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中职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中职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文章从中职生职业能力的内涵、中职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影响中职生职业能力培养原因分析以及中职校培养与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对策及措施等方面阐述中职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问题。

关键词:职业能力;专业能力;非专业能力

职业能力是指某一职业所需的专业能力和非专业能力的总和。专业能力因专业而异,一般是指专门知识、专业技能和专项能力等与职业相关的基础能力,强调对职业活动技术领域的应用性、针对性,是职业活动得以进行的基本条件。非专业能力因专业略有差异。对中职生 (中等职业学校学习的学生) 而言,其非专业能力主要包括:学习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等。方法能力包含了独立思考、分析判断与决策、获取与利用信息、创新和独立制定计划的能力等。社会能力则包含了组织协调、人际沟通、语言与书面表达、社会责任感和职业意识等。如果在具备一般专业能力的基础上又能掌握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将使职业活动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种对促使职业活动顺利进行及职业发展非常重要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称为综合职业能力。综合职业能力能使学生积极应对变化多端的社会环境,不断获得新的职业知识和技能,这对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指出:终身教育和学习社会必须建立在全体社会成员都能不断进行四种“学习”的基础之上,这就是:学会求知(认知) learning to know;学会做事learning to do;学会共处(共同生活)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学会做人(生存)learning to be。这被称为当代教育的四大支柱。总理在全国职教工作会议上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讲话,使我们职业教育工作者感受到了举国上下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但同时也面临很大压力。从各种渠道得到的反馈信息,虽然中职学校学生的推荐就业率相对较高,但由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普遍较差,错失优质单位和岗位的情况屡见不鲜,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使中职生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和企业的需求就值得我们职业教育工作者关注和深思。

为了更好地加强中职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我们开展了为期两年的中职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课题研究。围绕中职生职业能力发展规律及培养途径认真进行理论学习,文献研究,收集相关教育理论材料,分析目前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开展多样化活动如教学研究课、专题讲座、技能比赛、调查问卷、师生访谈、企业调查、实习生毕业生跟踪调查等,有效地进行了影响中职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原因分析,探索培养和提高中职生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及方式方法,且在一定层面上提出了具有建设性意义的中职校培养与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对策,具体阐述如下:

影响中职生职业能力培养的

原因分析

1.对中职生职业能力为核心培养目标的理解存在误区

由于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历史发展的原因,中等职业学校所包括的普通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和职业高级中学的培养目标不同,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能力要求也发生了变化,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在对学生的培养目标的认识还不统一,对能力的内涵理解还欠全面和科学。

2.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教师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调查分析,在师资力量上,适应培养学生职业能力需要的中职校师资队伍还有待提高,主要问题有:

(1)专业课教师实践操作水平不高。在毕业生问卷中近一半的学生认为教师的实践操作水平不高,客观存在着专业理论教学教师不能指导实践教学,由此形成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脱节的现象。

(2)教师接受培训的机会较少,到行业实践更难。不少教师从高校毕业以后到中等职业学校任职以来,几乎就是在书本中进行专业实践。虽然近几年不同程度地加大了对师资队伍培训和再提高的力度,但各类受培训教师占总人数比例仍然较低。

3.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目的的实践教学较薄弱

实践教学是职业教育教学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从本研究的调查资料反映来看,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实践教学是中职校教学过程中最薄弱的环节。主要表现在:校内、外实训基地硬件设施不能满足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所需,另外,实践教学管理相关方面也不完善。

4.职业能力培训方法陈旧

调查显示:教育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教学方法陈旧,不注重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基本上沿袭传统单一的技能培训模式,训练时间长,方法陈旧,效果差,很难适应培养高素质、强能力人才的需要,也很难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综合职业能力的需求。

5.中职校课程计划不能适应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要求

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中职校的课程设置很难达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目标、课程内容不能达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目的、学生评价不能体现学生职业能力、课程开发不能全面反映用人单位对学生能力的要求。

