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一堂课起承转合中的“剩余价值”运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一堂课起承转合中的“剩余价值”运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一节成功的语文课最好要有起承转合。在课堂导入时,就可以利用已学课文的“剩余价值”,使学生温故知新;教学过程中,经常利用已学课文的“剩余价值”,既能起到对已学课文查漏补缺的作用,又能巩固新课;如能打破现代文与白话文的界限,互相利用“剩余价值”,就可以达到教学高潮。千万别忘了一节课的“合”:板书设计颇为重要,而作业布置也可充分利用“剩余价值”。

【关键词】课堂教学;起承转合;剩余价值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31-0014-03

语文课堂教学是艺术,作为完整的一个课时,也应如写诗作文般,讲究起、承、转、合。而起、承、转、合每个环节中都可以拓展延伸。笔者亲身经历了王家伦老师在苏州工业园区斜塘学校借班执教托尔斯泰《七颗钻石》的示范课,其教学目标为“通过反复诵读,较为深刻地理解想象的重要作用”“通过反复诵读,深刻理解爱心的意义”。下文,笔者将结合王老师的这节示范课,谈谈课堂教学起承转合中的“剩余价值”利用。

一、导语引人入胜

语文教师带领学生与文本对话,必须重视自己每次的开场白,这就是每堂课的导语。学生的认知发展有一定的局限,那么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可以采取适当的措施让学生的认知得到相应的发展,例如在教学中创设情境、提供有关的学习材料和活动材料。一节课有个好的开头,学生才愿意真正融入到课堂中。这就是一堂课的“起”。

课前、屏幕显示苏轼的《水调歌头》,让学生跟着读。

(上课铃声响起)

……

师:同学们,苏轼的《水调歌头》这首词大家不久前学过,苏轼说“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天上有“宫阙”吗?

生:(齐摇头)没有。

师:那么,苏轼这么写采用的方法是――

生:(齐答)想象。

……

这堂《七颗钻石》的示范课由《水调歌头》展开,令人感到意外。王老师预先了解到,这个班的学生已经学过苏轼的《水调歌头》,由于这个文本的教学价值颇多,一节语文课无法容纳,原任课教师根据教材的单元编排,从“民俗风情”的维度出发制订教学目标,而对其中的“想象”兼顾甚少,“想象”成了这篇课文的“剩余价值”。于是,王老师以这首词的“想象”为切入点,一方面复习了以前学过的课文,一方面导入到《七颗钻石》的教学,使《水调歌头》的“剩余价值”得到了充分利用。

二、过程顺其自然

“承”,指的是教学过程。语文课的教学过程必须“很语文”,但是将语文课上成政治课,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很多语文教师自己“走火入魔”了都没有察觉到。语文课偏向思想内涵的探索已经成为他们的习惯,甚至在制订教学目标和教学步骤的时候就无形中将语文的“人文性”放在了“工具性”之上,着重对课文的思想内容进行强调,以“思想”为中心向课外拓展,乃是误入歧途。

进行那种不得要领的拓展,对语文教学产生了较大的反作用:首先,冲淡了对原文的深入品味。一节课的时间本来就很有限,就这节《七颗钻石》而言,教师占用大量时间从“爱心”进行拓展延伸,学生哪里还能够“深刻地”品味文本的“想象”呢?语文教学的目标难以达成,影响了语文课的效率;其次,学生的思维得不到训练。拓展延伸的根本目的是对课文进行补充,尤其是对文本中的“文”的“点”进行强化,让学生的思维得到相应的训练,达不到这样“锦上添花”的效果,就不能说是拓展延伸的成功。王老师前半节课的几个环节如下:

……

师:水罐总共经历了哪4次变化?

生:由没有水变成有水。

师:同学们知道,没水变为有水是不可能的,作者这里用了想象。请同学们找出本学期学过的《繁星》,看看冰心怎样使用想象的手法。

生:《繁星》将星星想象成在跑的巨人。

……

师:那么第二次变化是什么?这位同学非常有胆量,请你回答一下。

生:由木头的变成银的。

师:水罐的第三次变化应该是更加地显而易见了,边上的这位同学请你回答。

生:水罐由银的变成了金的。

师: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生:因为爱。

师:再请同学们看看我们将要学的《天上的街市》,能不能开动脑筋,看看作者是怎样展开想象的,可以相互讨论。

……

众所周知,一节课只有40分钟或45分钟,不可能达成多个目标,能达成“文”“道”各一个目标,即“一课(一个课时)一得(文道各一得)”,就已是成功。教师不能在教学中“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有时候“过”了反而“犹不及”。语文教学应该做到“井然有序”,教学目标明确化,教学方法简单实际化。

王老师在本节示范课中,教学目标甚为清晰:想象手法的运用以及对爱心的理解感悟。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想象”这个较为抽象的手法,借机联系了前面学过的《繁星》和即将要学的《天上的街市》的想象手法。对《繁星》的拓展延伸就是用了“剩余价值”。当时任课教师教授《繁星》,将教学目标定位在“拟人”手法上,于是,“想象”就成了“剩余价值”。在《七颗钻石》的教学过程中,自然引出《繁星》,既是对以前所学的查漏补缺,又是对新课的巩固,实乃一举两得。

综上可知,我们如不能在新授课中充分利用某一个文本所有知识点的价值,则可以在后面教学的拓展延伸中“榨出”它们――“剩余价值”不仅仅是“剩余”,实际上是线索,将不同的文本串联起来。

三、突破白话文言的界限,进入高潮

论诗者常将律诗的颈联称为“转”,这个“转”就是高潮。一首诗的高潮,常常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往往出现在先荡开一笔之后。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潮,常常伴随着若即若离的状况展开,也是说,高潮很可能在别人认为“偏”了的情况下达到。

课堂教学的高潮包括高潮出现前的预备和高潮出现时最为精彩的“一刹那”。有时候,当时机成熟时,教师也可以顺势“离”一下,使课堂教学达到高潮。请看这堂《七颗钻石》的后半节课。

……

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41页,将我们学过的《幼时记趣》齐读一遍,然后思考一个问题――这篇文章中有没有想象?

