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国古代体育诗歌的审美特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国古代体育诗歌的审美特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中国古代体育诗歌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将民族自豪感和民族情感寄寓于体育活动中,并通过诗歌这种古老、基本的文学体裁予以表达和传承。中国古代体育诗歌作者凭借着熟练的创作技巧,根据韵律和音调的规律,运用简练的词汇、丰富的想象力去诠释中国古代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或以叙事、或以抒情的表达手法,描绘出我国古代人民多姿多彩的体育文化生活和健康、美好的精神世界。

关键词:古代体育 诗歌 审美特性

中国古代体育诗歌是建立在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之上的,将民族自豪感和民族情感寄寓于多姿多彩的体育文化生活中,并通过诗歌这种独特的文学体裁予以抒发和表达,尤其能够表现出民族性。在我国的众多古代诗歌中,体育诗歌占了很大比重,本文针对体育活动的实际内容和独特精神魅力,在体育活动中的哲学道理和精神文化等方面,分别做出了介绍和阐述,诸如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和向往,对体育活动和体育文化的热爱,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感叹,对民族振兴的热切希望等等。在我国古代众多的体育诗歌中,有许多优秀作品流传至今,影响并鼓励着青年一代在体育事业上不断创新和进步。下文将着重分析我国古代体育诗歌所具有的审美特性。

一、中国古代体育诗歌之叙事审美特性

中国古代体育诗歌是生动写实的文学体裁,是通过描写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和活动,抒发个人情感的艺术性语言表达方式,它注重将创作者的情感巧妙蕴含于词句的表述和运用之中,构建出语言生动、内容丰富、意境优美的活动场面和生活环境,并因其用词的准确、精湛和语言的形象、美妙而流传至今。我国古代体育诗歌的创作者都致力于通过生动而精细的描写,去营造优美、丰富的体育活动情境。不同的体育诗歌、不同的叙事手法表达出不同的体育活动情境,有的体育诗歌表达了浪漫与美好,有的表达了激昂与雄壮,有的表达了意志与勇气,有的表达了期盼与希望。我国古代体育诗歌以内容丰富的叙事手法,对包括足球、马球、水球、划船比赛、射箭、比武、打猎等多种体育运动项目做出了描述。“寒食内人长白打,库中先散与金钱”(王建)。“白打”即足球,他在这首七言律诗中描述了宫女的足球运动场面:几位通宵工作没有休息的宫女,于清晨时分聚集在大树下玩蹴鞠。作者用词精准,把宫女的外貌、精神状态,活动时间等交代得非常清楚,给读者展开了一幅内容详实的体育活动画面。类似的诗歌还有“遥闻击鼓声,蹴鞠军中乐”,“彩绳拂花去,轻球度阁来”(韦应物《寒食后北楼作》),“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王维《寒食城东即事》),“采索拂庭柯,轻球落邻圃”(温庭筠《寒食节日寄楚望二首(之二)》)等。诗歌“蹴鞠当场二月天,仙风吹下两婵娟。汗沾粉面花含露,尘扑蛾眉柳带烟。翠袖低垂笼玉笋,红裙斜曳露金莲。几回蹴罢娇无力,恨杀长安美少年”(钱福《蹴鞠》)对足球比赛的时间、比赛参加者的容貌和运动姿态、比赛的详细内容都做出了交代,“露”借指汗水,“烟”借指飞起的尘土,“玉笋”和“金莲”借指女性的手足,全诗叙事细致、传神,为我们勾画出栩栩如生的足球运动场面。“苑西廊畔碧沟长,修竹森森绿影凉。掷球戏水争远近,流星一点耀波光。” 宋徽宗赵佶用这首七言律诗描写了水球的运动场面。诗中的“流星”是对抛起水球的比喻,前句描写了周围静态环境的清凉和安静,后句描写了水球活动场面的精彩和激烈,通过前后一静一动的鲜明对比,呈现出鲜明、生动的体育竞技场面。在这首诗歌中,作者将眼前场景和想象与个人感觉相结合,用华丽、漂亮的流星代指传递中的水球,营造动感的视觉效果。

二、中国古代体育诗歌之抒情审美特性

中国古代体育诗歌蕴含着创作者对体育运动的喜爱之情,是我国古代人民在参加体育活动的过程中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我国古代的许多体育诗歌中运用了抒情的表现手法,通常反映出体育活动参加者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拼搏的精神面貌,它不仅仅是民族体育活动与文化的直接表现,更具有韵律性,寄托了诗歌创作者的喜悦、愉快、憧憬、忧伤等各种内心情感。我国古代体育诗歌涉及并涵盖了许多体育项目,其中也有对许多民间传统体育活动的相关内容描写,诗歌不受时间条件的限制,也不局限于某一固定不变的空间,诗歌创作者把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注入在体育诗歌的字里行间内,抒发个人情感,因而赋予了中国古代体育诗歌更加详实的内涵,更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引起读者的共鸣。体育诗歌的语言形式是变化多样的,创作者的情感也是复杂、不同的,运用比喻、夸张等创作手法,生动再现运动场面的热烈氛围和运动员的高超技艺,将个人情感和体育活动巧妙结合在一起是优秀诗歌的重要标准。“洛阳芳树映天津,灞岸垂杨地新。直为经过行乐处,不知虚度两京春。去年馀闰今春早,曙色和风著花草。可怜寒食与清明,光辉并在长安道。自从关路入秦川,争道何人不戏鞭。公子途中妨蹴鞠,佳人马上废。渭水长桥今欲渡,葱葱渐见新丰树。远看骊岫入云霄,预想汤池起烟雾。”(李隆基《初入秦川路逢寒食》)该诗歌传达了作者对时间飞逝的感慨之情,反对和告诫读者不要把时间浪费在过度的休闲娱乐上,叮嘱读者要懂得珍惜一去不复返的美好时光,利用时间多做有益的事情,不要浪费时间和虚度光阴。诗文中没有明确记录和说明体育活动的过程,但是间接地提到运动的场所和参与运动的人,并发出“不知虚度两京春”的感叹,全诗前后文相互照应,通畅流利,既为我们呈现出洛阳风光和人们对足球活动的喜爱,也抒发了自己的个人情感,是我国古代体育诗歌中抒情诗歌的优秀代表作品。“少年骑马入咸阳,鹘似身轻蝶似狂。蹴鞠场边万人看,秋千旗下一春忙。风光流转浑如昨,志气低摧只自伤。日永东斋淡无事,闭门扫雪只焚香。”(陆游《晚春感事(之四)》),诗歌的前段描写了少年带着踌躇满志、对生活和未来充满期待的心情,进城观看足球比赛,比赛场面气势宏大,人潮沸腾,从侧面反映了国家强盛,经济、文化繁荣的太平盛世;诗歌的后段描写了老者失去了青春与活力,在生活里连续不断到来的挫折和打击中,也逐渐失去了对人生和事业的憧憬,间接反映出国家政治和经济各方面都开始逐渐走向衰落,抒发了作者感慨和遗憾的心情。

