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国农民收入倍增制约因素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国农民收入倍增制约因素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速度不断加快,但是仍然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制约到农民收入倍增目标的实现。从收入来源角度分析农民收入现状,深度剖析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提出实现农民收入倍增的途径。

关键词: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化;收入倍增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9-0016-02

农民增收是三农工作的核心,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会直接影响农村消费需求规模,影响新农村建设,影响中国宏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中国农民收入来源及其现状

(一)中国农民收入来源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来源呈现多元化的特征;主要来自于四个方面:家庭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

2001―2012年十多年间,中国农民经营性收入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从2001年的60%左右下降到2012年的45%;工资性收入呈上升态势,从33%上升到44%;财产性收入变化不大,稳定在3%左右;转移性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逐渐上升,从4%上升到9%;中国农民收入主要依赖于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是农民收入第一大来源;并且在家庭经营性收入当中,农业仍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占比都在50%以上;而工资性收入是农民收入第二大来源,呈逐渐上升趋势;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不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但是其比重也在逐渐上升,特别是转移性收入。

(二)家庭经营性收入在农民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

2001―2012年经营性收入占农民收入的平均比值超过50%,但是,农民对家庭经营性收入的依赖程度逐年下降。2012年,农民纯收入比较高的省份是上海、北京、浙江、天津、广东,位于前五名;但是,这些省份农民对家庭经营性收入的依赖程度比较低,都在40%以下,上海只有5%的比值;依赖程度最高的是新疆,66%的收入都是来自于家庭经营收入。全国有12个省份对家庭经营性收入的依赖超过50%。

(三)农民工资性收入不断增长

农民工资性收入主要是指农民受雇于单位和个人,靠出卖劳动力而获得的收入。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工资性收入是仅次于家庭经营性收入的第二大收入来源,其在农民收入当中的比重逐渐上升。工资性收入的绝对数值从2001年的771.9元增加到2012年的3 447.46元,十多年间增加了4.47倍;在农民收入中的相对比值从33%增加到44%。

(四)农民财产性收入规模

在中国财产性收入并不是农民的主要收入,在农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很小,并且相对稳定,增长趋势并不明显。

中国农民财产性收入绝对规模不断上升,自2001年的46.97元上升到2012年的249.05元;但是在农民收入中所占比值不到3%,规模过小,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过小。

(五)转移性收入在农民收入中比重较小

中国农民得到的转移性收入规模逐年上升,从2001年的87.9元增加到2012年的686.7元,增加了7.8倍,同期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3.5倍。转移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值也逐年上升,2012年达到9%。

二、从收入来源分析影响农民收入倍增的因素

(一)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影响因素

1.农业产出水平制约。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主要依赖于农业,所以农业产出水平是影响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的关键因素。设Q表示农业产出,A表示土地总面积,L代表农业劳动力,则Q/L=Q/A*A/L,Q/L代表劳动生产率,Q/A代表土地生产效率,A/L代表人均耕地面积。中国农村耕地资源有限,人均耕地面积日益减少。2012年人均耕地面积为2.34亩/人,北京、上海、浙江等发达城市更少,分别为0.5亩/人,0.26亩/人,0.54亩/人。要提高中国土地生产效率,A/L一定时期内难以改变,只能通过提高土地生产效率Q/A。而土地生产效率主要受农业技术水平的影响,技术水平短期内相对稳定,提高的可能性不大。中国农民文化水平偏低,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其对技术的应用能力。根据第二次农业普查资料分析,截至2006年末,中国共有农业从业人员34 874万人,农业技术人员仅仅207万人。从农民文化程度来看,以小学和初中为主,具有高中和接受高等教育农民数量较少,其中,文盲占9.5%,具有小学文凭的占41.1%,具有初中文化水平的占45.1%,高中仅仅占到4.1%,大专及以上为0.2%。中国农业科技投入长期过低,农业科技含量偏低,农民文化水平低,难以接受和应用先进技术,限制和影响了农民增收能力。

2.价格水平制约。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发展,农产品只有进入市场才能实现农民收入;然而农民收入经常出现增产不增收的问题;农民缺乏农产品定价的发言权,抵御市场能力较差。同时在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中,制造销售假冒伪劣伤农现象经常发展,同样会影响到农民收入。

(二)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影响因素

1.城镇化影响工资性收入。一国或一地区城镇化的过程通常伴随工业化,工业发展是有效吸收剩余劳动力的重要方式。要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城镇化是重要方式之一。2012年全国城镇化率为52.57%,城镇化率居于前三的省份为上海89.3%、北京86.2%、天津81.55%,工资性收入分别为11 477.71,

