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报纸官博运营的现状与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报纸官博运营的现状与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随着近年来无人机在民用领域的火热,国内外新闻界也兴起了一种新型的素材采集工具――媒体无人机。一些业内人士甚至认为媒体无人机将是新闻采集的未来标配。[1]2015年6月,新华网率先组建了首家全国性无人机报道编队。新华网应用无人机采访,推动了新闻表达形式和题材的创新,也提升了它的新闻报道关注度。采用管理学中的SWOT分析法,来分析其生存发展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

优势:素材采集、团队协作和资源整合

利用无线电遥控程序和设备,无人机是可以操控自带摄影摄像装置的不载人飞机,最早应用于军事侦察,后来逐渐引入新闻报道等民用领域。与传统人工驾驶航拍相比,无人机航拍具有突破空间约束、地形环境适应性强、新闻视角独特、拍摄者安全风险较低、性价比高等优势。通过地面的信息化遥控装置,它能迅速甚至实时采集多媒体新闻素材。尤其是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大场景活动等重要实时报道任务中,无人机航拍能够获取到地面拍摄无法胜任的画面。

新华网率先成立的新闻无人机编队,在软实力与硬实力上具备了先天优势。新华网乃至新华社,对无人机队伍的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持。新华网先后在重庆、安徽、广东等多地布局无人机报道中队,逐步建立重大突发事件的新闻采集和传播机制。各地无人机中队曾多次与其他单位合作,参与了许多风物宣传航拍、影视剧摄制和航空测绘等活动。尤其是成立于2013年的重庆无人机团队,在西南地区的传媒界里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新华网承接了新华社的品牌优势,它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得到基础保障。新华社、新华网密集的信息采集网络,帮助无人机编队及时对社会动态作出反应。在新华网的渠道支撑下,无人机编队生产的新闻内容能够实现移动化、即时化、全媒体化呈现,从而满足公众对新闻现场即视感的需求。天津爆炸事故中,新华网安徽无人机团队中队两次进入爆炸核心区域,其制作的无人机航拍视频在网上获得了极高的点击率。笔者比较了国内关于天津爆炸的无人机视频新闻,新华网无人机新闻体现出的专业水平最高。

劣势:操作风险、专业素养和设备功能

相对于地面拍摄,无人机每架次的飞行都伴随着高风险。从预期策划,到中期飞行,再到后期处理,无人机新闻的制作过程更为复杂。尤其在飞行之前,要精确完善飞行路线、周围环境、天气预报、设备检测等等。[2]否则飞行过程中一旦发生摔机,紧急维修机器十分困难,记者的采访进程也会被打断。

无人机航拍至少由一名飞手(控制飞行航线)和云台手(控制机上摄像机)共同完成。两者构成的飞行小组是无人机团队的核心,他们的水平及配合程度决定了航拍素材的质量。飞手除了要有丰富的飞行经验,还需要优秀的心理、身体素质,掌握各种飞行器材,了解航空学、气象学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甚至还要熟悉电工、焊工等修理技能。而云台手需要摄像、摄影等新闻实务经验。无人机的操作门槛,会导致无人机编队扩大规模的成本很高、难度较大。

安全性、可靠性还是无人机应用领域的普遍技术问题,怎样配合新闻行业的需求,是媒体和无人机研发公司双方更要考虑的重点。目前“传媒行业应用级”无人机的研发还在探索中,新华网首批无人机编队采用的是国产大疆的无人飞行器,它的拍摄功能难以满足新闻采编播的多种应用场景的要求。例如,提高航拍相机的像素和易操作性,降低无人机运行噪音和画面抖动,处理航拍画面与地面记者的合成混编和影音同步,实现采编播一体化等方面还有待突破。在天津爆炸事件,新华网首次呈现给网友的1分30秒无人机新闻经过了消音处理,而搜狐3分38秒的独家航拍带有极大的噪音,央视采用了消防无人机传回的影像资料并配上了新闻口播。

机会:行业前景、技术专业化和全媒体趋势

新闻界已经认识到无人机新闻的前景。2015年以来,美国对民用无人机的监管有明显松动,CNN、美联社、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十余家国外媒体,开始测试无人机航拍的安全性。在美国之外,尤其是拉美、欧洲地区的媒体,无人机已经成为了新闻采访的重要工具,一个价格不高的无人机就如同电话和推特一样不足为奇。[3]早在2011年日本大地震和2013年菲律宾台风“海燕”新闻报道中,英国、美国等国外媒体就大量使用无人机。今后,无论是突发事件,还是可预计重大事件,可能都少不了媒体无人机的参与。

