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国作品中的接受美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国作品中的接受美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发端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接受者美学,提高了读者在世界、读者、作品、作家四个要素中的地位,本文就“意义未定和空白”、“陌生化”手法的运用以及文本价值实现的前提要素:文学消费三个方面来论述接受美学对中国文本的影响。

关键词:接受美学 读者 意义 陌生化 消费

接受美学,亦称“接受理论”、“接受与效果研究”等。这是一种以读者为中心的批评模式,认为文本若没有读者则不能称其为作品,没有读者则没有任何价值可言。这项理论的主要作用是将文本研究的中心由原先的文本转变为现在所强调的读者。

伊瑟尔提出“意义未定和空白”,正如通常所说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就在于文本中所存在的“意义未定和空白”,“文本意义的内涵是什么?受申农信息论的启发,乌斯宾斯基把它界定为:‘互译过程中的不变量’”。但是文本意义真的是一个不变量吗?实际上,文本意义是一个变量。它是一个不具象的东西,既可以是一种思想,也可以是一段情感的灵光乍现。每当读者在阅读一个文本时,读者的脑海中就会不自觉地产生一种共鸣或是思想上的高潮,这种共鸣和思想上的高潮都可以说是该文本意义的呈现。

一、文本意义的“未定点”以及“空白”――文本意义读解的多元化

《尚书・尧典》:“诗言志,歌永言。”诗是表达内心情志的,歌是语言的演唱。《汉书・艺文志》:“诵其言谓之诗,咏其声谓之歌。”很显然,这里的“志”,就是诗文本的意义。但是“志”也可以作表达意义来讲。如郑玄注:“诗以言志,意也。”但是后来,诗文本的读解是以不违背礼教、必须合乎礼教规范为准则的,这即是此处的“志”。《论语・阳货》中谈到,“诗可以兴”,感发意志;“可以观”,观风俗之盛衰;“可以群”,群居相切磋;“可以怨”,怨刺上政。“迩之事父,远之事君”,此处就是把言志归入伦理道德的规范。但是,一些诗人把“志”理解为意或情志。文本正是因为其中的为定点和空白,才产生在读解文本意义时,趋向于多元化的理解。

由于意义未定和空白而导致的文本意义读解的多元化的例子还有很多,例如在文本中具体表现为双关、暗喻、暗示、借代、词类活用等等。一方面,意义未定和空白,可以表现为一种艺术形式技巧,例如象征、隐喻等。另一方面,意义未定和空白也是对文本自身的召唤,这种召唤不仅是对文本自身句子意思的理解,也是引起读者通过阅读该文本,从而在文本中找寻自己思想的影子,此处就有一种唤起读者的审美感受。英伽登认为:“作品是一个布满了为定点和空白的图式化纲要结构,作品的现实化需要读者在阅读中对未定点的确定和对空白的填充,这种填充或具体化需要读者的想象来完成。”也就是说空白文本本身就是文本召唤读者阅读的结构机制。伊瑟尔认为:“未定性和空白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让读者把作品与自身的经验以及自己对世界的想象联系起来,产生意义反思”。尧斯后来提出“期待视野”理论。他指出:“作品在其诞生之初,并不是指向任何特定的读者的,而是彻底打破文学期待的熟悉的视野,读者只有逐渐发展去适应作品。因而当先前成功作品的经验已经过时,失去了可赏性,新的期待视野达更加普遍的传播时,才具有了改变审美标准的力量。正是由于视野的改变,文学效果的分析才能达到读者文学史的范围。”也正是读者对文本的一次次期待,才出现了读者的不断的想象、理解、体味。而恰恰能使读者在阅读文本时产生一次次期待的原因就是这些意义未定和空白,读者也正是通过未定和空白,最终进入对文本的审美过程之中。

