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留置气管导管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腭咽成形术后血氧的影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留置气管导管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腭咽成形术后血氧的影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探讨留置气管导管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腭咽成形术(UPPP)后血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9月确诊为OSAS且符合UPPP手术指征的患者60例,分为留置气管导管组(K组)与对照组(C组),记录拔管前后1 h血氧饱和度变化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BMI、AHI、ODI、LSaO2、MSaO2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K组患者拔管前后1 h血氧饱和度(SaO2)变化不明显(P>0.05)。C组患者拔管后1 h SaO2明显低于拔管前(P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腭垂腭咽成形术; 留置气管导管; 上呼吸道梗阻; 血氧饱和度

中图分类号 767.1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36-0032-02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是指由于患者睡眠时上气道完全或部分阻塞,临床表现为夜间睡眠打鼾伴呼吸暂停、白天嗜睡的一种疾病[1]。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OSAS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需要以腭咽成形术(uvulopalatopharyngoplasty,UPPP)为主多层面手术治疗的患者亦逐年增多。UPPP术后可发生各种并发症如急性上呼吸道梗阻,严重时甚至导致死亡[2]。

上呼吸道梗阻导致的困难气道是OSAS患者围术期死亡的首要原因。面罩通气困难、气管插管困难是引起困难气道发生的重要原因[3]。国内外有关OSAS和困难气管插管关系的研究较多,故麻醉医师的注意力多集中在麻醉诱导期、气管插管,而对患者麻醉恢复期变化不够重视、拔管时机掌握得并不十分恰当。一般而言,全麻诱导后患者在手术过程多可平稳过渡。于麻醉恢复期,拔管时机掌握得当与否决定患者是否再度发生上呼吸道梗阻、是否需要再次插管。本研究中OSAS患者UPPP术后延长气管导管留置时间,发现可明显改善缺氧,预防急性上呼吸道梗阻,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9月经全夜7 h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确诊为OSAS且符合UPPP手术指征的患者60例,全部为男性,年龄22~63岁,平均45岁,病程2~15年。60例患者分为留置气管导管组(K组)与对照组(C组)。全部患者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打鼾、睡眠呼吸暂停、夜间憋醒、白天嗜睡、头痛等症状。

1.2 麻醉及气管导管留置

两组患者均快诱导经鼻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常规UPPP术或改良UPPP术。K组恢复自主呼吸后保留气管插管,保持气管插管的通畅,并行24 h血氧饱和度监测,6~20 h患者完全清醒并经耳鼻喉科医师证实无再次手术指征后拔管。C组手术结束后0.5~2 h,患者在恢复自主呼吸、能唤醒,肌力恢复符合拔管指征后拔除气管导管。

1.3 观察指标

使用PSG在患者术前1 d晚进行睡眠监测,监测7 h,在所得数据中选取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氧减指数(ODI)、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平均血氧饱和度(MSaO2)。麻醉手术期及术后24 h行血氧饱和度监测,并记录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前体重指数与PSG主要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术前体重指数(BMI)、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氧减指数(ODI),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平均血氧饱和度(MSaO2)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拔管前后1 h血氧饱和度(SaO2)比较

C组患者拔管后1 h SaO2明显低于拔管前(P0.05);K组拔管后1 h SaO2明显高于C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C组急性上呼吸道梗阻发生率为23.33%,二次气管插管率为20.00%,均明显高于K组的0、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OSAS的直接发病机制是上气道的狭窄和阻塞,但其发病并非简单的气道阻塞,实际是上气道塌陷,UPPP手术后上气道塌陷并不会立即消失,手术虽然去除了部分阻塞组织,增大了咽部的入口直径,但术后局部创面水肿及伤口渗血、咽喉部分泌物增多,且由于手术部位剧烈的疼痛,患者不愿咳出或吞咽血性分泌物与痰液,致使大量分泌物聚集在咽喉部,引起气道不顺畅甚至喉痉挛,造成急性上呼吸道梗阻[4]。另一方面,物的残留作用引起呼吸抑制,体内肌松、镇痛、镇静药物尚未完全代谢,相应药物拮抗作用消失后,在短暂的拔管刺激清醒后,呼吸可能再度被抑制,又进入昏睡状态,极易发生舌后坠与呼吸遗忘等情况[5]。此外,由于术前长期处于低氧、高碳酸血症等致中枢呼吸驱动明显减弱的状态,OSAS患者术后睡眠时上呼吸道的功能不可能即刻改善,且此类患者多肥胖、颈粗短、舌肥厚,很容易出现术后重度缺氧状态,增加窒息危险性[6]。

本研究中,对照组拔管后血氧明显低于留置导管组,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加强对OSAS患者的围手术期监护,术后应及时有效地清除咽喉部分泌物,鼓励患者咳痰、做吞咽动作,特别应注意睡眠时呼吸道是否通畅以及通气量是否足够。即便如此,仍有发生急性上呼吸道梗阻、再次气管插管、再次手术的可能。而手术后留置气管导管直至患者完全清醒,可避免因物的残留作用引起的呼吸抑制与呼吸遗忘,避免因咽部分泌物与伤口渗血及创面水肿所致的上呼吸道部分或完全梗阻。之所以选择经鼻插管,一方面是因为有利于耳鼻喉科医师手术操作,另一方面是患者对鼻插管长时间的耐受性明显好于经口插管。因此,OSAS患者气管导管留置至完全清醒再拔管是改善UPPP术后缺氧、预防急性上呼吸道梗阻行之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Vasu T S,Grewal R,Doghramji K.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 and perioperative complications: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Journal of Clinical Sleep Medicine,2012,8(2):199-207.

[2] Talei B,Cossu A L,Slepian R,et al.Immediate complications related to anesthesia in patients undergoing uvulopalatopharyngoplasty for obstructive sleep apnea[J].Laryngoscope,2013,123(11):2892-2895.

[3] Kim J A,Lee J J.Preoperative predictors of difficult intubation in patients with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J].Can J Anaesth,2006,53(4):393-397.

[4]李五一,倪道风,姜鸿,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睡眠时咽腔观察[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9,34(1):38-40.

[5] Gross J B,Bachenberg K L,Benumof J L,et al.Practice guidelines for the perioperativ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a report by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 Task Force on Perioperativ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obstructive sleep apnea[J].Anesthesiology,2006,104(5):1081-1093.

[6]姚莉.不同程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杂志,2014,12(9):19-20.

(收稿日期:2015-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