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措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粮食安全是人民生活稳定和社会和谐的基础,据统计资料显示,我国以冬小麦为主的夏粮占全年粮食产量的比例在20%~25%之间,冬小麦生产在全年粮食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掌握冬小麦的高产栽培技术对冬小麦的丰产乃至对全年的粮食生产安全均有着积极的意义。下面以山西省晋城市为例,从三个方面介绍一下冬小麦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以供麦农参考。

一、播前准备

(一)深耕整地

近几年来,农机具的更新换代很快,目前晋城市已普遍采用旋耕机进行耕地。连续多年只旋耕不深耕的麦田,在旋耕15厘米以下的土层,易形成坚实的犁底层,不利于小麦根系下扎和土壤蓄水保墒。正确的耕翻方式是,旋耕3到4年,用铧式犁等机械深耕或者深松一次,破除犁底层。深耕或者深松要逐次加深,一次加深一点,不宜一下耕得太深,否则容易翻出大量生土。具体耕地深度是:畜力犁耕18~22厘米,机耕25~27厘米。

耕翻后的麦田表层土壤疏松,必须经过耙耢以后才能播种,否则易导致播种过深,从而影响小麦分蘖的发生。因此土地耕翻之后要及时耙耢,耙碎土块,疏松表土,平整地面,使之上松下实,达到“深、细、透、实、平”的要求。精细深耕整地,是确保播种质量,以利小麦发芽出苗和幼苗生长,夺取小麦高产的重要环节。

(二)施足基肥

俗话说,麦是胎里富。合理施肥,提高土壤肥力,是小麦高产、稳产的基础。要想达到小麦高产的目的,最好的方法是测土配方施肥,即测定土壤养分含量以后,根据土壤养分情况和小麦需要的养分量,确定使用肥料的种类和施肥量。

基肥的施用,应掌握以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氮、磷、钾配比适当的原则。一般要求亩施充分发酵、腐熟的有机肥3000~5000公斤,或者腐熟的鸡粪1000公斤,氮肥8~9公斤,磷肥8~10公斤,钾肥7.5~10公斤,硫酸锌1公斤,硼砂0.5公斤。基肥要结合深耕整地,均匀撒施后翻埋于土中,切忌暴露在地面上,以免肥分损失。

(三)浇足底墒水

足墒下种是确保苗全苗壮的重要增产措施,有水浇条件的地块一定要浇足底墒水,这样不仅能满足小麦发芽出苗和苗期生长的需要,保证苗全苗壮,而且为中、后期生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没有水浇条件的旱地,一方面要多保蓄伏雨、秋雨,防旱蓄墒,另一方面要快收快耕,抢墒播种,随耕随耙随播,尽量提高播种质量,确保全苗。

(四)选用良种

要想让小麦达到稳产、高产、持续增产的目的,种子的质量至关重要,须选择单株生产力强、抗倒伏、抗病、抗逆性强的品种。另外,最好使用经过包衣的良种,因为小麦专用种衣剂中,含有防病和防虫的药剂、微肥以及生物调节剂,有利于综合防治病虫害,培育壮苗。

通过多年的试验筛选,适宜晋城地区种植的旱地小麦品种主要有:长6878、长6359、运旱21~30等抗旱品种;水地小麦品种主要有:中麦175、烟农19号等优种。

二、播种

选择适当的时间播种,提高播种质量,确保苗全、苗齐、苗壮,为小麦丰产打好基础。

(一)适期播种

适期播种就是根据当地的气温、土壤及品种特性等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时间进行播种。播种过早或过晚均会给小麦的生长、分蘖、年后返青和穗分化造成不利的影响,从而导致穗数少、穗子小,大面积减产。因此,抓住农时,适期播种,是提高小麦单产和大面积均衡增产的有力措施。根据气候情况和实践经验,晋城市小麦播种的最佳时期是秋分前、后5天。另外,地块、肥水、品种等不同,播期也有所差别。同一区域使用不同品种时,要先播冬性品种,后播弱冬性品种和春性品种。根据地势、肥水条件,先播旱地、薄地、岭地、阴坡地,后播水肥地和阳坡地。

(二)播种方式

采用15厘米等行距机械条播或两行畜力机播,要求做到播行端直、下籽均匀、接茬准确、覆土良好、镇压确实。播种要视墒情进行镇压,一般应随播随压,土壤墒情较差的要重压,土壤过湿的需晾墒后及时踩压或轻压。

(三)播种量和深度

一般水肥条件较好的地块亩播量5~6公斤,肥旱地亩播量6~7.5公斤,旱地亩播量7.5~9公斤。比适宜播种期每推迟2~3天,亩播量增加0.5公斤。播种深度要一致,严格控制在3~4厘米。

