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显微手术治疗前循环脑动脉瘤的临床疗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显微手术治疗前循环脑动脉瘤的临床疗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目的:研究显微手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40例前循环脑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行血管介入栓塞治疗;观察组20例,行血管显微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痊愈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等。结果:观察组痊愈率为85%(17/20),对照组为50%(10/2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

关键词 前循环脑动脉瘤;显微手术;痊愈;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739.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7)04-0022-02

Clinical efficacy of micro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anterior circulation aneurysm

ZENG Xiaohua, ZHONG Fujun, HUANG Wanlong, ZENG Bo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of People’s Hospital of Fengcheng, Fengcheng 331100, Jiangxi Province,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micro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anterior circulation aneurysm.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4 to May 2016 in the hospital 40 cases of anterior circulation aneurysm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 with 20 cases treated with interventional embolization therapy and an observation group with 20 cases treated with vascular microsurgery. The recovery,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mount of bleeding during operation and the times of operation and recovery of the patien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cure rat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85%(17/20) and 50%(10/20)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 amount of bleeding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ess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peration and postoperative recovery times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

KEY WORDS anterior; circulation; cerebral; aneurysm; microsurgery; recovery; complication

X动脉瘤中最常见的就是脑前循环系统动脉瘤,多因脑内血管异常导致脑动脉瘤样突起,引起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导致患者死亡、神经功能缺陷后遗症等不良后果[1]。我国脑动脉瘤发病率为3.6%~6.0%,其中动脉瘤破裂率为1%~2%,当动脉瘤发生破裂时,患者预后差,再出血率极高,因脑动脉瘤破裂造成的死亡率占22%~25%[2-3]。脑动脉瘤破裂的检出率并不高,应用显微手术治疗是现阶段临床治疗前循环脑动脉瘤的主要方法[4]。但微创手术也会为患者带来创伤,患者预后也存在较大差异。患者及早实施手术治疗能有效避免再出血,从而降低患者的致残率与致死率[5]。脑动脉瘤发病率与年龄并无直接关系,患者一旦发病,病情进展较快,给患者生理和心理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临床治疗前循环动脉瘤的方法包括血管显微手术与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6],本文比较两种方法治疗前循环脑动脉瘤患者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丰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前循环脑动脉瘤患者,均经脑部血管造影确诊,临床表现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及失眠等,患者均有自主能力。排除合并心脏病、肝肾等严重器官疾病的者,妊娠哺乳期妇女,精神疾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将4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20例,其中男9例,女11例,年龄25~60岁,平均(38.5±8.6)岁,病程1~20 d,平均(9.5±1.8)d;根据Hunt与Hess临床分级,Ⅰ级7例,Ⅱ级9例,Ⅲ级4例。观察组20例,其中男8例,女12例,年龄24~60岁,平均(37.9±8.8)岁;病程1~20 d,平均(9.1±2.0)d;Hunt与Hess分级Ⅰ级6例,Ⅱ级9例,Ⅲ级5例。两组患者性别、病程、临床分级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选择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术前为患者实施全身麻醉,由一侧股动脉穿刺,按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微型弹簧圈治疗,窄颈动脉瘤患者行未克ㄈ治疗,宽颈动脉瘤患者行双微导管栓塞或支架辅助栓塞治疗。观察组行血管显微手术,患者全麻后由标准翼点入路,按病理情况适当扩大入路,从患者耳屏作为起点,以发鬓为终点,将侧裂池和颈动脉开放,释放脑脊液,再结合患者解剖结构将动脉瘤实施钝性夹闭与分离,最后将切口缝合。术后,两组患者均行输液和抗感染治疗,配合相应的临床护理干预。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痊愈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7]。

1.3 疗效评估

根据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分为:①基本痊愈为患者各项临床体征基本恢复正常,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和神经功能障碍;②残疾为患者并没有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存在神经障碍各项体征;③死亡[8]。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

治疗后,对照组基本痊愈10例,残疾8例,死亡2例,痊愈率为50%;观察组基本痊愈17例,残疾2例,死亡1例,痊愈率为8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并发症情况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3 两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101.5±10.5)ml,手术时间(58.5±3.8)min;对照组术中出血量(235.8±22.1)ml,手术时间(86.2±3.8)min。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4 两组术后恢复时间

