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摭谈中职学校班级管理的“三原色”策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摭谈中职学校班级管理的“三原色”策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7-0003-02

红、绿、蓝,色彩学上将这三个独立的色称为三原色。三原色代表班级中的三种不同层次的学生生态群体,红原色为后进生,绿原色为班级中的优秀生,蓝原色为介于两者之间的中等生。在中职学校班级管理中,我们要擅于转化后进生,优化中等生,强化优等生,从而形成良好的班级生态环境。中职学校的班级管理的任务更加艰巨,表现在班主任要在三年的时间内重塑学生的性格,唤醒学生的自信,引导他们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班主任就要善于审时度势,制定相应的对策,以便顺利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一、“红原色”现象

【案例1】刘某、全某来自同一所初中,十分要好,进入中职后是同班同学,两人是同桌,住同一宿舍,形影不离。入校一个月的时间里,两人屡次迟到、旷课。班主任对他们采取了罚站、罚抄报纸等惩戒措施,但都没有改善他们的行为。两人我行我素,甚至出现教唆同宿舍同学吸烟的情况,对寝室长的管理更是置之不理。

【对策分析】

一个班,总有一些后进生,即红原色。但再差的学生身上也有自己的优点,及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进行因势利导,鼓励上进,使他们产生积极的情感,从而以点带面促使学生全面进步。在此案例中,两名缺少纪律感和秩序感的入校新生为班主任出了一道难题,班主任的“罚站、罚抄报纸”的常规惩戒措施都没有取得好的效果。如果班主任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会不利于班级工作的进一步开展,班级管理遇到了“红原色”。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遇到红原色的时候,一定要跳出常规思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本案例中,我们分析一下两个当事人:

1.两位学生接触过于频繁,互相壮胆才会无所顾忌。

2.两位学生不服从班主任和寝室长的管理,说明他们还不会站在管理者的角度思考问题。

3.两位学生把犯错当成了家常便饭,是由于他们无所事事,没有把心思放在学习上,更没有找到展示自我的舞台,因此不断犯错来“引人注目”。结合上面的分析,班主任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两位学生每次犯错误后,应对他们分别进行谈话,不宜一起批评、一起罚站。

2.让两位学生分别担任寝室长或班里的某个班委职务,体验管理者的感觉,唤醒他们以身作则的意识。并及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进行因势利导,鼓励上进。

3.将两位学生的座位和宿舍调开,在组织各项班级活动时,尽量不安排两人在同一个活动小组,让他们接触更多其他同学。

4.给予两位同学更多的关心,多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适时为他们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引导他们树立自信、自爱、自强的人格。

二、“绿原色”现象

【案例2】入校后的第一个月,学校的秋季运动会开始了,班主任在为期两天的运动会期间,和学生坐在一起,为班里的运动员加油助威,帮运动员核对成绩,给受伤的运动员买创可贴,给运动员照相……最终班级在运动会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全班学生欢欣鼓舞。运动会后,班主任召开了“我们的班级,我们的家”主题班会。在班会上,班主任对运动会进行了全面地总结,并对全班学生入校一个月以来的表现给予了积极地肯定,鼓励大家把运动竞技的精神发扬到学习中……随后整个学期各项班级活动都得以顺利开展。

【对策分析】

“绿原色,”谁都爱他们。也正因为如此,优等生的缺点往往容易被忽视、掩盖,被原谅、袒护。但小的缺点也会造成大的隐患,对这类学生,我时时提醒他们“做学问得先做人”,做一个正直的人,热情的人,向上的人。优生不单纯是学业要优,更重要的是人品要优,心胸要广,心理要健康。只有严格要求,警钟常敲,才能克服自身的弱点,扬起风帆前进。

在此案例中,班主任在运动会上和学生积极交流,呐喊助威,关心受伤的同学,实际上起到了增强班级凝聚力的示范作用。在这样的示范作用下,班里的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士气增强,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有了这个良好的开端,后期其他工作的开展也就顺理成章,班级工作一路“绿色”。本案例中出现“绿原色”的情况是班主任最愿意看到的。这位班主任成功地抓住了两个机会:一是运动会。运动会是一个不同于教室内学习的竞技活动,在参与运动会的过程中,学生会萌生集体荣誉感和竞技意识,班主任则要引导学生如何面对比赛中的胜利和失败,如何在集体活动中顾全大局等。二是运动会后及时召开主题班会。如果说运动会是体验过程,主题班会就是在总结心得,有了这样的及时总结和交流,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就会更近。

抓住了这两个机会,班主任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在随后学校组织的其他活动中,班主任的工作就比较容易开展,班级管理进入了“绿色”生态的良性循环。简言之,在班级管理中抓住机会,真正深入到学生中去,积极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增强班级凝聚力。

三、“蓝原色”现象

在班主任眼中,经常看到的不是让人望而却步的“红原色”,也不是让人心情舒畅的“绿原色”,而是处于两者之间的“蓝原色”。在解决“蓝原色”问题时更考验班主任的组织协调能力。

【案例3】某学校的电子商务班学生对会计课很反感,上课不听讲,作业也交不齐。会计老师因此对该班学生印象不好,经常拿会计专业的学生跟该班学生比较。班委找班主任说明情况,要求电子商务班取消会计课。会计老师也不时地在办公室抱怨该班的教学进度难以推进。

【对策分析】

“蓝原色”往往是一个班级中容易忽略的群体,他们有比较稳定的心理状态,他们既不像优等生那样容易产生优越感,也不像后进生那样容易自暴自弃。他们是班集体的一面镜子,他们希望老师重视他们,但又害怕抛头露面。对这类学生要掌握他们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的积极因素,尊重他们、理解他们、信任他们。

在此案例中,表面看来,是学生对课程设置不满,认为电子商务班不用开设会计班的专业课。实际根源在于学生不理解开设会计课的意义,不理解会计老师不喜欢他们的原因,会计老师也不理解学生不好好听讲的原因……这样的状态就像出现了“蓝原色”,如果这个问题得以合理解决,班级管理工作将会出现“绿原色”。如果处理不当,则会出现“红原色”,影响学生会计课以至其他课程的学习。在这则“蓝原色”案例中,班主任应该充分发挥“剂”的作用,这个“蓝原色”事件涉及到了三方当事人,即班主任、学生、会计老师。

1.对于班主任而言,学生对学校的课程设置有不满就找班主任倾诉,这是值得欣慰的,说明学生信任班主任。

2.对于学生而言,他们不理解电子商务专业为什么要开设会计课程,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学不会、学不好,因此更加反感学习这门课。

3.对于任课老师而言,没有建立差异化的评价机制,硬要用一样的教案、一样的试卷来衡量两个不同专业的学生。这样一来,学生的抵触情绪遇到了老师的不满情绪,二者的矛盾就激化了。分析了以上症结所在后,对策就容易制定了:

1.向学生说明开设会计课的目的,从事电子商务的人要了解会计的基础知识,才能更好地进行成本核算和商务决策,顺利地开展商务活动。

2.班主任应加强与会计老师交流,建议区别对待电子商务班和会计班的教学活动,适时地调整教学进度和难易程度,并建立不同的评价机制。

3.班主任应在平时多关注会计课程的作业情况、听讲情况,并不断鼓励学生、督促学生完成该课程的学习。

班级管理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作为中职学校的班主任,应在处理班级事务的过程中,认清“红绿蓝”三原色,充分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冷静分析对策,做到“偏爱”后进生、严爱优等生、博爱中等生,同时不断学习先进的班级管理理念,提高自身的管理素质,全面推进学生责任感、自信心、进取心、意志等方面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