中职校培养与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对策

1.科学理解综合职业能力内涵,确立“中职生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中等职业教育绝不是一种等同于一般职业培训的纯功利性的教育活动,作为一种特定类型的教育形式,职业教育依然高举着教育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大旗,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应是中等职业学校的核心培养目标。因此,应树立综合职业能力本位的思想,既注重专业技能、岗位技能的培养,又注重知识面的拓宽,同时加强思想素质、心理素质、交往能力、合作能力的培养,在各种综合知识技能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

2.建设适应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需要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1)调整教师队伍结构,有利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需求。

由于传统原因,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师比例较大,因此,在今后学校的进人计划中可减少文化基础课教师招聘的数量,另一方面,通过课程改革,挖掘文化基础课程中对专业培养的内容,一部分文化基础课教师可担任专业基础课教学。如计算机专业中,英语教师可担任《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语文教师可担任《应用文写作》教学,同时文化基础课教师要树立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服务的观念。

(2)保持一定比例的外聘教师比例,构建科学的教师结构。

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它必须有一支外聘教师队伍。2001年11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十五”期间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指出,“在专业结构和教师职务结构上,专业课教师在教师总量中的比例达到60%左右,每个专业至少应有3-5名专业课教师,兼职教师比例一般应不少于10%”,“要积极支持并鼓励中等职业学校从企事业单位中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具有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的人员和有特殊技能的人员中聘用专职或兼职教师”。中等职业教育为了适应社会对不同人才的需求,必须从不同行业聘请高学历、高职称并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科技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改善师资队伍结构。此外,这些来自科研、生产第一线的兼职教师还带来了新知识、新技术,对本校教师的成长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十分有利。

(3)改革教师管理体制,加强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实习指导教师聘任制度。疏通行业人员到学校就职的渠道,引进具有丰富实践工作经验和较强动手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由行业转入教师系列,有利于将先进技术、工艺和管理方法、手段带入课堂,有利于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4)提高专业教师实践教学水平,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双师型”教师是指专业课教师既拥有教师资格证,又拥有行业操作技术等级证。“双师型”教师是实现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所在,是职业学校实现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的基础。学校不能仅局限于提高“双师型”教师在专业课教师中的比率,更重要的是真正提高“双师型”教师的职业能力。“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应做到一方面要营造“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的工作环境,另一方面应加强与企业建立多方联系,增强“双师型”教师的实践能力。

(5)多渠道进行在职教师的培养,提高教师的综合职业能力。

只有“综合职业能力”高的老师才可能培养出“综合职业能力”强的学生。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职业教育思想需要不断的更新,需要与时俱进,其内涵更加丰富和科学;另一方面,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教师仅靠原来学校学习的知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行业的要求。因此,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较普通教育的教师更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思想,不断完善自己的能力体系,才能适应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

3.加强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的的实践教学

(1)树立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实践教学思想。

中职教育不是造就学术精英,而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是社会财富的直接创造者。因此中职生除了要求掌握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更主要的是要具有较强的职业综合能力。“说一千,道一万,光说不练不会干”,综合职业能力不是讲授出来的,而是训练出来的,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必须要通过实践训练。因此在其培养过程中,必须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职业经验和职业技能的获得,实践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获得实践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的最主要途径和手段。具体说来,应明确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实践教学工作的中心,围绕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各个要素进行整体设计与实施,并与工作岗位对接,实现综合效益的整体优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2)加强实践教学的软硬两方面建设

应围绕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对实践教学的硬件、软件两方面进行建设,真正发挥实践教学在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方面的作用。在实践教学硬件建设方面,应围绕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构成分为三个平台:校内公共基础实验场地、校内外专业实训基地、毕业实习单位。在实践教学软件建设架构方面应做好实践管理机构的建立、实践基地和人员的管理及对校内外实践教学管理进行建章立制等。

(3)改革实践教学方法。

针对能力培养,在实践教学中应引入“行动导向”教学方法。“行动导向”教学是在学校整个教学过程中,创造一种学与教、学生与教师互动的社会交往情境,它致力于通过学生的学习活动构建知识,形成能力,使受教育者既能适应相应职业岗位的要求,又能将这种构建知识的能力运用于其它职业。

