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公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公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在本文中,首先分析了软土地基的特征及危害,进而论述了公路桥梁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以期能确保公路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公路桥梁;软土地基;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前言

路基作为公路桥梁的重要部分,保证其足够的稳定性以及强度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首要环节。近年来,随着我国公路交通运输的迅猛发展,使得公路遍布发展,而在沿海、沿湖及沿江区域进行公路桥梁施工时发现,软土地基的处理成为了工程施工的一大重要环节。软土地基的处理,直接关系到保持道路状况良好,同时也关系到行车安全以及行车速度。如果软土地基处理不好,其会给高路堤、涵洞、桥梁以及通道的施工及完工后的使用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主要表现为路基的滑移、路面的起伏、构造物的跳车颠簸以及路面开裂等。因此,针对公路桥梁的软土地基,采用适宜的处理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2软土地基的特征及危害

所谓软土地基,就是强度低、压缩性高的软弱土层地基。软土地基特性主要表现为土层含水率高、孔隙比大,含水量在34%-72%之间,孔隙比在1.0-1.9之间,饱和度一般大于95%, 液限一般在35%-60%,塑限指数为13-30。

习惯上常把淤泥、淤泥质土、软粘性土、湿陷性黄土地基总称为软土地基。在软土地基上修筑路基,如果处理不当,往往会产生危害,即:路基失稳或危及线外建筑物;对桥台及桩基础产生纵向推挤向河中方向和负摩擦力作用,轻则使桥台发生位移或下沉,重则损坏桥台危及桥墩,导致公路破坏或不能正常使用。

3公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施工技术

3.1勘测软土地基的具体情况

不同地区的软土地基其具体情况不相尽同,因此在进行桥梁工程建筑时,首先要对桥梁建筑区域的工程地质进行勘测,以全面了解桥梁工程的工程地质,从而制定科学并且合理的桥梁施工技术方案。在勘测时,须对软土地基的柔软度、含水量、稳定、变形等进行科学合理的计算过程,以避免和减少桥梁桩基础在施工当中开裂、倾斜、位移、失稳和沉降等造成的安全、质量问题。

3.2 软土地基的表面排水处理法

对软土地基进行表面处理,可提高地表强度,防止地基局部剪切变形,保证施工机械作业;同时尽可能把填土荷载均匀地分布于地基上。

对土质较好因含水量过大而导致的软土地基,在填土之前,地表面开挖沟槽(开挖后回填透水性好的砂砾或碎石),排除地表水,同时降低地基表层部分的含水率。

若地基上部软土层极薄且含水量大时,可在软土地基上敷垫0.5-1.2m左右厚的砂垫层,因为砂垫层既能起到上部排水层作用,同时砂垫层又成为填土内的地下排水层,降低填土内的水位。在施工时,所铺垫的砂垫层厚度要考虑到机械的重量及轮胎对地面的压力等,一般,砂垫层法常与表层排水或敷垫材料等法并用。

若软土地基土层不均匀的时候,这时可采用敷垫材料法,利用所敷垫材料(如化纤无纺布、土工布、玻璃纤维格栅等)的抗剪和拉抗力,均匀地支承填土荷载,减少地基局部沉降和侧向变位,以提高地基的支承能力。

对于表层为粘性土的软土地基,可在表层粘性土内渗入添加剂(如生石灰、熟石灰和水泥等),改善地基的压缩性能和强度特性,保证施工机械的行驶,同时也可提高填土的稳定性及固结效果。

3.3软土地基的加固法及其施工工艺

3.3.1粉喷桩加固处理法

1.在施工前应先仔细认真研读施工场地的工程地质报告、土工试验报告、室内配比试验报告、粉喷桩设计桩位图、原地面高程数据表、加固深度与停灰面高程以及测量资料等,以对施工场地和施工内容有个了解。