2015年被称为无人机元年,无人机的身影出现在物流、餐饮、保险勘察等诸多新领域,而谷歌、亚马逊、Facebook、GoPro等知名公司也都先后宣称将开发无人机项目。[4]当前,在全球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的无人机品牌“DJI”由中国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创立。美国《时代》周刊评选的2014年度十大科技产品中,大疆无人机排名第三。[5]我国走在前列的无人机技术创新和硬件生产,成为我国媒体无人机应用的强大支撑。随着市场竞争者日益增多,无人机研发将可能细分至新闻拍摄等行业领域。国内有一家上市公司已经着手研发“传媒行业应用级”无人机。[6]

传播学者麦克卢汉肯定了传播媒介技术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技术的革新影响着媒体的新闻生产方式。当今,互联网催生的自媒体是当今各类事件信息传播的生力军,对抗着生产流程复杂而垄断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和新闻网站等媒体单位。尽管媒体无人机的应用还需克服多种障碍和问题,作为一种新的媒介竞争手段,无人机对于单兵作战的全媒体记者而言至关重要。[7]

挑战:新闻竞争、安全管理和政策制约

新华网无人机面临的新闻竞争,首先是国内一些媒体加快布局无人机航拍。早在2012年,重庆晨报就成立无人机航拍工作室,近年来多家电视台的综艺节目也频频采用无人机。其次,竞争者还有自民间的业余爱好者。无人机摄影摄像是个相对小众的领域,但随着无人机航拍的成本降低,使得普通民众也能够操控私有的无人机,得以制作出优质的内容,今年7月搜狐新闻中心启动中国首届无人机摄影大赛正体现了这一新兴趋势。最后,虽然无人机拍摄拓宽了新闻表现方式,但与传统新闻拍摄相对,无人机新闻本身的俯瞰视角比较单一,新闻内容的深度也十分有限。

民用无人机范畴存在安全管理问题。在诸多民用领域,国内无人机都面临着“适航认证没有统一标准”、“空域管理难以实施”等限制。根源在于无人机飞行安全监管的困难。随着民用无人机应用火爆,我国低空开放政策和安全配套设施等亟待完善。

由于新闻的政治属性和经济属性,媒体无人机将受到更多约束。否则,闯入禁飞区、侵犯公民隐私等法律和伦理问题可能会给社会带来危害。目前,我国尚未有相应的法规政策出台,新闻界也无明确的行业标准。

建议:赢得未来发展的主动权

新华网无人机编队应积极探索团队培养模式、盈利模式和新闻题材,赢得未来发展的主动权。

第一,多方面展开合作,加强无人机编队建设。今年国内涌现了很多无人机驾驶培训学校,无人机驾照考试也逐渐兴起。在国外,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密苏里新闻学院在2013年以前就展开了无人机新闻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教学。此外,一些无人机科技公司开始重视传媒市场,以适用媒体拍摄的无人机为研发方向。吸纳持有无人机驾照的人员,派遣骨干出国深造,向科技公司寻求技术支撑,都有助于加强新华网无人机编队的专业素养。

第二,扩大报道题材,展开多种经营。无人机新闻涉及的报道领域主要集中在交通、农业、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城市发展方面。环保领域、赛事报道等领域也是无人机新闻大显身手的地方。如环境污染调查报道,无人机可以飞入记者无法进入的区域,拍摄大量有说服力的调查证据。此外,新华网无人机编队在新闻报道之外,可以通过工作室的方式,承担影视剧拍摄、地理测绘、广告拍摄等商业项目,通过多种经营方式增强品牌实力,也能以盈利反哺高成本培养出无人机编队的新华网。

注释:

[1]陈怡:《媒体无人机,新闻采集的未来标配》,军事记者,2014,11:61-62

[2]刘胜男:《试飞中的无人机新闻探索――揭秘新华网重庆分公司无人机团队》,中国传媒科技,2015,05:6-8

[3]《无人机,新闻采集的游戏改变者》,中国记者,2014,06:128

[4]徐潇:《民用无人机火爆背后的冷思考》,工人日报,2015-08-12

[5]方可成:《无人机新闻来了》,中国传媒科技,2015,01:74

[6]刘胜男:《对传媒行业应用级无人机的畅想》,中国传媒科技,2015,05:11-13

[7]龙鸿祥:《无人机新闻的特点与面临的困境》,青年记者,2015,13:83-84 ■

(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