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例谈抛物线对称性的应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例谈抛物线对称性的应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在初中阶段所研究的函数中,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是最重要的内容,也是最常考的内容. 在抛物线的学习过程中,抛物线的对称性是它的一个显著特征,对称性的考查和利用也是比较灵活的. 本文将以一些典型的例题来谈谈抛物线对称性该如何运用.

【关键词】 初中数学;抛物线;函数的性质;知识运用能力

首先我们来回顾什么是抛物线,二次函数y = ax2 + bx + c(a ≠ 0)的图像就是一条抛物线. 抛物线的对称轴可以用直线x = -■表示,当二次函数的形式为y = a(x - h)2 + k(a ≠ 0)时,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 = h. 在解有关函数的问题时,我们常常会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数形结合能更快地理清思路,运用好已知条件. 下面我们通过几个例子来谈谈关于抛物线对称性的一些考点和用法.

一、求点的坐标

例1 若函数y = ax2 + bx + c(a ≠ 0)经过点A(-2,7),B(6,7),C(3,-8),那么抛物线上纵坐标为-8的另一点的坐标为______.

分析 一看到是求点的坐标,很多学生就会想到要先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再把所求点的纵坐标代入到解析式中,就可以求出该点的横坐标. 而要求抛物线的解析式也是可以的,因为已知条件中给出了三个点的坐标,把三个点的坐标代入到函数的一般式中,通过解方程组可得出抛物线的解析式. 这种方法是一种传统的方法,也是很多学生会用到的,但其实这道题还有更加简便的方法,省去了烦琐的计算,也能快速地得出答案,关键就是要细心观察已知中给出的三个点的坐标. 可以看到A(-2,7),B(6,7)两点的纵坐标是相等的,说明这是两个点于关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那么就可以直接利用抛物线的对称性快速解题.

解析 由题意得,抛物线的对称轴x = ■ = 2,所求点与点C对称,2 × 2 - 3 = 1,所求点的坐标为(1,-8).

二、求代数式的值

例2 抛物线y = ax2 + bx + c(a ≠ 0)的对称轴是x = 2,且经过点P(3,0),那么a + b + c的值是( ).

A. -1 B. 0 C. 1 D. 2

分析 在这道题中,要求的是代数式a + b + c的值,这类题目我们也会经常接触到,a + b + c的值就是当x = 1时,函数y的值. 仔细观察就可以看到,我们不用求出每个字母的值,充分利用好对称轴这个已知条件,就能巧妙地解决问题.

解析 因为抛物线的对称轴是x = 2,2 × 2 - 3 = 1,也就是与点P对称的点是(1,0),正好是我们所要求的当x = 1时函数的值. 所以a + b + c的值为0. 答案选B.

三、比较函数值的大小

例3 如果A-■,y1,B-■,y2,C-■,y3为函数y = x2 + 4x - 5的图像上三点,那么y1,y2,y3的大小关系是( ).

A. y1 < y2 < y3 B. y3 < y1 < y2

C. y2 < y1 < y3 D. y1 < y3 < y2

分析 这道题可以直接代入计算,但这样的话会带来非常大的计算量,是不可取的一种方法. 比较函数值的大小可以利用函数的单调性进行比较,但抛物线的单调性并不是单一的,而是有增有减,因此在使用的时候不仅要先搞清函数的单调性,还要明确点的位置关系以及和对称轴的水平距离.

解析 根据题意可得,抛物线的开口向上,函数的对称轴为x = -■ = -2,当x > -2时,y的值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所求点的横坐标均大于-2,因为-■ < -■ < -■,所以y2 < y1 < y3. 答案选C.

四、求函数的解析式

例4 已知二次函数的图像经过点A(2,-3),对称轴为x = 1,且与x轴的两个交点之间的距离为4,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分析 这是一道求函数解析式的题目,而我们首先会想到的就是根据已知条件来设函数为哪种形式,运用常规的方法都能求解,但会产生一个非常复杂的三元方程,而巧用函数的对称性,能轻松地解决这些问题,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解析 由抛物线的对称性可知,抛物线与x轴的两个交点的坐标分别为(-1,0)和(3,0),于是可以把函数设为两点式y = a(x + 1)(x - 3),将A点坐标代入得-3 = -3a,a = 1,即所求函数为y = (x + 1)(x - 3),整理,得y = x2 - 2x - 3.

函数的对称性是二次函数图像的一个重要特征,常常可以巧妙地运用于解决问题当中. 从上面的几个例题就不难发现,很多题目都可以用常规的方法来解决,但计算会很烦琐,过程比较复杂,而能巧妙地运用对称性的话,问题都能快速解决,并且解题过程得到了有效的简化. 因此,在解题时,一定要先细心观察和认真思考,抓住题目中的一些关键信息,用最简便的方法来解答.

【参考文献】

[1]葛加建.由二次函数问题案例教学谈初中生探究能力的培养[J].成才之路,2013(36).

[2]刘克庭.运用函数性质,培养学生抽象思维与逻辑思维能力[J].学园,2013(33).

[3]徐英.学好二次函数的三个重要方面[J].初中生世界:九年级,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