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研究及启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研究及启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现代科学方法为指导的旨在系统化、最优化解决教学问题的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对于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内涵、原则等方面阐述和总结该理论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巴班斯基 教学过程最优化 基础教育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2-0008-02

巴班斯基是苏联20世纪颇具影响的教育家、教学论专家。20世纪60年代初,他以罗斯托夫地区的学校为基地,进行了克服大面积留级现象的实验,潜心进行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研究,并创造了该理论的方法体系,对教学方法论做出了新的贡献。研究和学习其教学理论并在教学实践中应用,必将对我国的教学工作产生重要影响。

一 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1.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内涵

巴班斯基在《改进课堂教学的若干问题》中界定最优化教学,就是在教养、教育和学生发展方面保证达到当时条件下尽可能大的成效。而师生用于课堂教学和课外作业的时间又不超过学校教学所规定的标准。教学最优化,即教师在对教学规律和原则把握的基础上,通过有意识的、有科学的选择和组织最适合于某个具体条件的课堂教学方案并应用于教学中,使师生耗费尽量少的时间和精力而完成教学的要求。巴班斯基的理论把构成教学过程的所有成分、师生活动的一切内外部条件,看成是相互联系的,在相互联系中考查所有教学任务和完成这些任务所可能采用的形式和方法。因此,教学过程最优化是科学地指导教学、合理地组织教学过程的方法论原则,而不是一种特殊的教学方法或教学手段;是教师对教学过程做出的一种目的性非常明确的安排,这种安排建立在全面考虑教学规律、教学原则、教学任务、现代教学的形式和方法,该教学系统的特征以及内外部条件的基础之上,是教师有意识地、有科学根据地选择一种最适合于某一具体条件的课堂教学的模式和整个教学过程的模式,组织对教学过程的控制,以保证教学过程在规定的时间内发挥从一定标准看来是最优的作用,获得可能的最大效果。

2.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原则

“无规矩,不成方圆。”教学原则是沟通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桥梁和中介,是教学活动的“规矩”,是有效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原则。巴班斯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系统论、方法论的科学方法和最优化的理论观点,对教学原则进行了研究总结。

第一,教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原则。在教学中,要向学生揭示生活的本质,并组织他们尽可能广泛地参与生产性劳动和社会政治活动,使学生具有洞察生活现象的真正的科学观点。

第二,教学的可接受原则。这项原则的要求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应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如学生年龄、心理特点、智力水平等,考虑学生最近发展区。这同我国教学中提到的循序渐进原则有异曲同工之处,即教学要从学生的原有水平出发,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简到繁,逐步发展学生的身心。

第三,为教学创造必要条件的原则。这里教学条件不仅包括必要的物质条件(教具、教学媒体、网络技术设备等),也包括卫生条件(如教室的光线、温度、学生饮食等)和精神心理条件,从而使学生保持旺盛的精力和学习兴趣。

第四,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原则。该原则反映了学生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他们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教学的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发展自己的各方面能力。

第五,科学性和系统性原则。在教学过程中要向学生介绍客观的科学事实和理论,同时要注意培养和发展学生从事科学探索的技能技巧,介绍科学要素,引导学生科学地组织学习。教学系统性要求教师重视教材各个组成部分地内在逻辑联系,能够使学生掌握系统条理的知识和技能。

第六,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不同教学内容选用不同教学方法的原则。选择教学方法时,必须考虑教材内容的特点,教材内容适合用哪种教学方法就选用哪种教学方法。

第七,教育发展成果的巩固性、明确性和有效性原则。在教学中应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各种知识,使这些知识长久地保留在记忆中,并在需要的时候准确无误地再现出来,加以运用,解决实际任务。

二 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启示

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所蕴含的思想对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尤其是教学改革方面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1.研究系统化教学过程,把好教学质量关

传统教育学在揭示教学规律方面存在不足,表现为只注重教学某一方面的研究,缺乏系统考查整个教学过程的全局观,使教学因素各方面相互孤立,缺乏联系,产生很多教学实践和效果上的问题。其中突出的一点就是忽视学生的主体意识,将学生视为知识接收的机械存储器,与综合培养人的教学过程背道而驰,这种片面性带来了很多教育问题。而巴班斯基则是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采用现代教学方法论,在更加宏观的层面系统全面地考查教学过程,这种整体、全面、动态的观点和方法强调综合研究,整合教学过程中的各个因素,包括教师和学生活动的内在和外在条件,结合当前的教学条件,选择教学任务和内容,采用最佳教学方式和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我国当前的教学改革应该以辩证的系统方法关照全局,既要考虑当前的教育实际,又要考虑学生的长远发展,循序渐进地改革发展,切实把好教学质量关,提高教学质量。

2.教学有效性应得到重视和强化

巴班斯基认为最优化有两个标准,第一是效果标准,第二是时间标准。前者强调教学应面向全体、面向每一个学生,真正落实到教育、教养、身心发展三个方面的相互联系和促进上,不仅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重视学生个性品质和一般发展,从而达到主体发展的最好效果;后者是指教师课堂教学的时间把控和学生在完成课上及家庭作业的时数控制度,即指教师的教学时间和学生精力的耗费。教育者需明确时间和精力的消耗多少并不决定着教学成果,二者不是正相关。

教学有效性应该是在合理利用时间的基础上使教师和学生都能获得最大的发展。巴班斯基认为效率和效果应同时考虑,要求在一定的具体条件下,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消耗,取得质量最优的教育效果。同时,他认为在教育组织管理方面也是同样的道理,要从实际出发使教学活动和管理活动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尽可能地争取在时间精力有效控制基础之上的教学高质量高效果,而不是过分不切实际地对教师和学生提出力所不能及的要求,切实保证学生发展的个性化全面化。

3.重视教学过程中各因素的优化和组合

教学过程各因素包括很多内容,比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在教学过程中,所有这些因素都要得到重视和开发。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同时对检测和评价教学效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构建合理的教学目标将是优化教学过程的关键起点,教学目标的优化要全面、明确、针对性强,才能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方面,要注重知识的重难点、知识结构的链接,既要考虑学生当前的知识储备,又要关照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既要使学生掌握本堂课的基础性技能知识,又要重视学生心理品质的培育。教学方法要得到最优化,就要灵活选择,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效组合,注重启发性、情趣性,使学生课上乐学爱学。现代多媒体技术和传统教学媒体的有效结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手段的选择上要重视二者的结合,真正有效地成为教学的有利帮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最后要优化反馈评价,评价要及时全面,使师生、生生之间进行多向多维的信息交流,促进师生共同进步和发展。教学过程中要考虑的因素还有很多,这需要教师加强自身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洞察力,重视教学过程中各因素的优化组合,使其协调统一的系统得以应用,从而真正发挥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总之,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研究该理论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再完美的教育教学改革构想,如果不体现和落实在课程和教学实践层面,就会显得空疏而没有着落,因此,教育研究人员,尤其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如何切实理解和领悟其中要旨并将其实践到真正的教学过程中,真实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需要切实研究的课题,也是面临的一大挑战。

参考文献

[1]〔苏〕巴班斯基.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吴文侃译)[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阎承利.教学最优化通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

[3]刘云生.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批判性思考[J].外国教育研究,2001(5)

[4]玲.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对我国教学改革的启示[J].陇东学院学报,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