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高职高专生物化学检验实验中的质量控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高职高专生物化学检验实验中的质量控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加强生物化学检验操作中的质量控制,提高学生质控意识。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及实验质控前后的结果对比,掌握实验室工作基本技能,探讨质控的注意事项,保证生物化学检验项目的质量。

【关键词】高职高专生物化学检验;质量控制

现代临床医学要求检验人员必须掌握标本分析前、中、后的质量控制及评估,以提高和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由于实验条件和课时数有限,高职高专的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往往只重视实验原理和操作过程,忽略了强调实验中的质量控制,使得学生对实验室质量控制的知识仅限于书本理论,无法正确分析自己的操作结果为何出现误差,这对今后的工作操作、分析和科研能力都有极大的局限性。笔者在生物化学检验教学实验室新模式探索中对如何加强学生的质控操作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浅述如下:

1 根据实验安排,培养学生做好预实验

课前的实验准备包括试剂准备、仪器准备和实验器材准备。教师按照教学大纲内容,根据学校有限的实验仪器来设计、安排实验课程,要求学生准备实验试剂和器材。生物化学检验试剂多为成品试剂盒,也有部分实验要求配置试剂。实验老师在讲解了实验原理和注意事项后,学生必须准确地用电子天平称量化学试剂,用容量瓶精确量取蒸馏水,在最适温度下溶解试剂,确保试剂的准确性。预实验时,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做好实验仪器的质控,保证实验在可控条件下进行。在教学中,老师可先安排2~4学时的实验强化训练,着重培养学生对生化检验的各种玻璃器皿及常用仪器的熟练运用,训练学生配置各种浓度试剂的准确计算,确保试剂和仪器的质量控制。

2 实验时,掌握生物化学检验标本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2.1 影响生物化学检验标本的因素极为复杂,如患者的性别、年龄、人种、饮食、药物、情绪、状态、妊娠、运动、海拔高度、生活方式、昼夜变化等等。

教师在课堂中必须强调其重要性,并在试验时通过实验数据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分析。例如:激烈运动或长时间持续运动后可使血中钾、钠、钙、无机磷、AST、白细胞、尿素、肌酐及乳酸增高1倍以上,CK增加4倍以上。所以标本采集前必须嘱咐患者在安静状态或正常活动下收集标本。又如:一些药物可使体内某些物质浓度发生变化,例如咖啡因可使血糖、脂肪酸、血管紧张素、儿茶酚氨升高;吗啡可导致胰岛素、去甲肾上腺素、胰多肽降低。因此,为了得到准确、真实的检验结果,必须事先停用某种药物10~12h或更长时间[1]。检验人员一般需在采集标本前给病人讲解采集过程及要求,以保证标本的质量。学生在实验室操作学习时就应该有正确的操作理念。例如:24h尿液采集,第一天嘱病人将尿排尽弃去,并记录排尿时间,以后每次排出的尿均收集于洁净干燥带盖的容器中,直至收集到第二天同一时间最后一次排尿为止。混匀、量出总量,然后取约5mL到实验室。如何选择尿液防腐剂以及用量也是需要掌握的分析前质量控制因素。只有通过大量的举例和分析,学生在实验前才会重视标本性质,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才能谨慎、细微、统筹分析,做出准确的结果。

2.2 临床生化检验标本多为静脉血,采血和部位、止血带、抗凝剂的不当都会造成标本失真,溶血则是临床生化检验中最常见的一种影响因素。例如实验测血浆钾离子时,教师多次强调应避免压脉带过紧、压迫时间过长,顺利穿刺后要注意血液与抗凝剂的比例。若用注射空针抽血完毕后,应拔掉针尖再沿容器壁缓慢注入,且容器内必须干燥清洁。抗凝血液标本采集后要充分混匀,避免血液微小凝集,但动作必须轻柔。这些都是为保证检验结果的可靠性,避免溶血标本。实验室里,老师先仔细讲解抽血步骤并示范抽血,然后在同学相互抽血的过程中,观察同学们的操作方法,纠正其易导致标本溶血的错误操作。根据生化检验的内容不同,使用抗凝剂的种类和量也有不同,教师必须加强学生的相关理论知识学习,每次实验课中根据实验测定物得不同来分析采集标本的注意事项。

2.3 生物化学检验标本采集后应尽快送至实验室进行检验,减少标本的放置时间。如果因实际临床原因而不能及时检测,需离心后放在4℃冰箱保存。室温下血细胞中的糖酵解会以每小时5%~7%(0.4mmol/L)的速度使血糖减少,当白细胞增多或细菌污染时,血糖的损失会增加,故标本采集后须分离血浆尽快测定[2]。为了加强学生的重视,老师可理论联系实际设计一套实验方案。首先学生按照要求抽取静脉血标本(氟化钠-草酸钾为抗凝剂),半小时内离心,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该标本的血糖浓度。然后室温下把该标本放置1h后,用相同方法测定血糖浓度会发现葡萄糖含量下降。通过一系列实验论证,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手和分析能力也明确了标本分析前实验室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3 标本检测中的质量控制及培养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

高职高专院校的生物化学检验实验项目中很多手工操作都受到实验条件的制约,虽然我们在实验前的试剂准备、仪器调节和标本采集都尽量减少误差,但同学加样时的随机误差、仪器使用中的错误以及室温不恒定的误差等都会影响测定值。每一堂实验课的实验目不一样,那么测定某物质的实验原理和注意事项就是我们学习的重点。例如,血浆总蛋白的测定可以利用四种蛋白质特有的结构和性质来设计实验方法,而根据测定原理的每种方法在特异性、准确度、稳定性和灵敏度上都有一定的差异。同学就是在确保质控的情况下,通过实验结果来验证实验原理,并根据具体操作步骤进一步理解注意事项,从而评价某种方法,做到学以致用。所以通过自己的动手实践来分析每一步的实验原理,寻找每一步的误差在哪里,今后在实验中应该注意什么,以保证准确的实验结果才是学习重点。

总之,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的判断越来越多的依赖于生物化学检验结果。我们认为在高职高专的实验教学中开设“实验室质量控制课”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只要理论联系实验,根据有限的资源开设有针对性的实验,并在错误中发现真理,学生的质量控制意识就会逐步形成,对今后实际临床实验室工作基本技能及科研能力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波.重视检验前质量控制 进一步提高检验质量[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8,29(2):185-186.

[2]韦美德.加强临床实验室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J].国际检验医学杂,2009,30(6):617-618.

[3]边晓耘.检验标本在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J].青海医药杂志,2010,40(8):65-66.

[4]殷明刚.加强实验室的检验质量管理[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2,18(7):441-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