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坎儿井 吐鲁番的生命之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坎儿井 吐鲁番的生命之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前言:

从空中鸟瞰广裹的吐鲁番大地,巍巍雪山环绕盆地四周,中间横亘着名闻遐迩的火焰山,艾丁湖犹如银光闪烁的月亮宝石镶嵌在盆地中央。在山与湖之间,矗立着一条条蜿蜒交错、星罗棋布的土堆,似一部交响乐的五线谱,这就是吐鲁番大地的音符――坎儿井,那清澈的生命之水,从古流到夸,哺育了世世代代的火洲人民。

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水利灌溉系统

吐鲁番盆地地处我国干旱区域,极端最高气温49,60C,8级以上的大风每年在100天以上:年均降水量2,9毫米,年均蒸发量却高达2844,9毫米,素有“火洲”和“风库”之称。

气候极其干燥的吐鲁番很久以前就出现大片的绿洲,这里繁荣的奥秘之一就是在吐鲁番盆地分布着类似人体血脉的坎儿井群。吐鲁番盆地北部的博格达山和西部的喀拉乌成山有许多现代冰川,春季雪融化了,水从山顶直泻而下,夏季由于山高,拦截了高空水汽,常形成山区地带大雨或暴雨。这里山地地面植被稀少,大多为基岩,雨水在地表很快形成径流,向吐鲁番盐地中心输送。进入戈壁砾石带后,由于砾石透水性强,一些河流50%的水流入地下,有的甚至全部渗入地下,在盆地北、西边缘形成一个巨大的潜水带。古代吐鲁番盆地的人利用丰富的地下水和地形的坡度,巧妙地创造了坎儿井,把渗入地下的雪水雨水不用任何动力引出地面,形成了常年不断的自流水,水质矿化度低。水在地下流动,蒸发损失少、水量稳定、不易被风沙埋没,非常适合人畜饮用,还可以灌溉农田。

驱车行进在吐鲁番盆地的戈壁滩上,那一座座、一排排的小土堆,错落有序地伸向绿洲深处,那下面就是驰名中外的吐鲁番坎儿井。新疆有坎儿井1700多条,主要分布在吐鲁番盆地及哈密地区,总流量约为26立方米/秒,灌溉面积有50多万亩土地。贯通吐鲁番地下血脉的坎儿井有史可查的有1100多条,现存725条,年径流量近3亿立方米,超过了火焰山水系的总径流量:总长度近5000公里,几乎接近黄河的长度,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水利灌溉系统之一。现存的坎儿井多为清代以来陆续修建,如今仍浇灌着吐鲁番的绿洲良田,生产出驰名中外的葡萄、粮食、哈密瓜等。中外不少学者把新疆的坎儿井喻为“地下长城”,与横亘东西的万里长城、纵贯南北的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

吐鲁番的坎儿井主要由竖井、地下暗渠、地上明渠、涝坝(蓄水池)组成。它是一项利用北高南低的地势,不需动力而将地下水引出地表的地下水利工程。竖井是为开挖暗渠、运送沙石及通风用的。从竖井、暗渠内运出的土,堆于竖井口四周,形成大小不等的土堆,防止雨水和洪水流入坎儿井内,保护了坎儿井的安全运行。竖井间距疏密不等,上游比下游间距长,一般间距30~50米,靠近明渠处为10~20米。竖井最深的可达90米以上,从上游至下游由深变浅。暗渠是主体,也就是地下河道,一般高1.7米,宽1.2米,长3~5公里,暗渠前部分为集水段,位于当地地下水位以下,起截引地下水的作用;后部分为输水段,在地下水位以上。由于坎儿井暗渠坡度小于地面坡度,可以把地下水自流引出地表。吐鲁番地区最长的暗渠达25公里,短的仅一二百米。明渠就是地面的导流渠,连接暗渠出水口(俗称龙口)至蓄水池的输水渠道,将水引入涝坝或直接浇灌田地。涝坝,又称蓄水池,是坎儿井途经明渠后,存储坎儿井水的池塘,用以调节生活、灌溉农田。涝坝面积不等,以600~1300平方米为多,水深在1.5~2米。涝坝的大小,决定于坎儿井水量的大小。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坎儿井不仅是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更是一座人文景观,蕴含着极为深厚的文化底蕴。正是因为坎儿井的这一伟大的创造,在吐鲁番、哈密这些干旱酷热地区生活的各族人民,才得以繁衍生息,才滋养出绿洲文化,推动了世界四大文化的交汇融合。

