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隈研吾:如何定义设计酒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隈研吾:如何定义设计酒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每个人对于设计酒店的定义是不同的。对于一些人来说,设计酒店是一种外观上,视觉形式的体现,但我认为,设计酒店更多的是承受各种外力的同时又不失明快的建筑模式,是“心”的安放容器。

Q:请您讲述一下最新作品“北京茶舍”的构思?

隈研吾:这是一个建筑的好方向,这不是什么大项目,它是一个小设计,有点像现存古典传统建筑的一种延伸。但是它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离故宫很近。在做这个项目的时候,我一直再寻找一种媒介,可以连接传统经典和现代的文化差异。我找到的元素是空心聚乙烯快砖石,这个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的红砖瓦房建筑,这样的古建筑是完全脱离机械化的手工操作模式。因此,我尝试使用现代的手法来陈述这样一种古来的设计感,我所使用的是材料是聚乙烯块砖石,它隔热性能良好,半透明质地让光线渗入室内,给人以柔和的空间亮度。整个构建方式跟传统手法极为相似,但即便新旧间的表现形式极为相同,细微处存在的极小差异依然会成为整座建筑不可掩盖的亮点。我在设计当中非常享受这样的创作模式,以小来托大,在细节处置换建筑整体给人的冲击感。

Q:印象最深和最有设计感的酒店是哪个?

隈研吾:我曾经走过很多地方,美国,欧洲及亚洲各地,但是对于我来说,最喜欢地方是拥有温泉的那个叫做罗岗的地方。因为,在那里,我可以细致的感受到罗岗与当地生活气息的融合,享受到温泉。地下的泉水温度让我打开身上所有的毛孔细胞,松懈了神经。这对我们来说是难能可贵的。我们的身体其实很脆弱,需要充足的水分来支撑各种功能的运行。因此,闲暇的时候,我便会来到罗岗,享受这一闲适放松得时光。对于设计酒店来讲,最重要的不是视觉上的冲击,而是酒店自身所散发的一种感觉,让入住者切身感受到的非凡体验。

Q:如何定义设计酒店”?

隈研吾:正如我所说的,酒店更多的是赋予我们一种远离尘世喧嚣,宾至如归的放松感。每个人对于设计酒店的定义是不同的。对于一些人来说,设计酒店是一种外观上,视觉形式的体现,但我认为,设计酒店更多的是承受各种外力的同时又不失明快的建筑模式,是“心”的安放容器。但我们真正想要的是一种亲和放松的状态,就像泡在温水中的自然感触,所以在我设计的酒店里,一直竭力的将这种感觉释放出来。1990年,精品酒店建筑物大肆泛滥,各种奇怪的建筑拔地而起,设计师们急欲通过以外在的形式来表现酒店的价值。

Q:在材料的选择上如何实现在地化?

隈研吾:酒店设计的取材,我尽可能的选于酒店所在的地方。因为我觉得好的酒店设计就是与周围的环境能够协调统一,而不是刻有显著设计师标志性的符号。如果设计酒店无法体现其地域性特色,那么它是不完整的,与其他酒店没有本质区别。地方特色、酒店和旅客是一个非常奇妙的相互承接的三角关系,设计师们所要做的就是将这三点自然的衔接在一起。衔接的媒介便是材料。酒店给人最直观的感受莫过于材料给人带来的触感,而材料就是一种无形的表现形式。对于材料,我更倾向于从当地的自然中吸取设计灵感。材料的选择过程是令人兴奋的,我本人十分享受这一过程。我也会从网络上查找信息,但这并不全面,更多的来源于生活每个人都可以从网上得到相同固定的说法,但这不是唯一标准的答案。通过当地居民切身体验过的各种真实不一感受,才是更容易让人产生共鸣的材料。

Q:如何评价中国当下的建筑师群体?

隈研吾:在这方面,中国设计师们的表现显得可圈可点,当他们意识到外来文化过分的侵袭本土的传统理念,便开始尝试跳脱出这一设计框架。不可否认,国外这些造型独特的建筑从反方面来说,是激发中国设计师的挖掘传统设计的催化剂。从接受国外建筑理念,受其影响复制,到最后的自我思考,让他们真正了解到什么才是适合自己本土的设计。

相对于中国,日本的建筑界则是处于寡淡的状态,在这个经济不景气的时候,这样的社会环境,市场的需求量对于日本的青年设计师来说是不利的。早在我们这一代(1980-1990年间),东京涌现出非常多的新的建筑理念,也正是在那段期间给予我很大的启发,让我明白我应该做什么建筑。

这样的情况与当下中国设计师所面临的问题是不谋而合的,他们也正在找寻一种符合自身民族特色的设计理念,一种身份的标志性设计。

我的建议就是“归零”,也就是回溯历史,从历史中找到启发。这并不是说倒退回去做原始的设计,而是正视我们的历史,挖掘最根本的需求。中国的历史渊远流长,具有很强的文化底蕴,日本的建筑很大一部分是受到来自中国古代建筑的影响。

通过了解不同文化间的差异,正真的去了解历史正的反面,比如从时代的变迁,战争的毁坏及诞生的新观点,事物的革新历程,这对设计们来说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现在,欧洲和美国的建筑界,也是处于一种平和的状态,并没有很多受人瞩目的建筑设计出现。但,相反的是在亚洲,各种设计师发出许多截然以往的设计理念,传统理念的复兴与革新,逐渐清晰人们当下审美的混乱现象。

回想20世纪,许多统治者会特意的培养设计师,因为,建筑是最能够反映时代的标志和成为历史性的回顾,亦是一种统治阶级的象征。

在那时候,会有一批领头的设计师设计出当时最现代的建筑代表。现在这一趋势已然成为过去,因为统治时代、工业时代的结束,统治者不再需要大量的房屋来彰显自己的地位。以人为本的设计才是这个时代的主题。这样的情况下,亚洲的哲学思想,经典文化,都可以成为接下来创造指路上新探索的来源。

所以我们是非常幸运的,我们生活在正确的时代,正确的地方,所以东方的建筑发展空间是非常辽阔的。当然,如果目光只停驻于本土文化,是很难激发处新的设计。设计师们,对于他们来讲,最重要的一点是眼界上的开阔,在不同的建筑领域和模式中,融会贯通,激撞处属于自己的设计语言。

国际化的舞台便是在等待更多的新生力量,更多铿锵有力的设计语言,这是东方设计师在消化完自身民族文化的同时吸收更广泛的设计概念。(本文整理于新浪家居与简一大理石瓷砖联合推出的“环球酒店设计之旅年度论坛”的一部分,更多精内容请见新浪家居环球酒店设计之旅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