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辽怀陵5号墓出土瓷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辽怀陵5号墓出土瓷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陵园以陵门、石砌围墙、祭殿和陵墓组成,陵区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5公里,南北宽2.5公里,面积约12.5平方公里。陵园中部有南北走向石墙,将陵园分为内外两区。外陵区分布两座建筑台基,陵门位于床金沟沟口北侧悬崖下,现为两个高大的夯土台基,其间为宽9米的门道,在门址附近发现大量辽代砖瓦。内陵区分布两座陵墓和祭殿基址,其中一座地表有高大的圆形封土堆,另一座已塌陷。殿基址为土夯筑,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16~17米,南北宽13~14米,高0.7~1.5米。

《辽史・太宗本纪》记载,天显十年(935年)“春正月戊申,皇后(萧温)崩于行在”。“五月甲午朔,始制服行后丧”。“丙午,葬于奉陵”。天显十二年“癸丑,幸怀州,谒奉陵”。《辽史・太宗本纪》又记,大同元年(946年)“丁丑,崩于栾城,年四十六。是岁九月壬子朔,葬于凤山,陵曰怀陵,庙号太宗”。《辽史・穆宗本纪》记载,应历十九年(969年)“己巳,如怀州,猎获熊,欢饮方醉,驰还行宫。是夜,近侍小哥、盥人花哥、庖人辛古等六人反,帝遇弑,年三十九,庙号穆宗。后附葬怀陵”。根据上述史料记载,皇后萧温天显十年葬于“奉陵”,天显十二年太宗耶律德光“幸怀州,谒奉陵”,说明“奉陵”距离“怀州”不远。大同元年耶律德光“葬于凤山,陵曰怀陵”。按照习俗,耶律德光当与萧温葬于一起,且“奉”与“凤”同音,多以“奉陵”位置应在“凤山”,或可为“凤(奉)陵”,后改为“怀陵”。因此,怀陵应为辽太宗耶律德光、皇后萧温及其长子辽穆宗耶律Z的陵寝,同时还有其他一些嫔妃等人的陪葬墓。内陵区中靠南面陵墓的祭殿规模较北面的要大,较为豪华,推断为太宗耶律德光陵寝。其北约800米的陵墓相对简朴,推断为穆宗耶律Z陵寝。

1991年对陵区内的5号墓进行了清理。该墓位于床金沟上营子村东北架子山前中部,规模较大,墓葬西南有面积近700平方米的建筑基址。此墓为砖木结构多室壁画墓,由墓道、天井、前室、东西耳室和后室组成,墓室间有甬道。全长35.72米,最宽处15.16米,深10.48米。方向140度。墓内有门吏、侍卫、飞鹤等壁画。该墓早年被盗,随葬品几乎被洗劫一空,出土少量残碎瓷器及鎏金铜丝网络残片、鸣镝、“开元通宝”铜钱等,以残碎瓷器最为精美。

这些瓷器品质优良,工艺精湛,涉及耀州窑、定窑、景德镇窑等窑口,尤以耀州窑瓷器最具特色,也较为罕见。

耀州窑瓷器 注壶2件、盏托2件。注壶主体呈葫芦状,束腰,上部小而略长,下部球形腹,枝蔓集束形柄,柿蒂形盖,盖顶与柄端有一钮,由四节银链连接,下部肩部有斜直流,圈足。腹部刻划缠枝牡丹,腹底刻双重仰莲纹。釉面有冰裂纹,圈足着地处无釉。口径1.4厘米,通高23厘米(图2)。盏托一件口沿作六出花式,盘心凸起,饰一周乳凸状石榴纹和凸棱纹,圈足。釉面有冰裂纹。口径15.6厘米(图3)。另一件口沿作五出花式,盘心凸起,饰一周椭圆形莲瓣,喇叭式圈足。胎质灰白,釉面有冰裂纹,圈足底沿无釉。口径14.4厘米(图4)。

定窑瓷器 白瓷花口方碟9件、花口盘2件。方碟为花式敞口,斜壁,平底。胎质细白,胎体轻薄坚硬。釉色白润光亮,有的积釉处略发青。盘外底无釉。内壁有印花装饰。其中4件内底印有一纹,边缘饰以花叶,外底墨书草体“内报恩寺萧愿女”两行7字(图5);4件内底印有柿蒂花叶纹(图6);1件内底印有双蝶纹。口径10.6~13.6厘米。花口盘为十八曲花口,浅腹,腹壁呈花瓣状,上腹略弧,近底折收,圈足。胎质细腻,胎体轻薄,釉色洁白肥润。外壁拉坯痕迹明显,外底部无釉。口径11.4厘米(图7)。

