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武术的主体性思维及表达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武术的主体性思维及表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本文就武术文化中体现的主体性思维及武术理论中存在的主体性特征进行分析。首先,归纳出武术理论中的主体性思维因素,提出武术主体性思维的表现类型;其次,对武术在劲、套路动作和武术价值追求等方面的主体性表现进行剖析;最后,从武术动作命名、动作劲力运用、动作方法解释、健身理念、传承原则、功夫境界等方面呈现的主体性思维特征予以具体阐释。文章认为,浸润于中国传统哲学理念的武术文化,从动作编排,到动作含义的阐释,再到功夫的修炼,均体现着传统文化的主体性思维特征。

关键词 思维;主体性思维;武术思维;武术表达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90(2015)02-0087-07

思维方式是一个民族审视、思考、认识和理解他们生存于世界的习惯方法、定式和特定的倾向,是影响一个民族发展的心理深层结构。由于思维方式是人类文化现象的深层本质,通过思维方式能够说明文化现象的许多内在联系。因此,民族文化影响不同,表达方式也不同。就体育的表现形式来讲,西方体育表现为体操、田径、球类,中国体育则表现为气功、武术、导引。由于西方体育文化对竞赛和教育思想理解为“竞争,是强者文化,强者得胜,强者得利,强者才能够飞黄腾达;培养运动员怎样取得胜利,怎样赢得对手,只要能够拿到冠军可以不惜使用一切手段,道德教育不在体育教育内容”。而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则理解为“参加竞赛不是为了输赢、争当冠军、强者,而是通过竞赛锻炼身体,交流技艺,完成礼仪规定的要求。竞赛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体育教育是德、智、体全面发展,更加注意道德品质的培养”。从以上体育的理解不同看出,西方体育比较注重工具思维,而中国则更加注重主体性思维。代表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典型项目武术,无论是创拳、练拳还是拳理、拳法的表达方式具有明显的主体性特征。

1 思维方式解读

1.1思维方式的概念

“思维方式,即人们在思维过程中所运用的各种思维模式、样式的总和。它是在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人的认识成果的内化。”从哲学上理解,“思维方式是指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的实践主体按照自身的需要、目的和可能,使用思维工具,反映、理解和把握客体的思维活动样式”。思维方式是人的活动方式的内化和理性积淀,是主体掌握世界的特有方式,它不仅是观念地再现出来的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而且是主体在观念中改造客体的过程,这种改造活动具有能动性和独立性。正如张岱年先生说:“思维方式是指在民族文化行为中,那些长久地稳定地普遍地起作用的思维方法、思维习惯,对待事物的审视趋向和众所公认的观点。”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思维习惯和偏向,进而形成本民族的思维类型。

1.2偏重主体性思维是中西方体育差异的原因

西方哲学史上,从亚里斯多德提出“存在之存在”作为研究的第一原理,奠定了哲学思维方式的基础。“存在”是超越现象的绝对本体,作为认识“对象”,可以而且必须像科学一样,用逻辑范畴去把握,由逻辑思维所获得哲学便是知识性的形而上学。思维追求理性与逻辑,只有符合逻辑规则的思想才是真的思想,才符合真理。

在中国哲学中,具有本体论意义的道、理、太极、气并不独立于现象之外,中国哲人立足于现象世界无限流变的过程本身来说明本体的存在及其作用,在他们眼中“一切本体都是现象,一切现象都是本体”,本体与现象无法以思辨的逻辑范畴给予分割和解剖,主张主客体的统一,在这样的统一中,人是占主导地位的,它要解决人的问题,而不是客观对象的问题,关于人的认识,有关自然界和客体的问题,最后都要落到人的存在和人生意义的问题上来,带有典型的主体性特征。

与西方的分析哲学相比,中国哲学倾向于对认识对象的整体思维和直观把握,追求某种非逻辑、非纯思辨、非形式分析所能得到的真理和直觉,表现出典型的主体性特征。而“文化问题体现在每一个人的生活中就是思维方式的问题,不同的文明形态其实就是不同的思维方式的凝结”。受民族文化的影响,西方人把握主客的方式偏主客体的分离和对立,而中国人把握客观事物的方式偏向主客体的统一或合一。在这样的统一中,人是占主导地位的,换句话说,它要解决人的问题,而不是客观对象的问题。所以,西方人对体育技术的认识就是无限制地追求高、难、新,而中国传统体育对技术的追求更注重动作的和谐,强调动作的气、力、意的统一。

