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虚拟设计中电视美术设计应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谈到电视虚拟设计就必须先提到虚拟演播系统的功能,虚拟演播技术是运用计算机图形技术和色键技术结合的产物。这几年随着虚拟演播技术的不断发展,它已逐渐成为电视美术设计制作的一种不可代替的表现手段,设计者们越来越感受到它的优点,使用虚拟演播室的美术设计突破了传统演播室美术设计的实景制作和现实场景设计的空间限制,从而达到能将真实人物与虚拟环境的自由组合,它能将现实实时视频与计算机三维图形所创造的虚拟场景经过键盘处理,使两者完美地结合为新的电视画面。
关键词:
电视;虚拟设计;虚拟演播技术;电视美术设计
像我们看过的影片《杀出恐龙谷》《猩球崛起》《汉江怪物》《侏罗纪公园》,还有迪斯尼公司出品的科幻、童话影片都是采用了一些虚拟景物与实拍的物象进行有机的结合,形成了美妙动人的画面,给人以全新的视觉感受。近几年来虚拟演播室技术的运用在不少电视台及其它媒体成为新的热点。它的特点是设计制作周期短,时效性强,劳动耗能低,场景修改容易,投入少效率高,大大提高了演播室的使用率。尽管虚拟设计是从电视美术设计中派生出来的一种表现形式,但也应该说虚拟技术的出现给电视制作、电视美术的环境设计带来一场新的革命,是节目的制作更具灵活性,能够让创作者更好地发挥,更充分地表现自己的思想意图。当然虚拟设计也同样无法代替常规的现实的电视舞台环境设计,因为两者的概念有着本质的区别。虚拟的环境设计多用于电视新闻、专题报道、天气预报、金融信息、体育报道、股市分析、儿童娱乐、教育类节目,以及小型情景剧、MTV等。那么虚拟设计比起传统常规的电视美术设计有哪些特性呢?
一、虚拟设计在“虚幻”中创造多变的美
虚拟设计在电视节目制作中有其独特的风格,那就是它的“虚幻”性,它是用虚拟的手段来体现真实的世界(物象),所以产生的视觉审美效果又有别于真实的东西,这也就是所谓的视觉升华,然而虚拟的写实再求真实也毕竟是“虚幻”的,他跟实景实物对人的视觉感应有着本质的区别,也就是说是这种差异产生了新奇的美。当虚拟的景致跟现实的物象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时,它就是一幅“超现实主义”的作品,因为它打破了自然的审美规律,所以虚拟设计的画面图像可以根据设计者的意向创作出“虚”“实”景结合多变的超常规的美。
二、虚拟设计可以突破常规的时空概念
作为一般的电视场景设计要构建一个固定的场景模式和不光基调,因而缺乏机动性和应变性,然而对于虚拟设计来说就不同了,它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它可以随意变换或组合不同时空的物象按照自己的意向任意拓宽场景的纵深空间或透视变化,甚至变更场景画面的焦点,也可以由一个场景的样式变为另一个样式。例如,物体可以不考虑重力的原理而悬浮在空间,物体可以从多个物体间穿插运动或上升,视频图像可以进行,二度创作,把不同的时空图像和情节融合在同一主题画面中。因此,虚拟设计能够构建一个以多维“情节”空间为一体的精彩的意象世界。
三、虚拟设计的动静结合使画面“活”起来
在常规的舞台设计中,首先要选择一个固定的舞台环境,用固定不变的景别来构组一个氛围,所展示的只能是一种静态的美,而易显得古板,同时,固定的场景也局限了视觉传达的信息量,无法尽情发挥创作者的思想意图,然而虚拟设计的场景则会随心所欲的将动态的美发挥到极致,比如说在静坐的主持人背景上空是白云浮动的蓝天,而主持人侧面周围是狂泻的瀑布,风声、水声、伴随着鸟鸣声时远时近,彩蝶时而从主持人面前飞过,又慢慢地消逝在远方,主持人脚踏的地面一会变成鹅卵石,一会又变成碧绿的草坪,时而小雨淅沥,时而风吹飘叶,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可见表现手法丰富多变,动静结合别有情致、韵味十足,使场景画面变得鲜活起来。
随着虚拟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电视美术设计领域(包括电视栏目包装、专题片头、片尾、片花以及电视广告推介等方面)对视觉听觉的再度创作有着很大的发挥空间,表现力、视觉感染力会更加丰富多彩,它跨越了现实时空物象表现的局限性,使创作思维的表现形式得到了完美体现,虚拟技术也必将在电视制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邹丰泰 单位:山东广播电视台
参考文献:
[1]杨国建,王立峰,姜楠,张兴成.虚拟仿真技术在仿真模型设计中的应用[J].森林工程,2005(5).
[2]陶然.试论动画片创作中场景设计动静态之美[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
[3]蒋英兰,王大镇,韩荣第.基于虚拟制造的复杂曲面NC程序验证仿真环境的建立[J].西安工业学院学报,2002(2).
[4]邱晨鹰,邓军.虚拟演播室系统及其技术发展浅析[J].职教论坛,2005(26).
[5]朱学东,李勇.虚拟演播室系统设备的分析与比较[J].西部广播电视,2002(2).
[6]郭斌.虚拟演播室系统的选择、应用与发展[J].电视字幕(特技与动画),2001(9).
[7]朱勇.虚拟演播室系统及其关键技术[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6).
[8]朱学东,李勇.虚拟演播室系统设备的分析与比较[J].西部广播电视,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