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引领与浸润,让教师的灵魂作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蓦然回首,我发现自己在校长岗位上已经工作了十七年!在这飞逝般的光阴里,我见证了一个个教师的专业成长。他们在学校这块沃土上自主发展,在碰撞中开拓进取,在探讨与学习中提升智慧,在人生的追求中感受精彩。每当一位教师成长有为时,我总会把这个心动的瞬间储存在心里。寻觅自己留下的足印时,我总会慢慢咀嚼那一份幸福。咀嚼的同时,我深感教师自主发展是何等的重要。那么校长如何引领教师自主发展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一、校长要有一颗公心,让教师在评价中找到发展的方向
变管为引,学校才会有活力,教师才会能动。而公平、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就是教师自主发展的方向。亚当斯(J.S.Adams)的公平理论(The Equity Theory)提出:“公平令人愉悦,激活内因,产生激情;不公平易于在团体中形成人际矛盾,影响成员工作积极性。”教师队伍结构多元化,既有初出茅庐的青年教师,也有年富力强且教学经验较丰富的中青年骨干教师,还有默默无闻地扎根教坛的老年教师。因此,学校在制订制度时,要坚持公平性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如在进行教师绩效评价、年度评优、评选先进、职务聘用、岗位设置时,可采取板块考评的方式,让所有的老师都有希望。
二、校长要有一身才气,让教师在校长人格魅力感召下产生自主发展的动力
心里学家福莱特(M.P.Follett)提出了“权威、知识和经验相联系”的思想,认为把权威转向知识就可以避免个人之间的冲突。校管理者与教师之间能否形成人际吸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素质水平、工作与生活作风、人格魅力等因素。在中小学管理实践中,学校领导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不同于行政上纯粹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而是一种特殊的关系:校长不同于一般的行政职务,是一个代表,代表一所学校的专业水平和学术地位;是一个象征,象征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是一种垂范,以独有的人格魅力作动力源泉,培育教师团体的奋发向上的精、气、神。
三、校长要成为一个专家,运用优化的管理策略,助推教师自主发展
校长要成为一个管理的专家、一个教学专家。坚持依法治校,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让老师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学校管理中来,多走群众路线,多俯下身子听听老师们的心声。拓宽教师成长途径,搭建发展平台,最大限度地促进教师自主发展。开展“一导一”活动,让每一名骨干教师带一名新进教师,手把手地助其快速成长;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师培战略,让教师外出听课学习和交流,选送骨干教师或年轻教师到院校和名校进修和培训;请教育专家到校举办讲座和进行教育教学指导,对教师进行全方位的“洗脑充电”。
四、校长要成为教师的良师益友,以人文情怀推动教师自主发展
马斯洛(Abraham.H.Maslow)需要层次论指出:“人是需要爱、宽容和理解的。”当人的一个需要达成时就会产生下一个需要,并渴求努力实现之。因此,校长要以睿智与豁达,给予教师人文的关爱,用不懈的追求,让教师在校园里沐浴春风。因此,校长应是教师生活中的朋友,工作中的合作者。总之,平等与相互尊重并生。人文管理的光芒应不断闪现:一是做教师的知心朋友。通过设立校长信箱,如召开民主生活会、与教师谈心等形式,听取教师心声、坦诚交流情感,解答教师关心的问题,让教师对学校的管理活动有知情权。二是做教师的良师。业务上,耐心指导,循循善诱,赏罚分明;工作中,不居高临下,以权压人,不拉小集团,与所有的教师都是合作者。三是做教师的贴心人。关心教师的生活和疾苦,力所能及地热情解决教师的困难和后顾之忧。
五、校长要当一个伯乐,激活教师内因,让教师自主发展
莫里斯·比格指出:“一个教师如果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他的才能,那就需要运用他的智慧、情感和想象力,对原则、价值和目的作透彻的思考。”这就需要校长唤醒教师自我成长意识。勒温(k.Lewin)的场动力论认为:外界环境犹如导火线,而人的需要是一种内部驱使动力。而这种驱动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校长的知人善任。教师在这个团体中,因有了自我成长意识和校长的知人善任,心底自然产生强烈的自我实现的愿望。山中树木有高低,一个团体成员中都会存在学识、专长、能力等差异。校长就得不拘一格用人才,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能,充分调动每一位教师的积极性,发挥各自的特长,才能满足教师自我实现的愿望。如我在一个乡镇中心校作校长时,我总是通过“望、闻、问、切”的方式,准确了解他们的特长和心愿,力求安排他们从事喜好和擅长的工作,给他们创造轻松愉悦的环境,享受目标实现的幸福。
总之,学校发展的关键是有一支过硬的教师队伍,否则教育理想必定不会实现。在教师队伍建设中,校长唯有心灵的感召,浸润教师的心灵,创设愉悦的成长环境,点燃教师的激情,让教师自主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桂生.学校管理实话.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马斯洛(AhrahamH.Maslow).人类激励理论.科学普及出版社.
[3]刘铁芳.走在教育的边缘.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福莱特.新国家,1918.
[5]莫里斯·比格.实证相对主义:一个崭新的教育哲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
(作者单位 重庆市巫溪县城厢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