2 主体性思维与武术的表达

中国武术是较为完整的拳学体系,博大精深,门派繁多,拳种套路更是数不胜数,正是因为武术受传统主体性思维方式的影响较深,才形成了以套路为主要形式的特色项目。就太极拳来说,虽形成较晚,发展速度却是最快的,而且国际化传播更是迅猛,不少国家相继成立太极拳研究中心,从生理学、生物力学和生物化学等科学视角来解读太极拳的科学依据。可以说太极拳运动使人的身心处于一种积极的健康状态之中,彰显“养乎吾生,乐乎吾心”的健康理念。不少文化学家、社会学家、哲学家也从不同侧面对太极拳的文化、哲学特征进行详细的阐释,将被称为“哲拳”、“文化拳”的太极拳推向体育研究的前沿,透过太极拳的拳理、拳法透视未来体育的发展理念。武术的思维方式本身就是从深层次揭示古人如何理解生命和运动、如何把握人与自然界、社会以及人自身的问题。武术人就是通过对自然界、社会的把握,来理解人自身若干问题,将从劳动实践中获取的生存技能,逐渐演变为使用的技击方法,进而形成程式化的套路,依据不同历史阶段的需要呈现不同的形态,始终把防身、健身和愉乐融为一体,不但具有体育的价值,更具有教育价值和艺术价值。

2.1先民的主体性思维与表达

2.1.1先民的“天人合一”思维

不同质的文化传统中群体思维方式,表现出不同的主体性取向。中国的史前先民练就了敏锐的感知器官,他们能够洞察各种物象之间的细微联系,在对物象的多样性、变化性、具体性和对立性特征的感知过程中获得对事物整体的认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侧重点是道德理性,思维关注的是政治、伦理和人生;西方主体性思维侧重点是自然理性,思维关注的是自然知识。思维的过程一定意义上与主体的认知取向有必然的关系,不同的认知取向,往往决定不同的思维方式,从而影响不同的人之结果。从认识论角度看,“主客二分”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应有之义,“‘天人合一’内在地包含了‘主客二分’,但是这种直观和浅显的‘主客二分’只是认识的前提和基础,而不是归宿,‘主客合一’才是‘天人合一’的最终归宿。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在对立中把握统一的思维方式也包含着朴素的辩证思维因素,同样,‘天人合一’思想以整体性思维方式和以运动、变化、发展的方式来观察世界和解释世界,也包含着朴素的辩证思维因素,只不过由于某种缺陷的制约,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这种辩证思维没有进一步发展起来”。因此,偏重“天人合一”思维的结果,导致主体性思维的发达,而工具思维相对退化。

2.1.2先民的思维表达

受“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尤为重视人的主观感受和自身体验,利用合理外推和取象比类,由人及物,去阐释自然现象,带有主体性强烈的主观意识。就思维广度上,涉猎自然、人文、社会、技术、意识、建筑、医学、艺术等领域;就思维方法上,强调使用,重视技艺,迷恋经验方法;就思维结果而言,观天文、察人文,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其思维涵盖万事万物中。经常自我反思、反求诸己、穷理尽性、察己以知、躬行践履并加以感情体验,形成主体性思维。“直觉与体悟的思维方式贯穿于中国传统思维始终,直觉是主体自身通过潜意识的活动对知识经验进行加工并跃过严格逻辑证明而产生的突发式直接把握客体对象的思维过程。”

