样的书面表达:老虎的眼骨碌一转,计上心来,我对它又是冲撞又是冒犯,它已经是忍无可忍了,可也只不过是用脚踢了我一下,看来他肯定没有留一手,而是只有这么大的本领了。想到这里,它嘴角上扬,露出一脸的鄙夷不屑,哼,不过如此嘛!
这样的书面表达赢得了所有学生和听课老师的掌声,这段表达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老虎内心的喜悦与对驴子的不屑。
在学生理解到老虎干净利索地吃掉驴子之后,老虎心满意足地离开了的时候,让学生想象老虎的动作与神态。一学生这样描写道:老虎舔着嘴巴,打着饱嗝,腆着肚子,一步一摇地离开了。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我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以书面表达的形式训练学生的书面表达力,不仅在轻松的气氛中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能更深刻地理解了文本。
三、转换角色,适度提升指定性表达
指定性表达力主要指向于教学评价中的答题表达学力。考试是语文教育绕不开的一种评价手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应该结合考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指定性表达力。
寓言的特点在于通过一个故事揭示一定的道理,给人们带来启示。我在寓言教学中,抓住了故事和寓意这两点,用寓言的形式来教《黔之驴》。我指导学生以转换角色的方式,引导他们说出自己所受到的启发,这样的角色转换比之直接让学生说出寓意要容易表达,也更加自然。
学生从驴的角度,接受教训,进而语重心长地对后辈发出忠告:“小毛驴们啊,你们一定要有真才实学啊,不然,可能性命都堪忧啊!”“小毛驴们啊,遇上对手的时候,看看能不能抓住对方的弱点,发挥自己的特长,一定要想办法保护自己啊!”……
W生站在老虎的角度,骄傲地告诉所有人:“当我们遇到貌似强大的敌人的时候,不要害怕,只要你小心观察,大胆试探,智勇并举,就一定能拿下!”
在提炼寓意时,让学生明确,当我们在考试的时候,遇到提炼寓意或者某个哲理时,还需要跳出故事,写出从故事中所得到的普遍适用的启示,要避免口语化,用书面表达的形式表达准确。
我在这堂课上,让学生采用发朋友圈的形式,对“好事者”说一两句富有哲理的话,以“致好事者”结束。因为之前铺垫过好事者给驴子带来的不幸和给老虎带来的困扰,也知道了提炼寓意与对话的区别,所以学生在“好事者”的图片上写上了一些发人深省的话,有学生写道:一个地方有什么或者没有什么是长期形成的,是有自己的道理的,请不要轻易地改变它。也有同学跟帖:有道理!有时候我们会好心办了坏事!还有学生写道: 万事万物都有属于自己的位置,每个人都不要根据自己的喜好去干预,否则可能会破坏了生存法则。学生的见解非常深刻。这让我想起叶秀山博士曾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就是表达了这个意思:万物各安其所,则天下太平。
“本真语文”认为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完成书面作业,在考试中的答题表达也是一种表达力。在这个教学片段中,像对于寓意的提炼这种指定性表达不仅规范了学生的答题方法,更是提升了学生的思维方式。
表达力是言语和思维的结合形态,是意念、欲念、思想等意义的外在呈现,是借助语言这个媒介实现信息、情感与思想的外显。口语表达力、书面表达力、指定性表达力都是语文教育中培养的运用语言表情达意的语用素养。在课堂教学中,表达力的培养需要充分激活思维活动。语言和思维是紧密相连的,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在思维活动中的语文学习必定能培养学生的表达力。
参考文献:
[1]李旭东.本真语文教育[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潘涌,张雪论.积极语用教学观:释放表达力[J],课程・教材・教法,2013(11).
[3]徐默凡.语用学视野下的语文教学改造[J],语文建设,2015(7).
[4]李旭东.语文教育表达力的理论构建与实践[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5(2).
(作者单位:江苏如东县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