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用“逆反方式”对待逆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用“逆反方式”对待逆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问题表现】

目前,很多老师都会有这样的烦恼,即学生不好管,处在青春期的学生尤其如此。譬如,对老师的好心劝导,学生不爱听;当老师指出他们的问题时,他们就挂着个脸,很不高兴;老师批评时,有的学生还会当面顶嘴等等。不少学生经常表现出对老师的不满,甚至是敌对的态度。老师们向我描述了来自课堂生活中的三个镜头:

镜头一:某节课上,同学们正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突然从教室的一个角落传出一阵笑声。老师循声走去,发现A同学正埋头看漫画。老师走过去,准备伸手收缴漫画,不想那位学生满不在乎地主动把漫画送到了老师手中。漫画画的是一个被刻意丑化的头像,头像的旁边写了四个字:某某老师。老师刚一询问,那位同学就开始辩驳……

镜头二:Z老师说,自己也记不清这是第几次找B同学谈话了。每次谈话时,B同学都能安静地听她把话说完,并满口答应会按照老师说的去做,但一转身就依然故我,该背的不背,该写的不写,照抄同学的作业。与Z老师遇到同样问题的老师不在少数。谈到这些问题时,老师们都感到很无奈。

镜头三:在老师和同学的眼里,C同学算得上是班里的“乖”学生。无论老师说什么,C同学都基本“言听计从”。但老师深入观察后发现,C同学对老师的要求其实心不在焉,磨蹭,拖拉,胡乱应付,当然没有效率,也没有质量,效果很差或基本没效果。

【问题解析】

表面看,以上三个镜头中,学生对老师的要求所做出的反应似乎不同,但从效果上看,却是相同的,即学生通过自己的言行,达到与老师期待方向相反的结果。心理学上将学生的这种行为反应方式称为由逆反心理诱发的“逆反行为”。

学生的逆反,通常表现为三种形式的对抗。第一种是硬对抗(如镜头一),学生的行为具有明显的与老师抗争,或想战胜老师的性质。第二种是软对抗(如镜头二),学生对老师的教导听而不闻,表现出冷漠或漠视的态度。第三种是消极对抗(如镜头三),学生在老师面前隐瞒内心的真实感受,表面顺从,实质抵抗。三种对抗的共同特征是,试图摆脱老师的指挥和控制,目的是维护自我尊严,争取自我独立,展示自我力量,宣告自我“成熟”,一般都有明显的情绪化表现。

【问题对策】

对于“逆反”,首先我们要认识到,这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正常、本能的行为。虽然它令老师为难,但也并非洪水猛兽。其次,究其本质,学生是想通过“逆反”告诉老师,他们长大了,不再需要别人过多指点。换言之,学生产生了在与老师“交战”中获胜的想法。为了“胜利”,他们甚至会不顾一切,全力以赴。这时,老师的压制无疑会激发学生的“斗志”。再次,学生更需要启发和引导,而不是教导。心理学研究表明,当“我”自己本来想做的事,一旦由“你”(或“他”)提出,“我”就会产生“不愿做了”的心理。因为别人的安排剥夺了“我”的成就感。问题在于,当学生意识到自己错了时,心里却希望最好不要把那层“窗户纸”捅破。如果老师捅破了这层“窗户纸”,学生就会认为:老师故意伤害我的自尊。一旦丧失了自尊,学生往往就会无所顾忌。

基于以上思考,笔者认为对待逆反最好的方法就是“逆反方式”。所谓“逆反方式”,就是采取与学生心理预判相反的方式。下面以案例来说明。

【案例呈现】

当听说班里的几位学生参与了打群架时,C老师虽然很生气,但并没有去训斥学生。他提醒自己保持冷静,于是用平和的语气关切地问:“刚才打架了?伤着没有?”话音刚落,他便发现那几位学生原先满脸的怒气立马消散了。于是,他接着问:“我怎么感觉你们有点不高兴?能告诉我是为什么吗?”几位学生犹豫地彼此对望了一下,没有说话。(这说明他们内心开始“动摇”了,不打算与老师“抵抗”到底了。)

见此,C老师没有继续追问,而是用期待的目光看着他们。也许“沉默”比“批评”给人带来的压力更大,几位学生终于憋不住开口了:“老师,本来我们不想打架的。”(但他们的话似乎表明他们心里有“委屈”。他们在委屈什么呢?此时如果老师指责他们“错了还强词夺理”,一场师生冲突就很难避免了。但是,如果因为回避冲突就一味迁就学生,类似的违纪事件以后就可能还会发生。)

此时,C老师问:“我想也是。可是你们为什么又打上了呢?”(当老师表达了对学生的信任,愿意倾听他们真实的想法时,学生的心理防御就解除了。)“老师,不是我们先动手的,是因为……”几位学生把打架的实情和盘托出,同时深刻检讨了做得不对的地方,并向老师保证以后不会再给班里惹事了。

这是一个用“逆反方式”成功解决学生打架事件的案例。事实上,学生违纪后,一般都会产生“老师肯定会很生气,会严厉批评我”的想法。此时,他的防御心理被唤起,同时做好了“还击”老师的准备。“逆反方式”就是反其道而行之:老师不但不愤怒,不严厉训斥,还作出暂时的退让;或等学生平静下来后,再耐心询问他违纪的原因,关切地告诉他以后应如何避免。此时,学生才会理智思考老师的话,逆反也因失去意义而减弱或消失。但事实上,不少老师并未把握好学生的心理,反而很容易被学生的行为所激怒。

当老师发现学生产生了逆反心理时,不要试图用说教的方式进行劝说,更不要通过控制的方式去阻止。譬如,当老师发现学生上课玩手机时,千万不要试图通过收缴手机、当堂训斥、把学生赶出课堂或请家长的方式加以阻止,而应采取理解和宽容的态度,寻找一个学生可以接受且不伤害学生自尊的方式来处理。

笔者发现,学生上课玩手机可能有以下五种原因:一是反感“你”的课或“你”这个人;二是心里烦闷,想通过游戏发泄情绪;三是缺乏学习动机,想通过游戏来打发时间;四是能从游戏中找到他在现实生活缺失的东西;五是因急事确实需要使用手机。不管哪种原因,此时学生的心理都处在一种软对抗状态。也就是说,学生的“逆反”行为处于一种相对隐蔽的状态。受影响的主要是他自己,对其他人并没有造成危害。一旦老师公开处理,就不仅将为学生的逆反提供公开的条件,往往也与教育初衷背道而驰。对这类事件的处理,老师可以采取接纳和陪伴的方式。譬如,轻轻走到这位学生的身边,或在学生身边来回走动,但不要停止课堂教学。因为老师的行为已经告诉学生:我发现了你的行为,但为了保护你的自尊而没有明示。这样的处理,一般学生都能接受,并会心生感激地停止不当行为。当然,课后老师应及时找学生谈话,一来肯定他的配合,二来也可了解他玩手机的原因。这样的处理方式,会产生爱屋及乌的效应,使学生的逆反心理自动消退。由此,对于逆反的学生,老师不要指望仅凭打压就能解决。只要不是原则问题,不妨让学生暂时占占上风。当化解了学生的逆反心理后,再与他分析讨论是否有更好的方式来处理这件事。这样做,既不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又能使他感受到尊重和信任。更重要的是,学生将从中学会什么是理解和包容,什么是信任和欣赏,不仅获得了心智的成长,还会对老师产生更强烈的敬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