2.2主体性思维下武术的表达

2.2.1武术价值表达

“一个民族的价值不是它创造了文化,而是创造了独特的生存和发展智慧,以及它的智慧对于其他民族、人类的贡献。”中国武术是中华民族在改造自己的生存环境中,在满足自身需要的生产实践和生活实践中创造的生存和发展的民族智慧。作为一种实践智慧的文化,中国武术的价值指向是“内圣外王”,强调内在的道德精神的修养修炼乃成人(仁)之道。凸显智慧的中国武术将生态思维拓展到生态智慧的新的理念,体现了中国武术“生态精神”的人类终极追求。从需求上讲:“中国人希冀从体育活动中找寻到心灵的慰藉,西方则通过体育活动来表现人格意识的欢乐。”中国武术强调的是“天人合一”、“天人和谐”,注重人与自然的统一。强调习练过程中把人体的活动规律与自然界的变化规律对应起来,注意与自然环境的交流,忘却自我,与自然融为一体,和谐自如,身心兼修。正是武术习练过程中的这种修为,使人的人生观念、处世态度、社会道德等得到提升,在内修外炼的体悟中身心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应,回归自然,消除人的紧张和压力,彰显中国武术生态精神与和谐意蕴。

2.2.2武术“劲”和“方法”的表达

“武术长期积淀产生的武术格斗技艺,将演变成一种智慧,成了‘两两相当’,却没有一点伤,人们在玩‘劲,和用‘法’中回味祖先留给我们的智慧财富。人们在兴致的演练与对抗的玩味中体验武术的延年益寿之功效。”中国武术技术、技法的内涵,常常需要反复体悟方得其要领和真谛。武术技法劲力是靠以意领气、以气催力来实现的。手、眼、身、步的形体动势是内在精、气、神的反映,形与神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内劲、内气、内在意境令人体味不尽、玩味无穷,成为习武者体悟不止的智慧追求。即使在比武中,也由原来纯粹的血腥嗜血的格斗进化为一种力量、速度、智慧的较量,“较艺”超越“较技”,通过彼此演练或“试手”“拆招”的交流来显示彼此的功力、道德和智慧。

2.2.3武术套路动作的表达

武术套路通过假想、假设各种攻防的形态变化出无穷无尽的招数和凸显神通的劲力,以巧制胜,以奇制胜,显示出人类在攻防能力上的卓越智慧。正是通过人类智慧对招法劲力的钻研磨砺,中国武术带给人们一种人生无尽追求的乐趣和享受,这种精神上的满足和身心修炼体现了中国武术生态精神的人生追求。恰像戴国斌博士认为:“中国武术是文明化的产物,体现了人类格斗由野蛮到文明的转化;中国武术是伦理化的产物,由制人到制己,讲究‘仁’和‘礼’;中国武术是理想化的产物,它以种种假设创造出奇妙多变的攻防技艺,表现了中华民族灵便的智慧。”武术本身的内倾性体现了中华民族重内、重意、重合、重直觉的文化心态,使得中国武术更加注重文明的格斗,在规则约束下避免伤害对手。因此,生态文明的未来社会必然要求中国武术要摆脱工业文明时代激烈竞争的搏斗格杀,追求一种充满艺术、情境和意境的艺术化格斗去表现人类的格斗生活。通过对武术技击的抽象与概括,艺术性地展现具有武术特色的人类技击本原的能力,这是人类生态文明时代对武术提出的主流要求。

3 武术主体性思维方式

武术主体性思维方式指的是武术人在生产实践中对于身体攻防动作的认识和把握,包括武术技术本身,也包括人自身的主观认识。在传统主体性思维的影响下,表现为意象思维、主观思维、整体思维和诗性思维。

3.1武术的意象思维

“‘象’就是人凭感官可以直接捕捉到的客观事物的外在形象或现象。‘象思维’是对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基本内涵和特征的概括,中国传统‘象思维’方式的形成是由中国特定的文化生态及生产方式决定的。这种“以象表意”的思维方式强调思维中的表象作用,表现为在认识过程以表象代替概念进行类比推理,不以概念割弃事物的整体,而是对物象做整体直观,发现相似性和相关性。”中国哲学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文化心理,一直很重视人的情感因素,主体的情感需要、评价和态度在思维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点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传统思维的类型和特点。按照心理学的说法,人的精神活动或心理活动,包括知、情、意三个方面。西方哲学从一开始就是“爱知”的,属于理智型思维,并且形成一种传统。中国哲学则不然,它没有把知、情、意严格区分开来,并不重视知性的发展,却很重视情感体验以及情感需要的满足,就思维方式来讲,它将知、情、意三者结合起来,在三者的统一中追求某种智慧。所以,中国人习惯于用体验的方式直接把握事物的意义,善于从具体感受中抽象出一般原则,而不讲求概念的形式化与公理化,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观察和理解自然现象时,也很自然地把主观情感投射到自然界,使自然界具有人的特点,也因此形成儒家和道家两大哲学派系,都是从情感体验出发,遵守“天人合一”,在人和自然、主体和客体的统一中,求得内心的平衡与安宁,得到情感上的满足。“保留物象的直观性、整体性、辨证性、全息性等显示出人类思维在理性思维之外的另一种可能性,它凭借表象、想象、构象来反映事物的运动规律,同样达到对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认识,这种思维注重事物诸象之间的关系,具有天然的审美属性,它不是指向对诸物之‘象’的科学分类和客观冷静的认识,而是用一种巫术式的移情将自然人化,使万物皆着我色。”

