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观、赏、积、用四步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观、赏、积、用四步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写景文画面感强,篇章结构清晰,句式富于变换,是很好的语言范式,具有较大的“语用教学”价值。在“以练导学”的课堂理念引领下,我们尝试建立了以下四步走的教学模式。

一、观整体,理文路

整体感知环节具有多重作用,可以帮助梳理文路,理解课文,可以训练概括能力及多种言语表达形式的转换能力,但大多数课堂将之视为铺垫环节,只为结果,匆匆过场,在此环节没有开挖出更多的语言运用价值。

“以练导学”的核心理念是“例子”,一切课堂资源均可视为语言实践的例子。以此为据,可对整体感知环节做以下细分操作:

理:要将几百字的文章提炼成几十个字的句子,教师要为学生做好搭梯的工作,从文章中梳理出一些关键词句,供学生串联所用。这些依据包括课文的题目、首尾段、过渡句、总起句、写作顺序词等。

在操作上,可围绕课题进行提问、介绍背景、区分景点类型等方式,帮助学生把握景物的整体印象,如《颐和园》是皇家园林,是慈禧为消夏游乐所建,被称为皇家园林博物馆,可抓住颐和园的名字来提问:“颐”有保养容颜的意思,看到“颐”“和”这两个字,你觉得应该是怎样的一座园子?读完课文,你觉得是这样的吗?根据在哪里?

我们还可以圈出表示顺序的词语来梳理。写景文的顺序一般有空间顺序、观察顺序、时间顺序等,如《火烧云》《观潮》等课文可圈画出“来前、来时、去后”等词语,《颐和园》《记金华的双龙洞》等文可圈画出“登上、转过、穿过、走进”等词或者景点的名称;像《桂林山水》《索溪峪的“野”》《长城》等课文属于逻辑顺序和景物类别顺序,我们可以寻找总起或者过渡等概括性的语段;还有一类文章是多种顺序并用的,这时候我们要着眼全局,兼顾局部,具体情况具体处理。

合:在“理”的基础上,会呈现一些语言材料,但这些材料是重合、冲突、凌乱的,在“合”的过程中需要整理。我们可引导学生去掉重复的词句、调换句子的顺序,加上合适的关联词等方法来进行整合,进行组织语言的训练。

创:创即表述,但不是重复之前“合”的语言,而是添加或改变语言进行活用。如根据顺序绘制游览图,加上导语变成导游词,加上首尾变成小短文,改变句式体会情感性,改变顺序体会逻辑性,改变节奏变成小诗歌等等。

二、聚画面,赏文字

“一切景语皆情语”,景语不仅有画面感,更蕴含着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意图,是情感和语言高度融合的言语范式,也是学生训练提升语文综合素养的极佳素材。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紧扣画面展开。

1.循文觅图。

“文章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教学的任务正是在于帮助学生从文字中捕获信息,寻找到那条路。盛新凤老师的《青海高原一株柳》给我们做了极好的示范:

(出示柳树外形描写段落)

师:这是一棵树吗?有同学会说,这不是树,这是一段文字。它就是一棵树,这棵树躲在语言文字的后面,读着读着,就会从语言文字中显现出来。大家先自己读一读这段文字。

(生读)

师:这一段比较长,咱们挑一句来读。

生:(读)叶子如此之绿,绿得苍郁,绿得深沉,自然使人感到高寒和缺水对生命颜色的独特锻铸。

师:听他这么一读,叶子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生:叶子青翠欲滴。

师:你们是不是也感觉这样?绿得这么苍郁,绿得深沉,是暗绿色的。平原上柳树是这样的吗?那是什么绿?

师:嫩绿,草绿,鲜绿,淡绿,但这株柳树却绿得那么苍郁,那么深沉,奇怪吗?这是一奇。谁能把描写叶子的句子再来读一读?

(生读)

师:不错,大伙儿一起来读读这句描写叶子的话。

(生齐读)

……

师:读到这儿,这株柳树的样子就出现在我们面前了。我们连起来读一读。

心理学认为:阅读是一种复杂的个体心智活动,在阅读过程中,文字通过读者多种心理功能的解读被转化为读者脑海中的画面,成为读者理解的过程。盛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做了一个极好的领路人,抓住了柳树“绿、坚硬、粗壮”的特点,引导学生巧妙地捕捉到了“绿得苍郁、绿得深沉、生铁铁锭的色泽”等矛盾处,抓住了“巍巍然、两合抱、百十余平方米”等形象处,采用比较、拓展、演绎、朗读等多种方法进行想象构图,慢慢走近了文字背后的柳树。

2.图文并茂。

图文并茂是我们传统语文教学比较追求的一种课堂境界,其理论依据是“熟读成诵”“使其言若出吾之口”,在读的时候能够眼中有字,心中有图,图文交融,灵活积累阅读材料,日积月累,从而达到“腹有诗书”的境界。

不过,这种将积累作为语文课堂终极目标的理念,并不符合当代社会对我们学生的要求,我们需要培养的是“热爱并能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人,所以我们更提倡据图读文,以文表图。据图读文强调的是朗读的形象性,设身处地,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以文表图强调的是语言的适用性,以讲的方式代替读,借用书上的文字来描绘图像的景色。

