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校本课程的科学化探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以课题研究为先导,科学规划开发路径
为了增强地方课程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学校专门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石刻艺术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申报了市级“十一五”规划课题“大足石刻艺术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该课题得到了市区级专家的肯定。校长亲自任课题组长,加强了课题研究和后勤保障。课题实施中,学校专门购置了美术相关教具,配置了美术教室、展览室、工作间等,并派送教师到大足石刻景区、永川古镇、巫溪宁厂古镇、荣昌安富――“西部陶都”、北京、南京等地采风学习,为课程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二、以课程资源为载体,整合创编校本教材
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符合儿童的身心特点。为了编写出适合学生的特色乡土美术教材,在市、区教育专家的指导下,学校美术教师多次深入石刻景区考察,拜访大足石刻研究院的专家和学者,选取了大足石刻中雕刻精湛,极具代表性的造像《千手观音》《卧佛》《华严三圣》《牧牛图》《父母恩重经变相》等为素材,并把这些素材运用儿童化的艺术语言进行组合,在不同的绘画纸、竹编、纸扇等材料上进行实践,形成了石刻绘画、石刻剪纸、石刻线描、石刻泥塑等独特的创造技法,创编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
为了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与实施,本着“边实施边研究”的原则,在每周美术课程教学时间内,专设一课时为《大足石刻艺术教育》。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改进创新,使校本课程更加具有科学性、实效性、有效性。于2010年编印了《大足石刻艺术教育》校本课程,分上、中、下三册,供不同阶段学生使用。这套教材,采取了多种形式表现石刻艺术之美,既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又使学生在学习中了解家乡,热爱家乡,感受民族文化的美,做民族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
三、以主题活动为平台,多元实施校本课程
为了增强校本课程实施的有效性,学校坚持开展丰富多样的主题活动。在“我是石刻宣传家”主题活动中,学校领导带领学生参观了宝顶山石刻、千手观音修复工程现场,并邀请专家进行讲解,让学生更深入了解大足石刻的内涵和艺术价值,学习和传承大足石刻所展示的忠孝、诚信、礼仪、廉耻等中华民族核心价值理念,保护文化遗产,担起传承和宣传家乡文化的重任,真正成为大足石刻文化的宣传家。
再如在“七彩画笔画家乡” 主题活动中,学生深入石刻景区采风学习,将精美的石刻造像,采用剪纸、水粉、线描等手法,在绘画纸、竹编等材料上进行创作,展现家乡石刻之美。学生在活动中了解家乡,感受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此外,学校还组建了石刻艺术活动小组――线描组、版画组、雕塑组等,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绘画技能,还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为了满足学生艺术表现的需求,学校为师生举办画展,展示师生的石刻艺术创作。
经过多年探索, “大足石刻艺术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课题获2013年重庆市政府教育成果三等奖;学校被评为“重庆市艺术教育先进学校”“重庆市首批艺术(绘画)特色学校”。 艺术校本课程的开发,营造了独特的大足石刻艺术教育特色校园文化,充分发挥了大足石刻艺术教育课程的育人功能。
《大足石刻艺术教育校本课程》不仅在本校师生中使用,还辐射到大足区十余所学校,受到兄弟学校的一致好评,得到人民教育出版社、重庆市教科院的高度评价;重庆电视台新闻频道、大足电视台还对此进行专题报道。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彰显了学校的办学特色,为学校长远发展、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者单位:重庆市大足区龙岗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