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隐蔽的意象和文本的张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这是现代著名诗人冰心的一首新诗。鄂教版教材选入这首诗歌时,课本上对这首诗有四处批注。这样一来,学生可以通过课本上批注的示范学会圈点批注的方法,同时也可以结合批注增强对这首含蓄隽永的新诗的理解。因此,在上这节课时,我让学生先学习教材中的批注方式,然后基于自己的阅读体验选择一处最喜欢的地方再做一项批注。完成这一工作之后,我的授课便正式开始了。
我问学生:“对于这首诗,有哪些能够引起你们感情共鸣的地方,能否跟大家分享一下?”第一排一名向来积极的男生首先举手,他说:“我很喜欢最后两句,这两句中,‘至爱的’‘含着泪’‘求’等词语很能吸引我,它写出了诗人对母亲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我点头对他的回答表示赞许,然后承接着他的话说:“回答得相当好,‘至爱的’是一个感情饱满的形容词,用以修饰‘女儿’,‘含着泪’这一处细节描写也是十分感人。不过‘求’字是如何体现出诗人的情感的,你能进一步解释一下吗?”这名男生支支吾吾,一时语塞。见状我让他坐下,然后说:“没关系,可能你能够感受到‘求’字所蕴含的深厚情感,但是还无法将这种在阅读中所产生的奇妙感觉表达出来。那么有其他同学可以帮助他解答一下吗?”教室里一片寂静,都陷入了沉思之中。于是我启发学生说:“在这里我们把‘求’更换为‘让’如何?”同学们立刻异口同声地回答:“不好!”我说:“为什么不好?”另一名积极的男生举手回答:“‘求’显得诗人更急切,更渴望把这件事办成。而‘让’则体现不出来诗人的渴望。”又有同学说:“‘求’是请求的意思,说明这件事有一定的难度,未必能办成,而‘让’则显得这件事办成容易一点。”看见同学们的讨论都很精彩,我很高兴,便继续引导:“刚刚有同学说‘求’是请求,大家觉得这个词准不准确?”有同学开始摇头,我问:“那你们觉得用什么词来表示更好?”“恳求!”“乞求!”同学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我说:“正如大家所说,‘求’有恳求之意,蕴涵着诗人想要办成此事的无限渴望,同时也有乞求之意,说明这件事在现实中很难办成。而‘让’则只是一个普通的陈述,并未包含如此丰富的情感。从‘求’这一个字可以挖掘出如此丰富的蕴涵,表现出同学们在这段时间的训练中,已经初步具备了文本细读的能力了。”
话音刚毕,又有一名学生举手说:“老师,刚刚讨论的这句话还有一个词我十分喜欢,那就是‘万水千山’。这个词表现出诗人在外面工作,与母亲距离很远,但正是这种遥远的思念,才更能体现母女俩深厚真挚的感情。”我大为激赏:“解读相当的好!云山阻隔,距离越远,情感愈加醇厚!不过你刚刚说诗人在外面工作,则有点不符合事实情况了。大家看看课下注释,作者冰心出生于哪一年?”学生齐答:“1900年。”我说:“那么你们再看诗歌的落款,诗歌写于哪一年?”学生又齐答:“1923年。”我说:“对。诗人写这首诗时,还是一个23岁的少女。她刚刚结束在燕京大学的学业,然后乘船穿越太平洋到遥远的美国留学。她之所以远离故土与母亲,并非因为工作,而是因为求学。大家想,一个二十出头的女孩,一个人在异国求学,其孤独无助,其对母亲故国的思念就可想而知了。”同学们恍然大悟,原来通过不起眼的课文注释和诗歌落款,还能挖掘出如此重要的信息。
我趁热打铁,继续问道:“还有没有同学对诗歌其它的部分感兴趣,愿意与我们分享读诗的心得呢?”一名女生站了起来,说:“老师,我觉得这首诗在借物抒情。”我十分欣喜,说:“‘借物抒情’,归纳得十分好,同学们做好笔记。那么你能具体说说借什么物抒什么情吗?”这名女生说:“我觉得是借纸船来抒发诗人对母亲的思念之情。”我点头对这名同学的答案表示赞许,示意她坐下,然后我说:“这名同学表达得很到位。‘借物抒情’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不过今天我还要为大家引入另外一个概念‘意象’。在诗歌中,‘借物抒情’的‘物’,往往就是一个意象。什么是意象呢?简单来说,就是表意之象,是具有一定象征意义的物象。”在此之前,同学们大多知道借物抒情和象征的手法,并能在鉴赏时加以运用,但对“意象”这一概念却一无所知,因此在这里,我趁学生回答“借物抒情”之机将意象这一概念引入课堂。
