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关于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关于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F272.9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0)03-064-02

摘 要 有效地企业控制提升企业管理能力、保持企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关键。全文首先分析了企业内部控制及对企业的意义,随后指出当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局限于会计控制,但为形成完善的控制体系;内控机制不健全,内部监督缺乏。最后探讨了提高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手段,即强化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完善机制建设和控制环境。

关键词 企业内部控制 审计 控制环境

企业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管理方式,也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2008年6月,我国第一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颁布,并于2009年7月起在上市公司实施。可见研究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不但是完成该基本规范的现实要求,也是我国企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一、企业内部控制及对企业的意义

内部控制是指在一个单位内部,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和舞弊,提高经营效率和充分有效地获取、使用各种资源,达到既定的管理目标,并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①。在社会化大生产中,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经营管理活动自我调节、自我约束的内在机制,处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位置,企业规模越大,其重要性越显著。恰当的运用内部控制,有利于减少疏忽、错误及违法违规行为,有利于企业内公平竞争和激励员工的进取心,促进企业健康发展②。内部控制的健全实施与否事关企业的经营成败。具体地来说,内部控制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1)保证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保证企业的经营决策、规章制度的有效执行。内部控制可以对企业的任何部门、任何环节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有利于国家的政策法规在企业内部的实施。(2)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企业内部管理离不开会计信息,财务报告和相关审计报告。有效地内部控制,可以保证会计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合法性,这就有利于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情况,为企业的健康经营提供保证。(3)有效地防范企业风险。企业要想实现生存发展的目标就必须对经营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风险进行全面的防范和控制。内部控制可以促使企业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广泛开展风险的识别、评估、分析、报告等工作,帮助企业不断加强对薄弱环节的控制,将各种风险对企业造成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二、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就我国企业而言,内部控制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

1.局限于会计控制,但未形成完善的控制体系

内部控制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企业应该结合本单位业务特点和管理要求设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现实中。部分企业尚未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或者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完善,没有形成整体系统③。许多企业却只注重建章建制,根本不考虑本单位的实际情况随意设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使得内部控制制度操作性不足,缺乏有效性和完整性,执行与监督、检查、考核体制不健全。一些企业把内部控制简单地认为就是内部会计控制,只要做好了企业内部的财务记录和控制工作就做好了企业内部控制工作,把企业内部控制当作是企业财务部门的事,把内部控制范围和功能主观地缩小了。良好的内部会计控制不仅要求制度化,同时应配有相应的检查与考核制度。人们普遍认为内部会计控制本身是一种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控制过程,它的检查与监督主要由内部审计完成。目前,有些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执行与检查流于形式,产生这种认识是对内部控制的片面理解,没有建立整套的评判考核制度,奖惩制度也没有制度化。

2.内控机制不健全,内部监督缺乏

企业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纳入管理过程的大量制度及管理活动实现的。要确保内部控制制度切实执行且执行的效果良好,内部控制能够随时适应新情况,企业管理当局必须制定控制政策及程序。并且为了确保其指令被贯彻执行,内部控制必须被监督,且单位负责人必须带头执行④。我国企业控制的主要问题如下:(1)考核奖惩机制不够健全、有效。计划可能是好的,但由于没有人去考核、去检查或者说没有认真地去考核、去检查,而只是搞形式、走过场,其执行效果往往很差。无论制度多么先进,多么完备,在没有有效控制、考核的情况下,都很难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2)“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经营者往往利用信息不对称来蒙骗所有者,甚至有的企业领导不顾法规法纪,弄虚作假,粉饰政绩。(3)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有的企业还没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制度,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之间责权利不明确,缺乏相互制衡、监督、约束和激励机制,董事会没有发挥其监督管理的作用。最后,人员素质和思想意识还不能满足管理之需要尤其是在计划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过程中,有的企业领导观念还停留在计划经济体制的水平上,这就大大限制了内部控制的制定和执行的有效性。

三、提高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手段

1.强化企业内部审计工作

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应从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开始,并遵循以下原则:(1)紧密围绕为企业增加价值。内部审计通过对内部控制进行测试,可以评价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遵循性和有效性,审查、评价公司各级组织的经营活动以及经营目标的实现、内部控制的建立执行、资源利用状况,能针对内部控制中的薄弱环节及时提出相应改进建议,促使企业以合理的成本促进有效控制。(2)注重与专项审计与审计调查的结合、事后财务收支审计与事、事前的管理效益审计相结合。这两个结合必须相互协与发展,通过“两个结合”,使内部审汁有更广阔的生存空间,置监督于服务之中,才能实现内部审计作用的充分⑤。(3)严格把握三个层次,即经营审计一增值型审计,其审计范围要比传统的财务审计范围大得多、深入得多,它几乎涵盖了公司经营活动的所有方面;财务收支审计―保值型审计,这是审计工作的第一职责,是防腐、纠错的第一线;.管理审计―保值与增值并重审计,即以被审计单位的管理活动为审计检查的内容,对其计划、组织机构、完整性、合理性、有效性、经济性等进行审核检查,从而评价其管理活动的审计行为。(4)努力抓好四大工程,即法制工程,。加强和完善审计及其相关法规的建设,使审计工作规范化;技术工程,提高审计信息化水平;内控工程,主要是做好审计计划,搞好审前调研,提高审计质量;人才工程,重视审计人员后续教育培训,用知识结构合理、工作经历不同的人员组成内部审计队伍等。

2.完善机制建设和控制环境

对于企业而言,需要靠人治,但靠制度进行控制才是良策,实现用制度来规范管理的行为,让管理者在从事经营管理活动中,按照规定的程序来完成工作任务,接受规定的控制管理。(1)合理的权责分配。权责分配包括确认从事营运活动的权利与责任,以及建立沟通渠道和设立授权方式等,这是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建设的重要任务。因为如果权责不分明,即使进行了控制,也无法追究相关责任人,控制成为空谈。(2)健全组织机构。组织机构的健全与否直接影响着企业内部控制的执行效果。现代企业应当根据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经营机构、监督机构相互分离、相互制衡的原则,形成由股东大会(或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和监事会组成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内部控制框架就要在组织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方面做到董事长与总经理分设、董事会和总经理班子分设,推行职务不兼容制度,杜绝高层管理人员交叉任职。建立适当、畅通的信息流通渠道,各机构、各职位有效的配合和整合,消除业务处理和部门衔接中的真空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