10 843.48,7 922.26元;城镇化率较高的省份,工资性收入也比较高。城镇化率较低的、贵州、甘肃,工资性收入也较低,城镇化率只有22.75%,工资性收入为1 201.93,和北京相差9.5倍。要增加农民收入,实现收入倍增,城镇化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2.务工行业以及教育因素。农民工资性收入高低除了受城镇化水平影响外,更多和农民工所从事的行业工资高低有关。根据第二次农业普查资料数据分析,2006年农民外出就业总人数为1.318亿人,农民工所选择的就业行业分布广泛,但是大多集中在制造业和建筑业,制造业吸纳了32.23%劳动力,建筑业吸纳了21.74%的劳动力;可见,50%以上的农民,外出打工从事的是制造业和建筑业,这两个行业工资水平的高低会影响到农民工资性收入的高低。2012年中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46 769元,农民行业分布较集中的制造业和建筑业平均工资分别为41 650元和36 483元,均低于全国平均工资。农民就业之所以集中于这两个行业,和其本身文化技术水平较低有很大关系,对其职业范围选择有很大的局限性,只能从事技术含量较低的一些行业,对收入有很大影响。根据第二次农业普查资料,2006年末中国农村外出务工人员1.32亿人,其中,以初中学历为主占到70.06%,具有高中以上学历的人只占10%,大专以上学历的人更少占1.27%。

(三)农民财产性收入影响因素

1.农民人均纯收入较低。农民要获得财产性收入,前提需要有足够的收入;如果农民收入过低,扣除必要消费剩余很少,则没有能力进行财产购置和财产管理。自2001―2012年十多年间,城镇居民收入是农村居民收入的3倍多,2009年更是达到了3.33倍,收入的差距不仅带来支出上的巨大差距,同时城镇居民储蓄金额也高于农民储蓄额,平均为3.54倍,2009年更是达到了4.23倍。储蓄额是居民进行财产分配,获得财产性收入的基础。农民财产性收入相对于城镇居民来说很少,2012年也只有249元。过低的财产性收入不利于农民增收,也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

2.农民土地等不动产研究。由于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和土地市场功能不完善,导致农民所占有的土地、房屋以及宅基地等不动产无法获得相应的财产收入,也无法转换为能够带来价值增值的资本。土地是农民为数不多的财产之一,由于土地收益较低,农村出现大量荒废土地的现象,中国《土地承包法》明确规定农民拥有土地的使用权、收益权,以及土地流转权,但是土地承包权并没有给农民带来相应的增值收益。主要在于农民承包地代表是村集体,产权主体的不清晰,再加上中国地方行政层次过多,地方有乡(镇)、村、大队等等,很容易侵占农民土地收益,导致农民在土地增值中边缘化。要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需要继续完善农民土地承包权,保障农民对于土地等不动产财产保值权利。

(四)农民转移性收入影响因素

政府对农民转移支付力度加大。农民转移性收入的增长关键在于政府的支出,政府对农民支出规模大,政府财政资金充裕,则农民转移性收入规模大。政府对农业支出绝对规模逐年上升,但是在财政支出当中的比重增幅不大,2011年达到9.61%,近几年稳定在9%。

社会保障是政府为农民进行的另一项转移性支出,但是,根据第二次农业普查资料数据可以看出,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人数只有2.3%,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相对较多达到57.3%,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的只有1%。

三、实现农民收入倍增的对策

要实现收入倍增目标,就要解决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扩大农业规模经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工业化和城镇化互动式发展,推进就业问题解决;

加快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赋予农民土地财产权;完善农村土地征用制度,保障失地农民受益;继续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增加对农村农民社保支持力度。

中国拥有7亿多农村人口,人多地少,农村稳定是全国稳定的基础;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状况,是农村稳定的保障。农民收入稳定增长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城乡社会发展,全面实现“四化”目标的重要内容。实现农民收入倍增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也是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农民增收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保持社会稳定,实现和谐社会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1―2012)[K]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2] 国家统计局.中国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综合提要[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3]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8)[K].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4] 周雪松.农民收入稳定增长长效机制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

[5] 刘慧娟,汪上,杨文兵.倍增农民收入的战略选择:城乡发展一体化[J].探索,2013,(2).

[6] 陈艳.中国农民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5.

[7] 武.关于“收入倍增”的几点思考[J].中国财政,2013,(2).

[8] 蔡.农村发展与增加农民收入[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