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文本的浅教与深教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文本的浅教与深教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前段时间,我在青岛开发区实验中学“全国名家、名师、名校同课异构观摩课”上有幸观摩了浙江省年轻的特级教师肖培东执教的《在沙漠中心》,并听取了课后的座谈。

肖老师的课构思精巧,彻底打破传统语文课的套路,切准文本解读的最佳缝隙――“我”前后三次说的三句话,然后整堂课以这三句话为轴线引导学生“读”“释”“悟”,体验“我”的心理变化历程,讲解文本心理描写的技法,体验生命的意义。最后一个环节:改写标题,在原标题加一个“的”字,变为“在沙漠中的心”颇具创意。

听了肖老师的课,让我想起另一语文教师王君去年在青岛开发区实验中学执教的《安庆腰鼓》,那与学生一起“隆隆隆隆”拍桌子的情景如在眼前。两位老师引导学生突破自我局限而大胆张扬表现的功夫很叫人钦佩。让学生彻底放开,倾情走进文本,以自己的体验来表现文本(甚至表演文本),这是两位老师课堂的共同特点。只有用激情才能点燃激情,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自己要进入文本角色,用自己的激情来唤醒学生的激情,以自己突破局限来鼓舞学生突破局限。这种倾情表现的功夫是好多教师学不来的,也是两位老师的特色。如果要说两位老师课堂的第二个共同特色,那就是对文本语言文字的涵泳,把语文课上成对语言文字体悟研读的课,上出语言味、语文味。肖老师引领学生体验这三句话可谓达到了至纤至微的境界:句子的语气、句式的特点、标点的用意、诵读的重音字,引领学生反复体验,不厌其烦。最后一个环节对标题的再创造也是灵巧之至,充分体现了一个江浙男人的细腻、聪颖。听课的时候,我不由联想到那个上海男人火车上精细化吃大闸蟹的段子:一只大闸蟹用牙签从上海一直吃到北京。这种精细和课堂呈现的小创意有浓浓的海派味道。

肖老师在评课时谈到他刚写的一篇博文《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的确,听了肖老师的课,我从课堂走出,再回想一下文本,觉得肖老师对文本的解读还真有些“浅浅”的意味。语文课的风格因人的个性而异,对同一文本的解读可以呈现得多姿多彩,但大的解读风格不外乎两类:一类是激情体验型,一类是理性品赏型。当然这两种类型也不是泾渭分明,因为有力量的激情必以理性思考为支撑,而品赏本身就包含情感体验。回到对《在沙漠中心》的解读上来,我以为两种不同类型的解读会呈现迥然不同的效果,这篇文本就内容风格而言更适合第二种解读类型。之所以这么说是基于对文本内容的考量。文本内容呈现的是“我”被摔在沙漠中心后,在死亡的临界点上,那种弥留之际模糊不清的意识流,这种意识流像流淌在沙漠里的一股浊流,缓慢,厚重,沉浊。虽然有时消失而模糊不清,但再模糊毕竟有一个可以捕捉的思维逻辑痕迹。对于这个思维逻辑痕迹的捕捉描述需要感性体验,更需要理性思维,解读这篇文本不引导学生厘清这条思维的浊流应该说是不成功的;而对意识流的描述体验需要安静地思考体验,不需要张扬地朗读。我们中国人具备感性体验的天性,缺失的恰恰是理性的思维能力,文本呈现的这种寓于生命感性体验的理性逻辑,对于培养学生理性思考提供了难得的素材,如果只是“浅浅”地问一问“我”除了眼泪还“挤出了什么”,不能说不是一个遗憾。

说到这里,不能回避的另一个问题是:文本解读需不需要关注文本的主旨核心?“我”弥留之际,从恐惧到平静愉悦的意识流变化,让“我”最终战胜死亡恐惧的是一种灵魂的自信,那就是“我”对于人类冒险事业的意义和价值的认可。在茫茫沙漠中的“我”是多么的渺小、多么的无助,但灵魂的自信却像沙漠里腾起的一道璀璨亮光,让“我”感到了生命别样的价值和意义。这让我联想到困于陈蔡之间的孔夫子“天不灭斯文”的灵魂强大,两者的共同点是个体生命存在对于人类向真向善价值追求的自信,从中也就找到了绝境中的平静和乐观。作者意识流中散漫流淌的亲朋的爱、农人的真谛、乘坐郊区火车的芸芸众生、海风的滋味等内容无一不是表达自己这种超凡脱俗生命追求的铺陈写照。在这种铺陈下,“我”的生命追求是那么的别致、那么的超群。受传统中庸思想的影响,我们中国人很少有冒险的意识,所以冒险事业的意义值得让学生讨论,还可以整合《伟大的悲剧》一文进行拓展阅读。我以为语文课除了上成语言课之外,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价值观,没有这两项内容,纯语言能力的训练是苍白无力的。说到语言能力的培养,牙签剔蟹肉式的细微语言能力培养外,联想叙述能力、句阵铺排能力、比喻修辞能力等在文本中都值得有意识地培养训练。整整一个课时,反复纠缠于三句话的体验,在文本的表层徘徊咏叹,难免感觉单调。毕竟没有走进作者心灵深处,就不可能产生深层的情感共鸣;没有理清意识流内在的情感逻辑、表达逻辑,就不可能真正培养丰满厚重的语言表达能力。