观察组术后恢复时间为(8.1±0.6)d,对照组为(15.5±2.6)d,观察组术后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脑动脉瘤的主要发病人群为30~60岁,发病率仅次于脑血栓[9]。动脉瘤破裂出血会增加患者的死亡率,有研究发现有1/6患者在择期手术过程中会出现再出血,及早手术可以避免再出血,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动脉瘤的发病机制为动脉硬化、感染等,动脉瘤在机体任何部位都会形成,其中最常见的是脑动脉[10]。本研究比较了血管栓塞术与显微手术的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痊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

血管栓塞术也是颅内动脉瘤治疗的新型技术,是颅内动脉瘤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可以有效降低瘤体破裂率,然而显微手术夹闭治疗可以更准确的分辨血管解剖结构,为患者实施血管重建,及时清除患者蛛网膜下腔出血,利于患者的远期预后效果和康复。血管栓塞术和显微手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各有优缺点,但显微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更小。显微手术治疗要充分暴露瘤动脉、瘤颈,将前循环动脉瘤和脑池暴露出来,对侧裂池释放脑脊液也要耐心的打开,若有脑水肿很难分离,可于脑组织回缩和脑压下降后将额叶打开,待脑组织回缩后,将侧裂池再充分的打开,将颈内动脉和分支等充分暴露出来。在手术中要注意及时调整显微镜与手术床角度,保证充分的术野,骨窗要邻近颅底,将蝶骨嵴磨除以后,充分开放侧裂池,尽量减少脑组织的牵拉。单纯颅动脉瘤夹闭效果较好,复杂颅内动脉瘤则需要实施组合处理,充分暴露视野,对不规则瘤体等则要应用电凝塑型缩小,将供应血管阻断,保证瘤夹安装空间以后,将瘤体切除,才能取得较好的夹闭效果。手术入路中对脑池、蛛网膜下腔等要及时冲洗积血,减少脑血管刺激[12]。

总之,显微手术治疗前循环脑动脉瘤效果显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痊愈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手术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与术后恢复时间,具体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要按照患者实际情况,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肖平雄. 显微手术夹闭与血管栓塞术治疗脑动脉瘤的疗效分析[J]. 吉林医学, 2015, 36(7): 1335-1336.

[2] 李卫峰. 脑前循环动脉瘤破裂的早期显微外科手术治疗[J]. 中国当代医药, 2013, 20(5): 48-49.

[3] 钟剑烽. 神经外科开展前循环脑动脉瘤显微手术的治疗分析[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 17(22): 84-85.

[4] 韦鹏翔, 刘佳霖, 周玉嘉, 等. 老年性前循环动脉瘤的神经外科治疗[J]. 中国医药导报, 2014, 11(10): 38-40.

[5] 吴鸣, 罗良生, 张健, 等. 脑前循环破裂动脉瘤的早期显微外科手术治疗[J].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 2013, 3(3): 56-57.

[6] 张斌. 神经外科开展前循环脑动脉瘤显微手术的治疗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 2014, 9(34): 35-36.

[7] 郑梓煜, 叶子, 黄应雄, 等. 腹主动脉瘤破裂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4, 23(11): 1253-1258.

[8] 巴吐鲁呼, 范玉华, 艾尼瓦尔・马木提, 等. 前循环脑动脉瘤患者经显微手术治疗的效果分析[J]. 临床急诊杂志, 2015, 16(10): 795-797.

[9] 吴彩云, 王胜煌. 不同血管扩张剂在心肌血流储备分数评估中的应用[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 16(1): 95-97.

[10] 施敏, 裴玉萍, 李桂芹, 等. 介入治疗外周假性动脉瘤患者术后感染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4, 24(11): 2768-2770.

[11] 吴日乐, 许孝飞, 刘爱华, 等. 基质金属蛋白酶及一氧化氮合酶与脑动脉瘤形成的相关性[J]. 中华医学杂志, 2014, 94(35): 2754-2756.

[12] 佟志勇, 王运杰, 梁传声, 等.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前循环直径小于等于2 mm微小动脉瘤的疗效[J].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13, 10(1):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