武术人在对身体动作的理解上很大程度上渗透了情感因素,近取诸身、远取诸物,通过观察客观世界,模拟具体事物而获得象,借以此象即意象概念和符号概念作为对象世界的象征意义,来表达身体动作的能量,进行类比和联想,这种思维方式成为“意象思维”。通过意象思维来创编的太极拳动作,不像西方体育那样具有完整的分解和动作属性,是发挥了主观能动性的身体符号动作,蕴含丰富的攻防含义和信息内容,就某一太极拳动作来讲,不同的武术家有不同的解释和理解,功夫不同,对动作的理解和解释也会不同。

3.2武术的直觉思维

在我国古代,“人们还把某些天象的变化与人事的变动联系起来,认为后者是由前者造成的。所有这些都说明,当时人们的认识主要是以感官的直接感知为基础的,在此基础上他们借助于思维的猜测和想象来构造世界的图景,推知事物运动变化”。“中国的儒家道家文化都以直觉思维为主导,这就是主体在充分的思想准备前提下,未经有意识的逻辑思维而直接获得某种知识的能力,突然发生认识上的质变与飞跃。直觉思维的特点是从整体上把握事物,因此,中国文化比较强调整体,忽视个体,强调义务责任,忽视个体权力。”中国人对感官能力的直觉特征和经验特征的重视,也是与史前时代的采集和观察活动是分不开,它必须由认识主体亲自体验和感知,用一句成语来说,就是‘事必躬亲’,即它强调认知者直接面对被认知和感知的对象,任何间接的描述或转述都不能代替这种面对面的认知形式,它讲求反复磨炼感知器官,最终形成对物象之间关系的直觉把握,它不排除认知主体在感知对象时产生的情感和想象,许多时候,认知主体投入到对象中去,在情感上不分主体和客体,它是对物象的具体的和整体的感知,而不是对事物的解剖和分析,最重要的在于,它用事物的形象或象进行思维,通过诸象之间的辨证关系直接把握和认识事物。

3.3武术的整体思维

整体性思维是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式的明显特征,古人习惯于从整体把握事物,将人、自然界和社会看作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以主客体统一为基础,把世界看作是两种对立的事物(阴阳)构成的统一体,并由着两种对立的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生发展。武术人利用整体思维方式,追求练功与自然的统一;练功时间因自然四季和昼夜的变化而变化;“春天练拳应注重内气、内劲的焕发,走势宜悠,发劲宜柔,使筋骨渐渐舒伸开展;夏季应注意发放劲,练习的强度可以大;秋季少发暴力,应内收劲力;冬季深藏劲力,不可急发力。这些都是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季节变化规律的。追求练形和练神的统一,形指的是肌肉、筋骨、脉络、腑脏及血液,神是指内,是人的精神思维活动。武术人在练筋骨皮时,重在精气神的修炼。追求技术提高的同时,人的武德修养并进。在整个修炼过程中充斥着整体性思维方式。