坎儿井的起源

吐鲁番的坎儿井起源于何时何地?历史文献中没有明确记载,学术界众说纷纭未有定论,但主要有三种意见一是起源于汉代的井渠:二是源于古代波斯(现伊朗):三是当地人民在长期劳动生活中创造出来的。

来源于汉代中原的井渠说,代表人物是王国维:“今新疆南北路,通凿井取水。吐鲁番有卡儿者,乃穿井若干,与地下相通以行水。伯希和教授以为与波斯之地下水道相似,疑此法自波斯传来,余谓此中国旧法也。”依据是《史记・河渠书》。在西汉武帝统治时期,有上万人奉旨挖渠,目的是引洛河之水浇灌大荔县的土地。引水过商颜山时,其渠岸经常崩塌,后来有人想出办法,即打井,井与井相通,才解决了问题。王氏还引用了《大宛列传》中的资料“宛城中无井,汲城外流水。又云,宛城新的秦人知穿井。是穿井为秦人所教,西域本无此法,及汉通西域,以塞外乏水,且沙土山崩,故以井渠法旋之塞下。”也就是说,坎儿井是汉代时期中原人发明使用的产物。

坎儿井来源于波斯(现伊朗)说,依据是波斯是拥有坎儿井最多的国家,历史已有2000多年。坎儿井是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而进入新疆的。因新疆地名中有个“波斯坎”,而后经过考察,“波斯坎”在新疆泽普县,恰逢地处叶尔羌河旁边,境内水资源丰富,水位又高,无须掏挖坎儿井取水。另有一说,是巴基斯坦、阿富汗、土耳其和苏联都把坎儿井叫做“kariz”,故坎儿井是波斯流传过来的。但是,又有专家提出,在最早的波斯语中,坎儿井的叫法不是“kariz”,所以坎儿井是否由波斯流传而来的说法也属于论据不足。

坎儿井来源于新疆当地人民创造说,依据是吐鲁番盆地夏季高温炎热,年均降水量仅约20毫米,如果没有人工灌溉,完全不能耕种。修筑明渠引用天山之水,不仅工程巨大,而且接近3000毫米的蒸发量将使大部分引用水消失殆尽。只有修建暗渠才可以引来地下潜流。再者,新疆人早就有掏泉引水的经验。所以,坎儿井其实是掏泉演变而来的。根据是吐鲁番阿斯塔那第20号墓出土的文书《唐显庆四年(公元659年)白僧定贷麦契》:“显庆四年十二月廿一日,祟化乡人白僧定,于武城乡王才欢边,通取小麦肆升(斛),将五年马地口分田部一亩,夏六年胡麻井部田一亩。”据专家推测,当时用于灌溉的胡麻井就是现在的坎儿井。据吐鲁番出土文书记载,唐贞观二十二年(即公元648年)在吐鲁番地区曾设专门的水利机构“掏拓所”,其主管官吏谓“掏拓使”,可能为专门管理和掏挖坎儿井的机构。据此推断,吐鲁番地区的坎儿井可能追溯到1200年以前的唐代甚至更-早。

无论是起源于汉代中原说、伊朗外来说,还是当地人民创造说,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最早有文献记载的坎儿井在吐鲁番。