学生齐答:有。

师:把什么想象成什么 ?

学生齐答:把“蚊子”想象成“群鹤舞空”。

师:还有吗?

学生齐答:把“丛草”想象成“林”……

师:作者为什么会有这些想象?

生:体现作者无尽的童心童趣。

师: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想象手法在文章中是常用的写作手法,请同学们再把这篇文章一起读一遍。

……

一般认为,文言文教学应该以古汉语教学为主。实际上,中学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基本都是用文言写成的文学作品,在古汉语教学的基础上,是否应该想到进行文学作品教学呢?再想得深入些,作为用文言写成的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是否有着与现代文学作品共通的表达方式呢?

语文教师似乎已经习惯了将文言文的阅读教学与现代文割裂开来,即便是在拓展延伸这一环节中也很少有教师考虑将两者相结合。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古人的行文技巧和精神世界与现代人有太多的“所见略同”之处。现代文文本教学中留下的“剩余价值”,完全可以作为文言文阅读教学的拓展延伸的材料。同理,文言文留下的“剩余价值”,也可以用到现代文教学中。也就是说,现代文与文言文可以互为拓展延伸的文本。由白话跨越到文言,似乎是一种“离”,然而正是这种似乎是“离”的“转”,将一堂课引向了高潮。

《幼时记趣》被安排在“金色年华”单元。由于是文言文,任课教师通常会把大量的课堂时间用在古汉语教学上,能按照单元要求,从“童年之趣”入手已经很不错了。至于文本的“想象”,即使能兼顾,也落实不够――“想象”,成了《幼时记趣》教学活动中的“剩余价值”,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这节课在此处巧妙地“离”了一下,指向《幼时记趣》这篇文言文,达到了高潮。也就是说,一方面查漏补缺复习了旧课,一方面巩固了新课;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了文言文除了几个古汉语词语和句式外,和现代文没有本质区别,根本不必害怕。

在日常教学中,部分教师只注重一味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课堂热闹非凡但是却没有主旨,文章的重点得不到展示。引入课堂的资源要有所选择,做到少而精,四两拨千斤。不能仅仅是材料的堆砌,知识的重复叠加,要注意与文本的关联,生成新的知识点,与文本相互补充,相互促进。语文课堂的拓展延伸要有目的性,应该有的放矢。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必须明确课堂拓展延伸的目的、意义之所在,勿盲目、随意拓展,忽视了教学目标的落实。

当然,课堂高潮是一种可遇而不可求的境界,不必刻意追求。但是,无论是哪个环节的拓展延伸,都应紧扣课堂教学目标,尤其是“文”的教学目标。拓展延伸的指向,可尽量考虑教材文本,尤其是它们的“剩余价值”。

四、结尾余音绕梁

所谓的课堂教学的“合”,可从这几个维度考虑:

首先体现为通过“板书”而“合”。下课铃响前一刹那最终达成的板书,必须是整堂课的总结归纳,必须是教学目标的视觉显示。也就是说,听过课的学生课后能围绕板书回顾课堂教学情景;即使有学生因故未曾听课,看了板书,也能知道这堂课的大致情况。

语文课堂教学的“合”,还体现为通过“作业”而“合”。学生完成作业是对已初步掌握的目标的巩固;所以,教师布置作业也必须围绕教学目标。王老师在课堂结语中布置的作业如下:

同学们,《七颗钻石》后面还有一篇没有学过的文章――《皇帝的新装》。今天的作业:文章中有没有想象?另外,这篇文章的写作顺序如何?与《七颗钻石》有何相同之处?

在本节课的最后,王老师再度利用了“剩余价值”,布置学生对《皇帝的新装》进行预习。此举颇有深意:表面上看是对“想象”的巩固,深入思考一下就能发现,这显然是对《七颗钻石》“剩余价值”的利用。由于这堂课专注于“想象”,而未曾顾及“按时间顺序叙述”这个“点”,它显然就成了“剩余价值”。将“按时间顺序叙述”作为新课的预习作业,如果新课的教学目标为“充分掌握《皇帝的新装》一文按时间顺序叙事的手法”,那么,《七颗钻石》就成了拓展延伸的文本――这就是另一重含义的“剩余价值”的利用了。

我们认为,课堂教学必须讲究效益,一节课不可能时时刻刻保持高潮,每节课有每节课的特点,但都要有起承转合,才是教师上课最终应该达到的目标。充分利用教学中的“边角料”资源,贯穿于每天的课堂,形成滚动式融合,才能真正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黄诗涵,王家伦.肥水岂流外人田?――论文言篇目教学的拓展延伸与“剩余价值”的多元开发[J].中学语文,2016,(04).

[2] 胡精美.浅谈高中语文教学如何拓展延伸[J].语文天地,2011,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