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沿江及环湖渍涝区灾后改种秋播荞麦栽培技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沿江及环湖渍涝区灾后改种秋播荞麦栽培技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阐述了沿江环湖渍涝区灾后改种秋播荞麦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品种选择、种子处理、精细整地、适期播种、土肥水管理、辅助授粉、加强病虫草害防治、及时收获等方面的内容,以期为相似地区提供参考。

关键词 灾后改种;荞麦;栽培技术;沿江及环湖渍涝区

中图分类号 S51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4-0034-02

长江中下游沿江及环湖低洼地区夏季洪涝灾害频发,长时间(超过恢复生长的临界时间)严重涝灾致使水稻、棉花等夏季作物完全毁种,农田退水后改种实施抗灾自救非常必要;然而长期以来,因为洪灾的突发性和退水时间的不确定性,改种技术的研究几乎空白,多数地区仅凭经验为之。在沿江及环湖低洼地洪灾发生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型种植模式发展的现状,通过设计实用合理的改种模式,比较其生态适应性(适应渍害地区土壤条件和退水后的有效生长时间短)、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以及综合效益,优选出严重灾害后改种技术模式。

荞麦生育期短,抗逆适应性强,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是重要的填闲备荒作物,是灾后较为理想的补改种粮食作物,在作物布局中有着特殊的作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缺乏规范的灾后改种荞麦种植管理技术。灾后改种秋播荞麦栽培技术是在安徽省多年荞麦生产实践基础上产生的,而后又经生产实践不断完善形成的。

通过笔者多年的科研生产实践,并结合有关技术资料[1-3],提出灾后改种秋播荞麦栽培技术模式,该技术模式重点介绍了沿江及环湖渍涝区灾后改种秋播荞麦时需要考虑的4个方面,即荞麦品种的选择原则、播种要点、田间管理及收获技术,可为沿江及环湖低洼地区洪涝灾后改种荞麦规模化、标准化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1 品种选择

夏季洪涝灾害破坏在田作物或延误作物适宜播期,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损失有效气候资源。因此,最基本的技术对策就是改换生育期短的作物及其早熟品种,以适应这种变化,争取得到较好的产量和收入。荞麦生育期短,抗逆适应性强,产量适中,是很好的填闲、救灾作物。宜选用60~90 d的早熟品种,如皖苦荞1号、苦荞2号、甜荞1号等,最好使用当年收获的新种子。退水时间早可选择中长生育期的品种,退水时间晚,可选择生育期短的品种。

2 种子处理

采用风选、水选、筛选、粒选等方法选种,选用大而饱满的种子,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在播种前7~10 d的晴朗天气,将荞麦种子摊在向阳干燥的地上或席子上晾晒,气温较高时晒1 d即可。晒种时要不断翻动,使种子晒匀,晒透。温汤浸种,用35~40 ℃温水浸10~15 min,捞出后摊在地上晾干。用下列微量元素溶液之一浸种:溴化钾(3%)、硫酸镁(0.05%)、硼砂(0.03%)、高锰酸钾(0.1%)、钼酸铵(0.005%),可促进荞麦幼苗的生长和产量的提高。然后用种子重量0.3%~0.5%的辛硫磷拌种,拌匀后堆放3~4 h再摊开晾干。

3 精细整地

洪水退去后,应及时浅耕灭茬,然后深耕(深耕最好在地中的杂草出土后进行)。及时采用机械化开沟技术开好三沟(畦沟、腰沟、田边沟),畦沟间隔3~4 m。做到沟沟相通,防止后期涝渍灾害。

4 适期播种

4.1 播种日期

秋播荞麦的适宜播种期为7月中旬至8月中下旬。因洪水退水时间的不确定性,应根据退水时间适期早播,改种一定要严格控制在安全播期下限以内。

4.2 播种量

改种农作物生育时间缩短,个体生长不足,单株产量减少。需要通过增加基本植株密度,依靠群体优势争取较高产量,叫做“以密补产”。 因此,应增加作物群体。一般情况下,条播时苦荞播种量37.5~52.5 kg/hm2、甜荞播种量52.5~67.5 kg/hm2,撒播时适当增加播种量,在中等肥力土壤,条播种植适宜的留苗密度为90万~120万株/hm2 [4]。