4.树立综合职业能力本位的课程观

课程观是人们的课程观念或课程价值取向,具有什么样的课程价值取向,也就决定了设置怎样的课程方案。在综合职业能力本位课程观的指导下,其课程设计的方法就是根据国家、社会、劳务市场对职业的需求,确定应设专业,根据对专业岗位工作和任务的分析,确定所需的能力,然后据此开发课程,决定教学方式。在这种指导思想下,课程目标将指向工作岗位所需的能力,教学过程和最终的培训效果均以能力为本进行衡量,从而使得职业教育的课程与现实的生产技术紧密相联。

5.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紧紧围绕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评价体系,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1)建立考核制度,使教学管理工作规范化、教师的教学能力考核制度化。

(2)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改变仅凭学业成绩和考试给学生下结论的状况,让学生、家长和社会参与评价,要体现以人为本,以促进全面发展为宗旨。

(3)以考查学生的能力与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目的,创新评价方法。借鉴国外多元整合的综合职业能力评价标准,尽可能地采用多种评价手段,如技能测试、模拟测试、实物制作、专题报告、口头与书面问答、直接观察,等等。尤其是在毕业实践环节,要引入企业对毕业班学生能力的评价机制,借此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改革,提高中职生的培养质量。

中职校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具体措施

1.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发挥德育课在提高学生政治思想和道德素质的主渠道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爱国情操、团结协作意识、法制观念、社会责任感。

(2)改进德育课教学方法和手段,把知识传授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切忌讲空泛的大道理,进行空洞的说教,而是要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实际,注重实际教育效果,克服形式主义,使德育课由“虚”变“实”,由“软”变“硬”,做到知行统一。

(3)实行渗透教育,把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各任课教师结合各科教学实际,在传授知识和培养技能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形成健康的心理,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4)开展职业道德和职业指导教育,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精神,树立正确的劳动就业和生活观念。开展礼仪教育,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识和习惯,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和面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造就健全人格。职业学校学生学习成绩中等偏下,部分学生从学校、社会、家庭接受了过多的压力,性格、心理有些扭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人格健全,才能正确对待自己、对待他人、对待社会。

2.加强学生日常管理,开展行为养成教育

管理是一种无形的教育,日常严格科学的管理,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工作等行为习惯。教师在管理实施中要扮演不同角色,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严父、慈母,亲近学生,消除逆反心理和排拒心理,教师和学生不再单纯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制度对自身成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再是被动的接受管理,而是主动参与到管理之中,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矫正。

3.实施成功教育,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职业学校学生有严重的自卑感,觉得自己是失败者,缺乏自信心,但他们身上有许多优点和长处。教师要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和形式,发挥学生特长,使其取得一定的成绩,让他们看到自身的潜力,引导学生分享成功的喜悦。一次成功就可能唤起学生对成功的渴望和信心,激发他们去追求无数次成功的努力。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育人环境

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对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人文素质、心理素质、实际工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把学校组织和学生自发组织的各种活动都作为培养学生素质的大课堂,把各类讲座、班会、竞赛、文体活动、劳动、宣传橱窗、校报、社团、兴趣小组等纳入统一规划,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锻炼学生、培养学生。

众所周知,中职生文化知识基础普遍较差,但他们也有自己的特点,头脑灵活,好奇心强,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因此应根据中职生的特点和市场需求,把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与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结合起来,并围绕职业活动进行教育、组织教学、开发课程、实施考核,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职业技能,而且促使他们其他各项职业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就业时具有更强的适应力和竞争力。德国职业教育的成功得到广泛认可,根据国情,将德国职业教育模式引进来,中国化,是非常有益的。我国已经将职业教育改革提高到战略的高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需进一步深化。总而言之,中职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全员、全程性的工程。作为职业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中职生职业能力培养工作才会不断有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