最后,也让我们回到文章标题吧。“在沙漠中心”,人是多么的渺小无助,生命是多么的脆弱轻飘,然而负有人类使命感超凡脱俗的生命、寄寓着神圣灵魂的生命,却在这沙漠中心放射出神圣的灵光,照亮了人类勇敢探索的前路!品出了这瓶美酒的真滋味,才能真正领悟这酒瓶上标签的深意。

(作者单位:山东青岛开发区育才中学)

观点交锋

戴继华(江苏南通天星湖中学)

文章写得挺精致,看得出张老师也是一个细腻的人。因为没看到肖老师的课堂实录,还不可妄评,但感觉得出,此文用了先扬后抑的写法。肖老师以三句话为“课眼”建构整堂课,应值得肯定,他抓住了语文课的本真。至于张老师所说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肖老师并不矛盾,语言就是思维的外壳,涵泳语言的过程就是培养思维能力的过程;还有张老师所说的价值观引导,我以为并不属于语文课一定要完成的任务,人文的东西应该是语言这一工具无声的润泽,是工具的附庸。至于“联想叙述能力、句阵铺排能力、比喻修辞能力等”,如果肖老师课堂容量不够,倒可以合理穿去,以免“单调”。

张存平(山东青岛开发区育才中学)

非常感谢戴老师的指教,但所谓“涵泳语言的过程就是培养思维能力的过程”,我不敢认同。我以为对语言的涵泳,尤其是对记叙类文本语言的涵泳多以感性的审美体验为重,而较少“思维能力的培养”。语言的确是思维的外壳,一切文章阐述事理也罢,表情达意也罢,其表达的媒介就是语言。语言用来表达“人文的东西”,是表达人文的工具。是语言来润泽人文,还是人文来润泽语言,我觉得戴老师好像把这个问题弄颠倒了。语文的人文性、工具性讨论是个老话题,两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和谐生命体,如果说人文是语言工具的附庸,那真应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句古语。

网友热评

安杨华(天津市实验中学)

因为没看到肖老师的课堂实录,不敢妄加评论,但看张老师的文章,能想象出肖老师课堂的大致情况。对于张老师注重对文本的理性解读,透过文本表层深入文本深层的解读理念深以为然。

徐长林(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教研室)

我感觉这篇文章集中讨论了肖老师的课堂教学与自我评课,概括出了肖老师课堂教学的两大特点,并重点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所以说文章的内容集中,态度鲜明。我赞成张老师关于阅读不仅要有感性体验,更要有理想思考的观点。当前阅读教学中“浅教”成了一种病态,就是阅读停留在甚至满足于对“写了什么”的感知,而对文章“怎么写的”与“为什么这样写”关注不够,导致阅读课缺失语文味。教师的重要作用就是善于把学生从浅处引向深处,去发现作者思想与情感的丰富内涵,去领悟表达这份内涵的表达技巧。否则,课堂上轰轰烈烈之后以及学生阅读量不断增加之后,仍然不会引起以思维能力为核心的阅读能力质的提升。

程振理(江苏省泗洪中学)

毋庸置疑,张存平是一位善于思考的老师,而且思维深刻,颇有见地。我无意于评价孰是孰非,因为是非对错本不是绝对的,“存在”的价值在于“需要”。其实,引起问题争议的本质在于:语文课到底应该教什么,以及应该怎样教?

真语文网友万龙老师曾问及“言与意”的问题,我的理解是:语言是言意之结合体,两者凝合为一不可分离,然而我们教语文、学语言,不是首先奔着内容去的,而是首先奔着语言去的,先明语言之精妙,方见文意之精美,情节之感化,精神之陶冶,这就叫作以言带意。如此看来,张存平所言与肖培东所行,其实并不矛盾。无非是看问题的视角与重点不同而已。

看得出,肖培东“把语文课上成对语言文字体悟研读的课”,无疑是一堂真语文课,至于“打破传统语文课的套路,切准文本解读的最佳缝隙”“让学生彻底放开,倾情走进文本,以自己的体验来表现文本(甚至表演文本)”,其实是“怎样教”的问题。张存平所言“主旨核心”“冒险事业的意义”“思维能力和价值观”“联想叙述能力、句阵铺排能力、比喻修辞能力等”,本质上均属于“教什么”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必须在读写听说的语言教学基础上进行。

推荐理由

“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正因为如此,语文课教什么、怎么教存在很多不确定性,令广大语文教师深感困惑。本期的讨论由一堂语文观摩课开始。正如其中一位网友所言,对错并不绝对,我们无意评价孰是孰非,仅希望通过交流,帮助语文教师更好地把握处理文本的原则和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