二、“陌生化”手法――文本读解的新奇化

钱钟书曾注意到俄国形式主义的“陌生化”理论,并与我国古代文论中的创新主张作过比较研究。他在《谈艺录》中说:“近代俄国形式主义文评家希克洛夫斯基等以为文词最易袭故蹈常,落套刻板,故作者手眼须使读者生或亦曰使文者野……抑不独修词以为然,选材取境,亦复如是。”俄国形式主义的“陌生化”理论,所强调的是新奇、惊异的审美效果。这一理论的突出贡献在于确认“陌生化”是文学的本体特征,而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一种表达内容的手法。手法、技巧按传统的见解,在于使读者易知易晓,节省阅读的精力和事件。俄国形式主义却是要增加理解的难度和延缓理解的时间长度。他们认为:手法和接收的难度本身就是文学创作的目的,因为它能牵引读者盘桓鉴赏,不忍舍去,这就产生了积极的审美效果。杜牧在《李贺歌诗序》中说:“鲸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以奇异的陌生化赢得读者欣赏,流连忘返。

俄国形式主义的陌生化理论,既是他们的独创的,又是历史遗产的承袭和发展。“黑格尔、席勒都曾提出文学创作需要陌生化的手法。别林斯基曾提出‘熟悉的陌生人’的论说。英国诗人柯勒律治说:‘天才的首要价值’就是‘他能把习惯的事物如此表达出来,使它们能够在人们的心目中唤起……清新感觉’。华兹华斯说:‘诗的目的,是给日常事物以新奇的魅力,通过唤起人对习惯的麻木性的注意,引导他去观察眼前世界的美丽和惊人的事物。’”(《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德国布莱希特提出“陌生化”的准确内涵,“使日常熟悉的、俯拾皆是的事物成为一种特殊的奇特的意料之外的事物”。

我国古代文学创作中运用“陌生化”手法的事例还有许多。如王维《袁安卧雪图》,于雪中画芭蕉,违背常理。汤显祖在《答凌初成》中说:“昔有人嫌摩诘之冬景芭蕉,割蕉加梅,冬则冬矣,然非王摩诘冬景。”实际上是改“反常化”为正常化。坡说: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又评柳宗元的《渔翁》说:“熟味之,此诗有奇趣。”这首诗构思奇特,写隐者于青山绿水中自娱、自乐,“烟销日出不见人”,忽闻“乃一声山水绿”。此中有人,孤高寂寞者形象如画。由此可知,发人之未发的陌生化,可以取得震慑读者的艺术效果。

三、文学艺术的生产和消费――文本解读的价值

根据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中的基本观点,文学艺术是种精神和话语生产,从此看来,文学艺术必然连接着消费和接收两个过程。《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导言》里说:“消费对于对象所感到的需要,是对于对象的知觉所创造的。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任何其他产品也都是这样。因此,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从文学艺术作为精神生产实践来看,文学艺术的生产和消费都缺少不了对象世界、创造者(生产者)、作品、接受者(消费者)这四个主要因素或环节,在《镜与灯》中也提到文学是由四个要素组合而成的。由此看来,只有当文本被读者所阅读,所消费,该文本才可称其为文学艺术,消费是文本作为文学艺术这一标准被世人所认可的最终环节。也正是因为这样,文本的生产期间也就是作者在对文本进行创作期间,必须时刻牢记读者这一评判标准,也只有作品符合读者生活,才能被读者所接受,也就才能让作品完成从文本的阶段到文学作品的阶段。但是,我国古典文本理论中,有些理论有意脱离社会生活的轨道,不食人间烟火,把恬静、淡泊、幽远等风格,视为绝俗、清欲的理想风格。司空图《诗品》推崇“冲淡”为“品之最上者”。“素处以默,妙机其微。饮之太和,独与鹤飞。”这种文本理论割断了文学与现实世界以及社会生活的联系,无视文本语言文字必然要指向自身之外的世界,它的形式结构以及技巧,同样是受社会时代所制约的。没有读者参与的阅读,意义是不会自生的。所以我们在进行文学批评时,不可脱离开世界。

参考文献

[1]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07-352.

[2] 凌晨光.当代文学批评学[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1:68-96.

[3] 蒋成.读解学引导[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121-198.

(作者单位:安庆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