受中国哲学的影响,武术人通过“象征”表达宇宙人生的根本原理,通过想象、联想、比拟来沟通感性符号或概念和对象世界的联系。虽然这种形象性的概念符号也是对外在对象的抽象概括,更重要的是对客体的直观模拟。用有形之物表达无形之理,达到“立象以尽意”、“托象以明义”、“因小以喻大”、“事显而理微”的目的。这就是武术思维中的――意象思维。武术人运用与具体形象不同的抽象形象把握认知对象,又使用与抽象概念不同的与形象相关的概念把握认知对象,它不像纯逻辑思维那样完全依靠明晰的概念进行分析、判断和推理,它是对认识对象的整体性、综合性直观把握,这就是直觉思维;武术在思维过程中通过一系列对立统一范畴来把握处于普遍联系中的、运动着的对象整体的思维方式。这就是辩证思维,主要表现出整体思维。

“天人合一”思想,渗透在武术的各个方面,丰富了武术的理论和内容,主要表现在习武者重视人与自然的统一,把顺应自然、遵循自然规律,作为学武的原则,作为拳道之理。中国武术因地域不同而形成众多拳种和流派,此为重要原因之一。因师法自然,从大自然生态中吸收营养,模拟自然界各种动物的动作、姿势,神情,结合人体运动的规律和技击方法的要求,创造了许多以动物名称而命名的拳种,丰富了武术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天人合一重和谐、重整体的思维特点,启迪了武术追求动作的“合”,“合”即是指动作和谐、协调。典型的有所谓“内外三合”,即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要求由内在的心、意、气到外在的四肢、身体的各个部位都达到相互协调。“合”成为武术特有的技术要求和独具特色的理论。

自古习武者都非常注意在练习的过程中使人体和四时、气候、地理等外在的自然环境相协调,因时因地采用不同的训练内容和手段,选择优美清静的自然环境作为练功修身养性的场所,从而充分发挥人的创造力,使个人的身心皆融于大自然之中,若逆天时地利而动,则不利于健康。

3.4武术的诗性思维

中国古老的文明、文化、思维一脉相承。具有原始思维特征的中国传统思维,受原始灵魂观的影响,呈现出强烈的形象思维能力。这种以想象、象征为特征的形象思维,被18世纪意大利思想家称为“诗性的思维”。“人面临着一个世界,或者说,人生活在一个客观的现实世界之中,当然不应当只是像动物那样机械地顺应自然的因果律而存在,也不应当只是一味地盘剥和利用自然,把整个世界作为一个工场、一个贸易所。人应当把自己的灵性彰显出来,使其广被世界,让整个生活世界笼罩上一个虔敬的、富有柔情的、充满韵味的光环。”这是潜在人类本性中的思维特征――诗化性。武术先人在传承武术的拳谱、歌诀时,大量使用修辞的方法来记录表达武术文化,既形象又便于记忆,如:比喻、比拟、借代、夸张、摹绘、通感、排列等。武术象形套路以及动作练习时,演练者往往会通过肢体把内在的情感通过动作的演练表现出来,而这种情感的表现又往往是含蓄的。如太极拳所追求的“内宜鼓荡,外示安逸”就体现了一种既重“形”又重“神”的思想,这与中国先贤所追求的“诗言志”、“诗缘情”、“情动于中而形于外”的思想是一致的。古人说“书如其人”、“文如其人”,同样“拳也如其人”。这和中国哲学的“诗性化”是分不开的,是“诗性智慧”的思维产物。

4 武术理论中主体性思维的表达实践

4.1动作名称命名

武术中的八式“猫窜、狗闪、兔滚、鹰翻、鸡伸、龟缩、鼠钻、蛇缠”正是通过模仿动物的本能来开创的。在武术中,尤其是象形武术中的描述如:龙之深、虎之威、猴智巧、鹰之力、鹤之精、蛇之柔、鸭之趣、螳螂之猛等,充分反映了我国的传统思维的主体性思想。如猴拳通过出洞、窥望、藏桃、惊窜、入洞等一系列动作,表现了猴子般的机敏和灵巧;鹰爪拳中的展翅、伺机、捕食、卧沙等,表现了鹰一般的机警和勇猛;蛇拳中的陆起、吐信、绕树、盘石等,表现了蛇的刚柔相济;以“醉八仙”、“太白醉酒”、“鲁智深醉打山门”、“武松醉酒”、“燕青醉跌”等,则将神话、历史故事中的众多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人们面前。武术人巧妙运用主体性思维,将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的形态和生活习性移情到身体的攻防动作中,使动作的命名具有浓厚的意象思维、直观思维、诗性思维的特征。