三、田间管理

(一)秋冬季管理

冬小麦从出苗到翌年麦地解冻这一阶段的管理称为秋冬季管理,包括出苗期、分蘖期、越冬期。此阶段,是决定每亩穗数的时期,需促根增蘖、促弱控旺、培育壮苗,使麦苗安全越冬,提高冬前分蘖成穗率,为穗大粒多打下良好的基础。

1. 查苗补种

播后10天左右,及早查苗、补苗,消灭断垄,保证苗全;消灭疙瘩苗,保证苗匀,有利苗壮。

2. 增湿保墒

采取积极的增湿保墒措施,防止小麦冻害死苗,为来年春天小麦返青积蓄水分。

3. 麦田划锄

小麦冬前划锄,松土保墒,改善土壤透气情况,提高地温,加速有机肥料的分解,有利于分蘖和根系生长。划锄的深度应当掌握在10厘米左右,不宜过深。

4. 适时冬灌

有水利条件的要浇好越冬水,以平均气温降到4~5℃,“日消夜冻”时浇越冬水为宜,一般亩灌水60~80立方米。

5. 镇压保墒

近年来,晋城市出现了几次时间较长的冬春季干旱天气,给小麦的分蘖和根系生长发育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所以针对旱地麦田、因冻化跑墒的田块、表土已干至分蘖节的麦田、整地质量不高、坷垃较多的麦田要采取镇压的方法提墒保墒。镇压时间一般在麦地封冻后,麦田经过一冻一化,地表有一层干土时进行,一直到返青前均可镇压,但早压比晚压的效果好。镇压时要选择晴天的中午或下午抓紧作业,早、晚有冻不能镇压。

6. 防止啃青

严禁麦田放牧啃麦。越冬期间保留下来的绿色叶片,返青后即可进行光合作用,它是刚恢复生长时所需养分的主要来源,冬季放牧会使这部分绿色叶片遭受大量破坏,抗寒能力下降。

(二)春夏季管理

冬小麦从起身到成熟这个阶段的管理称为春夏季管理。包括返青期、起身期、拔节期、孕穗(挑旗)期、抽穗期、开花期、乳熟(灌浆)期、成熟期。

1. 及时春耙

冬小麦返青后适墒及时春耙,耙地深度4~5厘米。春耙能压碎坷垃,弥合裂缝,防止翘虚,减少水分蒸发,提高地温。

2. 水肥管理

拔节期是决定小麦穗数及穗粒数的关键时期,也是小麦需要氮肥最多的时期。有水利灌溉条件的地块,小麦起身后进入拔节期浇第一水,同时亩追施尿素8~9公斤。抽穗、扬花、灌浆三个阶段也要保证供水,浇灌浆水一般在小麦开花后10天左右进行,但是要掌握不旱不浇、有风不浇、雨前不浇,避免灌水后大风天气造成倒伏。冬麦后期如有缺肥表现,结合抽穗、扬花期的浇水,每亩再追施尿素5~7公斤。如果遇到连续干旱天气,即使是无浇灌条件的地块,麦农也要采取积极的抗旱措施,保证冬小麦各生育期的水肥供应。

3. 化学除草

小麦起身拔节期,是小麦除草的最佳时机,除草可以根据杂草种群选用相应的除草剂。对于以阔叶杂草为主的麦田,可以用唑酮草酯等除草剂喷洒;对于以禾本科杂草为主的麦田,可以用甲基二磺隆等除草剂喷洒,除草剂的用量和方法要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标准使用,要求喷湿,喷透,及时灭除田间杂草。

4. 合理化控

返青后对于生长过于旺盛、群体偏大的麦田,在小麦起身期喷施多效唑等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够阻止麦苗顶端生长优势,控制小麦植株旺长,抑制茎秆伸长,缩短节间,促进根系下扎,增加小麦抗逆性。

5. 预防干热风

小麦进入扬花灌浆期,向小麦茎叶喷施磷酸二氢钾溶液1~2次,亩施量为150~200克磷酸二氢钾兑水50~60公斤,两次施用间隔时间为10~15天,应早晚喷施。

6. 病虫害防治

要重视对病虫害的预防,把握好防治适期,根据病虫害防治指标,选用合适的药剂开展防治,大力应用杀虫剂与杀菌剂混合施药技术,实行科学防治。

根据小麦各生育期的气候、病虫害和苗青情况,提倡将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微肥等混合在一起喷施,一次施药多方防控。采用“一喷多防”措施,达到防虫、防病、防干热风、抗倒伏、增大穗、增粒重的目的。

7. 适时收获

蜡熟期是小麦最适宜的收获期。特征是:小麦籽粒接近该品种固有的颜色,内部呈现出蜡质状态,植株中下部叶片干枯,上部叶片变黄,茎秆仍然有弹性,籽粒干重达到最高值。收获时要精收细打,颗粒归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