3.拓图品文。

在阅读理解突破表层意义之后,向纵深发展的时候,需要横向思维的拓展,帮助学生立体把握文字内涵。这种拓展一般有四种形式:

一是拓有形之图。笔者在教学《林海》一文时,发现学生和作者在大兴安岭的气质上很难产生共鸣,读“这里的岭的确很多,横着的,顺着的,高点儿的,矮点儿的,长点儿的,短点儿的”一句时毫无感觉,于是笔者在黑板上补充了一幅高低错落的山岭图,问学生:大兴安岭是这样的吗?图文比照,学生立刻关注到了“点儿”这个词,并从中体会出了大兴安岭的岭是温柔亲切的,从不盛气凌人。

第二种是拓文字之图。有位教师在教学《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一文时,在帮助学生理解了“山阴道”的字面意思之后,接着引用了《世说新语》中的句子:“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若秋冬之际,尤难为怀。”用文字向学生形象地展示了山阴道的景象。学生再读“山阴道”一句的时候,其中包含的味道自然不同。

第三种是拓展生活之图。如前文所举《青海高原一株柳》的例子,盛老师为了让学生体验这株柳树的坚硬刚毅,巧妙点拨:在江南的河堤边,在烟雨朦胧游人如织的季节里,你们见到的柳树是这样的吗?

第四种是拓逆向之图。如同是送行,《赠汪伦》是潇洒踏歌之样,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深情凝望之像,《送元二使安西》则是一副凄凉之状。

福楼拜曾说过:“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句,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这句话告诉我们好文章的词句都是千锤百炼出来的。作为写作的逆向运思,阅读赏析也要经过这样慎重和反复的选择和比较,才能充分地体会语言使用的恰当性。拓展图像的阅读就是突破平面阅读的单一模式,发展学生横向、逆向多向思维的阅读。在立体思维情境的比读中,体会言语表达的奥妙。

三、巧积累,构范式

对于知识的记忆,严格意义上讲,并不算积累。积累应该是一个综合复杂的心理过程,所以应该在积累的方式方法上更加求巧。

1.体验式积累。

有了前期的解读和练读,学生对于文章的句段已经有了感性的认识。此时,巧借声音和画面的渲染,在情境中体验作者的感受和思想,与作者产生共鸣,作者之言仿佛出自自己之口,达到了自然积累的效果。如以下片段:

师:现在就让我们一块跟着作者乘小船,过孔隙。游客们,你们准备好了吗?都躺好了吗?

生(齐):躺好了。

师:那你们是怎么躺的呢?从――

生(齐):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

师:行了,那就开船吧!(音乐起)船慢慢地在孔隙中浮动,这个时候你有什么感觉?

生1: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

师:是啊,此刻眼前昏暗了,可是我们还是能感觉……

生2: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

师:你能不能动?

生3:不能。

师:你会不会动?

生3:不会动。

师:游客们,你们敢不敢动?

生(齐):不敢动。

师:因为,我又感觉――

生(齐):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

师:要是把肩背稍微耸起一点儿呢?准会――

生1:要是把肩背稍微耸起一点儿,准会擦伤肩背。

师:那要是把脚稍微翘起一点呢?

生2:要是把脚稍微翘起一点,准会划破裤子,擦伤膝盖。

师:那要是把臀部稍微拱起一点儿呢?

生3:准会划破衣裳,刺伤肚皮。

师:终于,过了孔隙啦!

这位教师创设情境,在情境中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在不知不觉背诵积累了这段话。如果细心品味一下他所提的问题,就会发现,这位教师在帮助学生积累的时候,也不知不觉在学生的头脑中构建了这段话的写作范式。

2.填空式积累。

积累的指向要明确,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拿到篮里都是菜。对于段式清晰的,我们不妨采用填空的方式,引导积累重点词语。如通过“潮来前 ,潮来时 ,潮去后 ”就能把《观潮》一文的重点句子集合在一起,并在积累的过程中构建时间顺序的范式。

不管是哪一种积累,我们认为都应该体现“法”“情”“境”三者的融通,让知识活生生地根植在学生的记忆中。

四、重设境,活运用

一种是设文中之境,即挖掘文中相似的描写点但作者却留白的地方。如《林海》一文描写了大兴安岭的岭、林、花三种景物,其中岭和林是重点描写,花是略写,这就为迁移岭和林的写法创造了条件。笔者在执教这一课的时候,就安排了类似的小练笔:“老舍通过列举的方法让我们走进了岭和林的海洋,但是在描写花的时候却只有草草两句,这是多么可惜啊!同学们,你们能学着岭和林的样子,来写一写大兴安岭的花吗?”学生在多媒体情境的渲染中,从大小、形态、色彩、数量、品种等多角度进行了列举,证明了大兴安岭也是花的海洋。在句式上也采用了总分、分总、总分总、变换词语节奏等多种方式,完全超出了原文的

范例。

另一种是设文外之境。这种境很难把握,既要与文章之境有结合,但是又不能重合,使学生套用原文语言,成为一种“假迁移”。设文外之境一定要跳出景物外在之形的束缚,紧扣特点和写法去创设。

(作者单位:浙江湖州市龙泉小学/浙江湖州市月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