4.2动作劲力的运用

通过意象思维和整体思维的结合,武术动作的劲力特点是以气催力,以意导气,力、气、意的整体配合,身体多杠杆的协调配合,起于根,顺于腰,形于手指。西方讲究肌肉的物理性原理和骨骼杠杆的力学原理,运用运动学和动力学原理来阐释体育动作的发力。

八卦掌运动起来要求行如游龙、动转若猴、虎坐鹰翻、狮子滚球,走圈时“周身拧成一根绳”。劈挂拳要求以腰为轴,全身螺旋拧裹。太极拳要求“静如山岳,动若江河”,“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形如搏兔之鸽,神似扑鼠之猫”,“蓄劲如开弓,发劲如放箭”,“运动如抽丝,迈步如猫行”……

虎形拳则是仿效猛虎扑食、跳跃、奔串等动作结合武术中的技击攻防创编而成,其特点是以形为拳,以意为神,以气催力,发劲时怒目强项,虎视眈眈,有怒虎出林,两爪拔山之势。

鱼,要求“摇头和摆尾”,以加强头、肩、肘、胯、膝的撞击力量。主要讲究“摇与撞”。摇,是柔化之意,也就是化法:人来随他来,人去随他去,见力化力、见力得力,像钢球一样圆溜溜的,但又极其坚硬。撞,这里指的是在技击时用身体各关节部位撞击对手。

蟹,要求“钳与抹”,“钳”,指的是手指功,也就是说在技击中,若我出手擒住对方的某一部位时,手指就要像蟹的两支大脚钳住猎物那样刚强有力使其无法脱身。“抹”是福州一带的方言,它指的是蟹在水中吃食时用嘴来舔东西的动作,有柔化之意。

虾,主要是“退”。“退如虾”,步法,南拳里有“虾退狗宗身”的说法。虾法是仿效虾在水中后退时的动作,运动迅速而左顾右盼,退中有守,退守之中又可兼进攻。

鳖,是腿法的应用。腿法要象鳖脚一样灵活多变。它要求在技击时腿法要灵活多变,使对手感觉我的步法如鳖脚一样多而变化莫测。

4.3动作方法的解释

依靠阴阳、动静、刚柔、虚实、开合等相生相克的辩证思维,通过直觉和意象来判断对手攻防,同时做出相应的反应,攻防的解释、运用依靠自身主体性思维来做出判断,重点是过程,而不追求结果;而西方攻防讲究结果,不偏重过程。讲方法,轻竞争。尤其是象形取义在武术中表现普遍。

螳螂拳、鹰爪拳、鹤拳、蛇拳、虎拳、豹拳、狗拳、鸭拳等各类象形拳,都是由学习各类动物的本能,通过象形取意而形成的,充分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形意拳的十二形则是模仿鸡、燕、鹊、鸵、鹤、蛇、马、龙、虎、猴、鹰、熊十二种动物而形成的十二个单势组合练习,以其中的虎拳为例,虎拳正是仿效老虎扑食、跳跃、奔窜和怒吼等动作编成,是南拳流派之一,其风格特点为:刚劲迅猛,威武有力,步法沉稳,手法多变,灵活有神,以声助力,气势凛然。虎不动,目光炯炯;虎一动,气势汹汹;猛虎下山,虎视眈眈;饿虎扑食,虎爪逞威;虎啸回林,百兽惊恐;虎有撞山跳涧之威,飞跃进击之勇。通过模拟老虎的这些动作,人体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伸展,起到回归自然的目的。螳螂拳的精妙无比,关键在于其不仅仿效了螳螂之形,同时也兼蓄了其他物之行来丰富和发展自身。正如所谓“虽各有心,终不若一时神悟之有得。居数月,郎亦远游,见一猿双手撼树,旋急退。左右旋转,凡数十次,式样如一。郎窥伺久,乃欣然。若螳螂有拳无步,猿有步无拳,合斯二者,便自成家。于是本其心得以研练者又数年,螳螂拳于以大成……”这段记述充分说明了螳螂拳巧妙地吸收了猿猴的步法。螳螂拳的后期,基本模拟了所有昆虫的长处。要求“端正如蜻蜓,雄健如蟋蟀,吞吐如黄蜂,列阵如蜘蛛”。再如“动如山、站如钉”,“起如猿、立如鸡”,“转如轮、快如风”,“势如龙驹扭丝僵”等。除此之外,梅花螳螂拳因其步法变化灵活,恰似朵朵梅花绽开而得名。所有这些方法,均来自武术人的主体性思维。