林则徐、左宗棠与坎儿井

史料证明,第一个确切而又详细记载吐鲁番坎儿井者为林则徐。清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林则徐遣戍伊犁途中,在距吐鲁番约40公里处看到坎儿井,此后便大力推广。这在他的日记《乙已日记》 中记录得十分明确:“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正月十九日……二十里许,见沿途多土坑,询其名曰卡井,能引水横流者,由南而北,渐引渐高,水从土中穿穴而行,诚不可思议之事。此处田土膏腴,岁产木棉无算,皆卡井水利为之也。”林则徐还察看了当时的坎儿井,教人们拓宽和延伸坎儿井,增加了水量。这一时期前后,鄯善的七克台和其他地方也新挖了坎儿井。众民得益,以后吐鲁番人称坎儿井“林公井”、“皇家坎”,这一带也有“林公坎儿”之称。

和他一同复勘的当时的喀喇沙尔办事大臣全庆在筹划伊拉里克开垦事宜的《经久章程》中写道“查吐鲁番境内地亩多系掘井取泉以盗浇灌,名目‘卡井’……其利甚至,其法颇奇,询为关内外所仅见。此次垦地不无高卑之田,难令渠水上,应听该户于盐卤空间之处自行出入挖井。”这段文字一是说明坎儿井值得推广,另外也说明坎儿井浇灌“高阜之田”的重要作用。

在林则徐到新疆办水利之前,坎儿井仅限于吐鲁番盆地,推广到伊拉里克等地又增开60余处。这些成就的取得,与林则徐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还有一次在新疆兴建坎儿井的高潮是在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左宗棠进兵新疆以后。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建新疆行省,号召军民大兴水利。在吐鲁番修建坎儿井近200处,在鄯善、库车、哈密等地新建不少坎儿井,并进一步扩展到天山以北的奇台、阜康、巴里坤和昆仑山北麓皮山等地。

坎儿井的生存危机

坎儿井是吐鲁番的生命之泉,吸引了大批领略“火洲”景观的游客,凡来吐鲁番的中外宾客,无不一睹坎儿井的风采,无不为新疆古代人民的聪明智慧和工程的浩大而叹服:没有坎儿井就没有吐鲁番,没有坎儿井就没有吐鲁番的文明。

但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吐鲁番盆地的人口剧增,开发土地、建城修田,人们对水的需求量与日剧增。坎儿井水已远远不能满足吐鲁番盆地人民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于是打机井成为一种快捷而又经济的用水方式之一。目前,机井采用地下水量已大大超过坎儿井水,使得吐鲁番盆地的地下就像巨大的筛子,密布的机井几乎吞噬了吐鲁番地区总径流量的大部分。吐鲁番的地下水位急剧下降,位于地下水位以上的坎儿井因此断水,原来四五十米深的井现已干涸。人们又往更深的地层打井,农田中处处可见小机房在抽水,而坎儿井水渐渐断流。据统计,截至2006年,吐鲁番地区坎儿井总数为1091条,现在常年有水的只有331条,760条坎儿井已经干涸,年径流量只有2.1亿立方米,总灌溉面积13.23万亩,占吐鲁番地区的22.3%。由于水资源的匮乏,吐鲁番地区未来耕地和林果面积将受到制约。在漫长的农耕经济时代,一条坎儿井就决定了一个村落的人能否存活。正是这样一份深入到血肉之中的牵连,让当地老百姓对坎儿井的命运倍感忧虑。

坎儿井是吐鲁番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留下来的文化古迹。作为华夏少数民族祖先智慧与创造结晶的坎儿井,如果再不及时抢救,它们也会像一些文明古迹一样,最终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

保护文化遗产传承人类文明

坎儿井作为西域特殊地理环境下的水利工程,是人类在对自然界水资源利用、控制和改造过程中,逐步认识、掌握水循环规律的结晶。坎儿井已经成为吐鲁番的又一个标志,是新疆绿洲文明的象征。

2006年,“坎儿井地下水利工程”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09年3月,国家文物局在吐鲁番举办了“坎儿井保护与利用培训班”,组织当地民众参与文物保护工程,既能对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实现最小干预,又有利于文化遗产的世代传承;既保护了物质文化遗产,又保护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这让人们看到了一个梦想成为现实的可能,新疆坎儿井有望与长城、金字塔一样,成为令人景仰的“世界文化遗产”。我们也期待着,借助申遗这一历史机遇,古老而伟大的新疆坎儿井重获“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