三、中国古代体育诗歌之喻意审美特性

诗歌作为我国自古流传的一种文学载体,是为了说明道理、弘扬精神而产生并得到世代传承的。体育诗歌作为我国古代诗歌的一个种类,其中既有描写体育活动的场面和过程,也介绍民族性体育运动的发展方向和进程,创作者通过叙事和抒情手法抒发了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和向往,对体育活动和体育文化的热爱,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感叹,对民族振兴的殷切希望等等,通过诗歌创作来阐述人生哲理,正是我国古代体育诗歌的重要审美特性之一。正因为体育项目多从民间诞生并得到发展的,因此民族体育活动的发展也代表着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而体育活动的民族性则反映了国家的民族性和民族荣誉感,对国家民族精神的振兴,国家政治、经济的繁荣和发展都具有一定程度的映射和影响。体育诗歌中常常充满着对民族命运和国家兴衰的感叹,从诗歌创作者个人的语言中,体会到体育活动对性格磨炼和品格培育的重要性,用个人运动技艺的提高和运动精神养成,去为民族的发展和国家的进步贡献力量,实现民族的腾飞和国家的富强。古代体育诗歌有了深刻的喻意,才能够在群众中广为流传,才能给青年后辈带来启发和鼓励,因此优秀的体育诗歌总是包含着创作者想要说明的一定的道理和故事,成为诗歌的灵魂和支撑。更因为体育运动项目是竞技类的活动,该活动培养人类坚强勇敢的品格和不断挑战、不断进取的精神,而将这种品格和精神通过诗歌表达出来,正是我国古代体育诗歌所追求的。随着朝代的更替,部分体育诗歌中暗藏着为祖国和人们担忧的情感,这些内容各异,风格不同的体育诗歌都是从各种角度对当时群众生活和国家状态的现实反映。“临淄重蹴鞠,曲城好击剑,不要身后名,专骋眼前智。”(吴均《上承左思、鲍照之余边城将诗四首》),诗文先对两个不同地方盛行的体育运动做了简洁的介绍,后对这两种体育运动的共同竞技精神作了总结,从体育运动描写和叙事上升到精神文化。晚唐女诗人鱼玄机的《打球作》一诗,是对唐朝马球活动的叙事性描写,诗中写道:“坚固净滑一星流,月杖争敲未拟休。无滞碍时从拨弄,有遮拦处任钩留。不辞宛转长随手,却恐相将不到头。毕竟入门应始了,愿君争取最高筹。”全诗对球杆、球、击球的技巧和姿态等都有所陈述,既有对物的描写,也有对运动场面的描写,并在结尾提出对运动员的期待和希望,全文流畅、连贯,活泼生动,是我国古代体育诗歌中的代表性佳作。“围棋斗白黑,生死随机权”(韩愈《送灵师》)“黑白谁能入天元,千回生死体方圆”(张乔《味棋子赠弈僧》),这两首诗歌表述了围棋的精妙变化,其中充满智慧,是陶冶情操和培养品性的体育活动,体育诗歌通过将体育活动与意志、性格、品德相关联,使得诗歌从简单的记录功能中解放出来,升华到更高的文化层次,不仅仅是记叙体育活动,更是对人生、对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全面解读。

中国古代体育诗歌的叙事、抒情、喻意的审美特性既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也增加了诗歌的趣味性、历史性和哲学深度,在给读者送去优美、生动诗文的同时,也提醒读者要培养自身的性格和品德,表达了对健康、自由、乐观生活的追求,充满着对我国传统体育活动项目的喜爱之情。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2]陈学新.体育文学探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1):19-21.

[3]吕顺长.菅原道真的棋诗[J].体育文化导刊,2003(4):79-80.

[4]韩春萌.略谈体育名人的传记创作[J].当代文坛,2004(2):12-13.

[5]谢冕.论新诗潮[J].中山大学学报,2002(5):1-14.

[6]赵小华.唐代体育诗歌――体育的诗性存在[J].体育文化导刊,2006(9):92-94.

[7]魏一峰.新时期体育兵败与报告文学[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76-80.

[8]申相星.奥林匹克文学中的诗与小说[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4(2):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