4.4健身理念

早期儒家就提出养心和养身两方面的理论,将健身与养心结合起来,修身养性、内外兼修。提出“中庸”原则,要保持心态平衡;掌握“无怨”原则,培养宽广的胸怀;强调“三戒”,将养身与养心的关系有机结合起来。受儒家养生思想影响,《黄帝内经》延续“过犹不及”的中庸思想,创造性提出养生辩证理念,提出养心基础上进行多层次的身体保健,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适应自然界气候变化进行养生,就可以长寿,就能更好地驾驭自然。武术同样汲取传统养生思想,张扬“内外兼修”、“动静相生”、“刚柔相补”、“快慢相间”的健身思想。而西方的健身则更偏重身体形态的运动,虽身心并养,但更重外在形态的锻炼。

4.5传承原则

受“天人合一”以及儒家道德哲学影响,中国武术要求“为武师,须教礼,德不贤,不可传”,“学艺先学礼,立木顶千斤”,“人品不端者不传”。师徒制单一传承,集体传授。“中国武术不是纯体育,不是纯运动,也不是纯技术术。中国武术是建立在技击的表象上,通过体现技击内涵,追求超越外在理想化的技击艺术。”所以“武术传统传承不仅是一种教化,更是思维方式的培养过程”,更加注重“价值观的延续”。

4.6功夫境界

受整体性思维的影响,武术功夫的境界可以用“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来形容,功夫境界追求成为了武术人的一种精神信仰,追求“内外兼修、形神共养”与“修身养性、尚武崇德”的理念。整体性思维在把握自然界、社会以及个人的问题上,坚守“形神共养,性命双修”,最终目的还是要回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上来,讲究“精气神”的高度统一。中国武术和其它传统文化形式(如书法、艺术、中医、古建筑等)一样,不是用西方的客观标准如高度、长度、力量、旋转的度数等来衡量,而是主观的感觉、体验为标准,重视“内外合一”的精神境界。

5 未来中西思维融合互补下武术发展的空间

全球化给中西思维带来交锋、交流与交融的平台,同时带来中西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吸收,相互整合的机会。“现代社会的生态文明严格意义上讲不是从‘天人合一’开始的。”由于不同的文化孕育,思维方式走向不同的轨迹。“中国人早在五千年前便把它提炼浓缩为两个最简单的元素的组合,其大智大慧,令人拍案叫绝。《易经》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和谐系统,也是一个有严谨数理逻辑的精细的分析系统,它显示人类文化包括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从整体走向分析,从分析再走向整体的不断往复前进的历史进程和历史必然。”彰显“以人生为主题的思想志趣,圆融生命的思维方式,完善人性的生命精神,是中华文化未来传承的灵魂”。起源于农耕文明的主体性思维方式,延续五千年的文明,造就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不间断性,更造就中国文化的优秀的一面。同时,也有不适和现代社会的因子,主体性思维和西方现代工具思维相互借鉴、相互融合发展也是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

21世纪给中国文化的发展提出更为激烈的挑战,受传统思维方式影响和文化多元化发展诉求,使武术的传承和发扬遇到瓶颈问题和尴尬境遇。西方体育文化传人中国后,应怎样对待?武术传人西方后,又该怎样传播和发扬?始终是武术国际化和国内创新的文化命题。从思维方式的角度,积极吸取西方科学思维(工具思维)的优点,加快进行武术标准化进程,制定科学的国际化传播策略,同时,尽快将传统武术整理和归类,以学校和全民健身为平台,将武术普及和提高形成制度机制和教育机制,以发扬传统武术主体性思维的优势,积极融合西方现代思维的优势,完成传统武术的现代化。因为没有民族文化也就没有世界化,民族文化越是得到充分发展,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交流才能得以实现,保持体育文化多样性和多元化,符合文化发展的法则,也是武术发展需要遵守这样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