景德镇窑瓷器 青白釉刻花碗3件、深腹碗1件、花式碟1件。刻花碗敞口,斜直壁,圈足。胎体细白,腹壁轻薄,底部较厚,足墙较矮。内壁刻缠枝菊纹。釉色莹润,白中泛青。圈足外底无釉。口径14.4厘米(图8)。深腹碗敞口,腹壁微弧,圈足较小,足墙较高。胎质细白,胎壁轻薄,釉色光亮。圈足外底无釉。口径9.6厘米。花式碟为六曲花口,浅腹,腹壁作六瓣花式,内底较平,矮圈足。胎壁轻薄,釉色光润。口径10.2厘米(图9)。

怀陵5号墓的发掘者根据墓葬形制及方碟“内报恩寺萧愿女”墨书推测,该墓为皇室后族中的一位萧姓嫔妃,下葬年代为辽代中期偏早,介于天赞二年至统和元年之间,即923~983年。但是结合墓葬内出土的相关遗物分析,其年代可能晚于统和元年。

耀州窑是中国古代北方著名的窑场之一,始烧于唐代,五代时期具有相当规模,北宋中期以后达到鼎盛,形成了以黄堡镇为中心、囊括南北诸多窑场的耀州窑系。耀州窑烧制白、青、黑、酱、三彩、月白、白釉黑花(褐花)等多种釉色瓷器,以青釉瓷器最负盛名。早期耀州窑青瓷多以釉色取胜,少有装饰。五代时期特别是中期以后,装饰逐渐兴盛。北宋早期,耀州窑青瓷烧造工艺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这时期的耀州青瓷釉层较薄,釉面温润,光洁匀静,玻璃感强,釉色青幽淡雅,如冰似玉;胎釉结合紧密;浅灰白色胎,均匀细致坚密;纹饰丰富多彩,繁而不杂;刻花技艺极为娴熟。怀陵5号墓内出土的青釉注壶及盏托形制规整,胎质浅灰白,细密坚致,釉层薄而温润,有较强的玻璃质感,釉色近似橄榄青。特别是青釉刻花注壶刀工犀利流畅,技艺极为高超,堪称该时期耀州窑青瓷之精品。

另外,怀陵5号墓内出土的白釉方碟、白釉花口盘等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在国内一些辽代遗存中出土有带有明确纪年的同类器,对怀陵5号墓的时代判定提供了相关佐证。

方碟为极具契丹族特色的器物,大约出现在辽景宗至兴宗时期(970~1054年)。在一些辽代的墓葬或古塔中出土了一批带有明确纪年的方碟,有白釉瓷碟和三彩碟两种。辽宁省朝阳市北塔出土白釉双蝶纹印花方碟、白釉四蒂叶纹印花方碟(报告称为牡丹纹),年代为重熙十二年(1043年)、十三年;北京房山县北郑村辽塔出土白釉四蒂叶纹印花方碟,年代为重熙二十年;辽宁义县清河门2号辽墓出土白瓷印花方碟,墓葬下葬时间为清宁三年(1057年)。这些出土的白釉方碟的窑口、工艺特点等基本相同。北京房山县北郑村辽塔出土方碟与怀陵5号墓出土方碟几乎完全一致,因此这些白釉方碟的年代也应为同一时期。

另外,辽宁省锦西西孤山辽萧孝忠墓出土三彩牡丹小方碟,年代为大安五年(1089年);辽宁建平辽郑恪墓出土三彩方碟,年代为大安六年;北京龙泉务窑发掘出土一些三彩方碟印模,年代为辽代中期兴宗耶律宗真重熙元年至道宗耶律洪基清宁九年;内蒙古赤峰宁城县小刘杖子辽墓出土三彩方碟,年代为辽代晚期;河北省丰宁小皮匠沟墓葬出土三彩方碟,年代为辽代晚期。可见白釉方碟年代明显较早,三彩方碟年代略晚,是故5号墓未发现三彩器。

5号墓内出土的白釉花口盘也较具时代特点,目前国内也出土了一些有明确纪年的同类器物。河北省廊坊市香河县栖隐寺塔塔基出土白瓷花口盘,年代为统和二十四年(1006年);北京市丰台区丰台镇辽王泽夫妇合葬墓出土白釉花口盘,年代重熙十四年至重熙二十二年;内蒙古巴林右旗庆州白塔出土白瓷花口碟,年代为重熙十八年;天津市蓟县独乐寺塔出土的白釉瓣圈足小碟,年代为清宁四年。

怀陵5号墓主室为圆形,时代应该早于辽宁义县清河门2号辽墓。结合墓内出土遗物综合分析,墓葬年代应为辽代中期,大约为圣宗、兴宗时期(983~1055年)。墓葬内出土耀州窑瓷器为北宋早期遗物,年代应该较之定窑瓷器略早,其原因尚不可知,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责编 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