4.3 播种方式

播种方式根据退水时间而定,退水时间早,可精细整地,选择条播方式;退水时间晚,无法精细整地,可选择点播或者开厢撒播。荞麦籽粒小,幼苗顶土能力差,播种深度以3~4 cm为宜。

4.4 播种规格

条播以2.0~2.5 m开厢,行距30~33 cm。采取锄开穴、人工点籽,以2.0~2.5 m开厢,行距30~33 cm,穴距15~18 cm,每穴播8~10粒N子,待出苗后留苗5~7株/穴。厢宽2~3 m,厢沟深20 cm、宽33 cm,均匀播饱满种子60 kg/hm2。

5 土肥水管理

适时进行中耕,第1次在幼苗6~7 cm高时结合间苗、疏苗进行,第2次在荞麦封垄前,结合追肥培土进行,中耕深度3~5 cm。

改种作物生育期缩短,生育进程加快,需肥的要求是早和快。因此,应调整施肥技术,增加速效性肥料,减少缓效性肥料;增加基肥和种肥比例,减少追肥,肥料前移;减少氮肥比例,特别是中、后期的氮肥要慎施、轻施,以防止作物贪青晚熟,增加磷、钾肥比例,促进作物生长和增强抗逆能力;迟播作物根浅根弱,施肥深度要提高,接近作物根系,便于吸收;部分作物为争早抢种,未施基肥和种肥,应调整施肥方案,在作物出苗后及时追施速效肥料。此外,对中后期肥力不足或表现脱肥的,可配合施用1~2次叶面喷肥,一般可用0.2%磷酸二氢钾溶液750 kg/hm2均匀喷施[5]。开花至结实期,用磷酸二氢钾3.0 kg/hm2、尿素7.5 kg/hm2兑水900 kg/hm2喷施1~2次。

播种时应开沟排水,出苗期遇干旱,要及时沟灌润墒,采取积极的保苗措施。播后遇雨或土壤含水量高时,会造成地表板结,要破除板结,疏松地表,以利出苗。在低洼地荞麦播种前后应做好田间的排水工作。荞麦开花灌浆期如遇干旱,应灌水。

6 辅助授粉

在荞麦田养蜂进行蜜蜂辅助授粉,应在荞麦盛花期进行。在没有放蜂条件的地方采用人工辅助授粉方法,可在盛花期9:00―11:00进行。具体方法:用一条较软的布,两端系上绳子,由2人各拉一端,让布在植株顶部拂过,轻轻晃动植株,或用竹竿,在荞麦植株上来回拂动,振动植株,辅助授粉,每隔2~3 d进行1次,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损坏花器,且忌在露水大、雨天或清晨雄蕊未开放前或傍晚时进行[6]。

7 加强病虫草害防治

大灾之后,由于生态条件变化,病虫草害有加重趋势,且发生规律也会有所变化,迟播作物长势弱小,抗御能力降低。因此,灾后农业生产一定要加强植保工作,把病虫草害的损失降至最低。

8 及时收获

一般植株70%以上籽粒呈现本品种成熟色泽时为成熟期。荞麦收获宜在早晨进行。籽粒应晾晒3~5个太阳日,充分干燥后贮藏。

9 参考文献

[1] 姜涛,孔令聪,王光宇,等.安徽省苦荞麦种质资源引种观察及鉴定[J].农学学报,2013,3(7):8-10.

[2] 姜涛,李玮.不同播期密度对甜荞麦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5,31(30):169-172.

[3] 姜涛,孔令聪,王光宇.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苦荞麦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J].作物杂志,2013(6):114-117.

[4] 常庆涛,高立荣,刘荣甫,等.江苏省春荞麦品种选择及高产栽培技术[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10):46-47.

[5] 范诗明,沙马拉哈,吉觉作体.高寒山区荞麦高产栽培技术[J].四川农业科技,2010(8):27-28.

[6] 曹文福,田再芳.右玉县荞麦高产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4(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