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真空采血法和传统采血法对血标本溶血现象的影响比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目的:探讨真空采血法和传统采血法对血标本溶血现象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6月我院急诊室160例静脉采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采血法,实验组患者行真空采血法,比较两组患者血液标本的溶血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血标本溶血率为1.25%,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血标本的溶血率1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真空采血;传统采血;血标本;溶血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608-01
静脉采血是临床检验中常用的操作技术,血液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对于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1]。血标本溶血是临床检验过程中常见的现象,造成红细胞被破坏,改变血清和血浆的化学组成,严重影响血液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不利于患者的诊断和治疗[2]。本研究以2011年1月~2013年6月我院急诊室160例静脉采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真空采血法和传统采血法对血标本溶血现象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6月我院急诊室160例静脉采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98例,女性62例,年龄4~74岁,平均年龄45.3岁。将所有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8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采血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传统采血法即一次性注射器静脉采血,方法如下:选择患者肘正中静脉血管作为穿刺血管,对穿刺部位的皮肤实施常规消毒后左手适当绷紧穿刺部位皮肤,右手持一次性注射器穿刺,见回血后固定针头,抽取血液达检验用量。拔出针,将针头取下,将血液缓慢注入抗凝试管和塑料试管内。指导患者使用无菌棉签按压穿刺处5min,待无出血后停止按压。
实验组患者行真空采血法,方法如下:在持针器上安装一次性采血针,选择患者肘正中静脉血管作为穿刺血管,对穿刺部位的皮肤实施常规消毒后持一次性采血针保持针头斜面以20°角刺入血管,在持针器上连接真空试管,使血液自然流入试管内,取血完成后松开止血带,将针头拔出。指导患者使用无菌棉签按压穿刺处5min,待无出血后停止按压。
1.2.2 血标本处理方法
将所有血标本在0.5~1 h内采用低速离心泵离心,控制离心温度20℃,离心速度为1000~1200 r/min,5min 后观察血标本溶血情况。
3 讨论
溶血是血标本临床检验中最常见的干扰因素,严重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对患者疾病的诊断与治疗造成干扰[4]。临床引起血标本溶血的主要原因有:1)、患者采集血液时止血带扎的过紧或时间过长会增加患者血管内压力,大大加快血液注入一次性注射器管或真空采血管的速度,导致红细胞短时间内发生强烈冲击破裂;2)、患者采血时定位或进针不准确,针尖在血管中反复出入,引起血样溶血或血肿;3)、护理人员在取血过程时未待穿刺部位消毒液完全干净即开始取血,导致消毒液进入血标本中,导致红细胞破裂;4)、血标本在混匀过程中用力过猛导致溶血;5)、采血器材不合格也会导致溶血的发生,例如一次性注射器内壁粗糙或漏气会改变注射器内部的压力,造成采集的血标本产生气泡,导致溶血。
传统注射器采血法注入血液过快,血液撞击试管壁造成红细胞壁破裂溶血,另外,由于抽血和将血注入试管均为人工操作,要求操作的力度要适中,用力过大,容易导致血红细胞由于机械性损伤溶血,用力过小取血时间延长,也增大了溶血的可能。真空采血法利用真空负压的原理,血液在压力的作用下顺压力差流入真空管内,一次性即可留取所需血量。避免人工操作造成的血细胞机械性损伤,降低了溶血的发生。真空采血法造成溶血的原因主要是负压不足,血液间断吸入并混有气泡可造成溶血或者负压过大,血液快速注入试管,造成红细胞破坏溶血。
本研究中,实验组患者血标本溶血率为12.5%,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血标本的溶血率1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对静脉采血患者行真空采血留取的血标本较传统一次性注射器静脉采血留取的血标本有较低的溶血率,避免了患者多次穿刺的痛苦,提高了临床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为患者疾病的治疗和抢救赢得宝贵时间,临床意义显著。
参考文献:
[1] 方伟. 患儿真空采血溶血常见原因及预防措施[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0,13(1): 155.
[2] 杜伙芬. 不同静脉采血方法对血液标本溶血的影响研究[J]. 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3): 89-90.
[3] 况茗露. 不同采血方法对新生儿标本溶血的影响[J]. 当代护士,2011, 13(1):131-132.
[4] 邱. 真空采血标本溶血原因分析与对策[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 (19):2527-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