同学们对这一新概念表现出了兴趣,我继续说:“如果大家要学习现代诗歌,一定要了解意象这一概念。要知道,意象可是打开现代诗歌解读大门的一把神秘的钥匙哦!”同学们闻言,低头做笔记中。我顿了顿,又说:“现在我们来看诗歌的第一节,请大家找出诗中出现的意象。”“船!”“舟!”同学们纷纷回答道。听到同学们的回答,我问同学们:“在你们以前的印象中,船的体型大还是舟的体型大?”“船大!”“那么在这首诗中,船大还是舟大?”“舟大!”我继续问:“那么这就奇怪了。诗人远渡太平洋,乘坐的是巨大的轮船,可诗人用‘舟’来形容,而诗人折叠的小小纸船,却用‘船’来形容,这是为什么呢?”同学们都陷入沉思之中。这时一名同学举手说:“因为纸船虽小,但在诗人的心目中,远远要比乘坐的轮船大。”我听完这名同学的发言,向全班同学问道:“大家都同意他的看法吗?”同学们齐声回答:“同意!”我微微一笑,说道:“这名同学回答得的确十分到位。刚刚我说了,意象是指具有一定象征意义的物象。那么大家来讨论一下,纸船和舟在这首诗中分别象征着什么?”这个问题颇有难度,同学们再次陷入沉思之中。其实“纸船”的象征意义他们大多能说个八九不离十,但是“舟”的象征意义他们则需要我的启发了。于是我说:“诗人乘坐轮船,也就是诗歌中的‘舟’,是为了到大洋彼岸的美国去求学,那么用两个字概括,‘舟’象征着什么?”“远行!”有学生跟上了我的思路,冲口而出。“好,概括十分准确。”我说道,“那么,诗人折叠纸船,是为了让纸船能够随着海洋流回祖国,那么纸船又象征着什么呢?”同学们这时全部都跟上了我的思路,齐声答道:“归来!”我欣喜地说道:“不错。舟的远行是现实存在的,而纸船的归来是诗人渴求的,那么我们现在总结一下,可不可以说舟象征着事实的远行,而纸船象征着心灵的归来呢?”同学们纷纷响应,表示认同。
接下来我说:“理解了纸船和舟这两个意象,那么接下来整首诗歌的解读就容易多了。现在大家来看诗歌的第二节,找出第二节中的所有意象。”“天风!”“窗!”“海浪!”“船头!”同学们迅速地检索文本,将其中的意象一个一个地找了出来。我说:“大家来看,纸船被抛到海里后,很多并没有真正地归去故国,它遇到的有哪些阻碍?”“天风和海浪!”“那么这些纸船遭遇天风和海浪的阻碍之后,最终到了哪里?”“舟窗和船头!”“也就是这些纸船最终回到了……”“远行的舟上!”这真是一个重大的发现!“天风”和“海浪”象征的便是纸船归来途中的困难与阻碍,它们将纸船重新送回了舟中。而“舟窗”和“船头”本来就是舟的一部分。所以说第二节的这四个意象其实是附属于舟这一意象的。这样一来,我们就会发现,这首诗其实有两个核心意象,纸船和舟,而这两个意象于矛盾之中支撑起了整首诗歌的骨架,从而形成了一种文本的张力。当然,我并没有跟学生提及“张力”一词,这一源于西方新批评的术语离他们还太遥远。不过,我以“矛盾”二字替代之。我想,认识到纸船和舟这一对意象之间的矛盾,对他们来说已然受益匪浅了。
课上到这里,也就接近尾声了。我说:“纸船于诗人而言,确实意义非凡,所以她才无比珍视。现在我们来探究一下,这艘小小的而又大大的纸船到底承载了诗人多少细腻的情思?”这个时候,同学们的思路又回到了这节课刚开始时我们探究的那一句:“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其中“爱”是诗人对母亲的思念,而“悲哀”则是诗人漂泊异国的孤独。诗人在远行的途中最终实现了精神的归来。以往的解读,大多侧重于“纸船”这一表面的意象而忽略了“舟”这一隐蔽的意象。其实正是因为“舟”这一意象与纸船构成二元对立的矛盾,才使得整首诗歌富有力而意蕴非凡。而我作为一名教师,正是在与学生的互动生成之中,才真正地打开了自己的思路,揭开了这一诗歌文本的冰山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