2.在了解了基本的情况后,第一步是清理场地。如场地低洼,应回填粘性土;如施工场地不能满足机械行走要求时,应铺设砂土或碎石垫层。

3.在施工前,应先试桩,通过试桩来确定粉喷桩的施工参数,即:钻进速度、 提升速度、搅拌速度、喷气压力、单位时间喷粉量等。

4.在施工过程中,要求粉喷桩所用的水泥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有产品合格证,并经室内检验合格才能使用,严禁使用受潮、结块变质的加固料。

3.3.2 排水固结法

排水固结法是利用地基排水的固结特性,在公路桥梁工程建造之前,对地基进行加荷预压,使地基强度加固的有效措施。该法是在粘性土地基中设置垂直的排水柱。在实际的工程中就是设置砂井,包括袋装砂井、塑料排水带、排水砂垫层固结法等。

1.塑料排水带是由不同截面形状的连续塑料芯板外面包裹非织造土工织物而成。芯板的原材料为聚丙烯、聚乙烯或聚氯乙烯。芯板起骨架作用,截面形成的纵向沟槽供通水之用,而滤膜多为涤纶无纺织物,作用是滤土、透水。一般,塑料排水带的宽度为100mm,厚度3.5-4mm。

2.砂井是用造孔机械在平面上按一定间距和布置方式(常为正方形或是梅花香分布)造孔,同时填入砂料,形成砂柱。砂柱为软土提供了排水面,排入砂柱的水向上进入地面的砂垫层,再沿水平方向排走。该法特别适用于存在连续薄纱层的地基。在施工时,用振动式砂桩机将砂袋织物垂直插入到软土地层中,插入深度随地质条件的变化而改变,一般应插入至硬质土层或岩层,桩机无法再深入时为止。

3. 排水砂垫层固结法

排水砂垫层采用级配良好的中粗砂,含泥量应不大于3%,一般不采用粉、细砂。砂垫层采用分层压实施工,分层厚度 压实遍数通过试验确定

砂垫层厚度:首先要满足渗流水能及时地排出,同时应能起到持力层的作用。一般,砂垫层的厚度宜为30-50cm。

施工:(1)若地基承载力较好,可使用机械施工,即采用机械分堆摊铺,用机械分成每一砂堆,然后用推土机或是人工摊铺。(2)如果硬壳层承载力不足时,则采用顺序推进铺筑法。(3)如地基非常软,则应先改进地基表面的持力条件,在地基表面铺设筋网层,再铺设砂垫层。

3.3.3 预压与堆载预压

在软土地基上修筑路堤,在工期不紧的前提下可采用预压及堆载预压土方措施。其是指在饱和软粘土地基上施加荷载后,孔隙水被缓慢排出,孔隙体积随之逐渐减少,地基发生固结变形。同时随着超静水压力逐渐消散,有效应力逐渐提高,地基土强度逐渐增长。

采用堆载预压时,材料以散料为主,如石料、砂和砖等。

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堆载面积要足够大,顶面积不小于建筑物底面积,底面积也要适当加大。(2)严格控制加荷速率,一般加载速率应控制在0.1 m/d,避免部分堆载过高引起局部破坏。(3)对超软粘性地基,荷载的大小、施工工艺要精心设计,以避免对土的扰动和破坏。

在采用该法进行加固时,在施工前后都要加强施工观测。前期,每层观测一次,填至2.5 m时每天观测一次至路基施工标高。 在堆载预压期间,每3d 观测一次直至预压期结束。

一般,观察项目包括地面沉降观测、水平位移观测和孔隙压力观测。根据工程经验,对天然地基,最大竖向变形率每天不应超过10mm;边桩水平位移每天不赢超过5mm;地基中孔压不得超过预压荷载的50%-60%,并且应根据上述观测资料综合分析、判断地基的稳定性。预压荷载的卸荷时间一般控制在固结度为85%左右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业的迅猛发展,在建设过程中总会遇到软土地基,而采取相应的施工技术则尤为必要。而由于软土地基的具体情况不同,在施工过程中,应先勘测施工现场软土地基的地质情况和变形特征、工程特性等,然后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采取相适宜的施工方案,以确保公路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冯宏伟.关于公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的技术研究[J].山西建筑,2012(04).

[2]代红雨.公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