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传虹《山居读诗图》真伪考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传虹《山居读诗图》真伪考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位友人持一幅黄宾虹《山居读诗圈》来请我鉴赏。刚刚打_一半。我就感到此画有点眼熟,遂翻_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的《黄宾虹画集》,经核对。此画与《画集》上卷58页著录的一幅命名为《生砂湮翠见精神》的山水立轴竟是同一内容。同一题跋、同一构图,甚至尺幅都相近的两幅作品。

人民美术出版社是一家有影响的出版社,由该社出版的《黄宾虹画集》更是一部颇受重视的典籍。那么问题似乎就简单了,既然友人所藏的这幅山水画,与权威出版物所录作品雷同,就不能排除是依照典籍克隆的复制品了。

我把画册递给友人,他也是一愕,过了好一会,才想起来查这部画册的出版时间。当他看到版权页上标明此书是2003年12月出版的时,才说:

“我的这幅画,前就存在我家,期间为保存它,还经受过一番磨难,可以肯定地说,此画在我家的收藏时间,远远比这本画册出版时间早,不可能是照这本书复制的。会不会是黄宾虹的一对“双胞胎”作品呢”7我当即回答:

“黄宾虹的作品不像齐白石,几乎没有纯商务性作品,不会有藏家点名求索其照摹某幅作品。更何况所谓“双胞胎”作品,作者在复制时,也会在明显部位,留出明显的不同。而这两幅画从结构、布局、到题跋字的位置,甚至行格、字距都是完全一致,无论从哪一方面看,都完全是照临,其中肯定有一幅是照仿另一幅的”。

友人有些茫然了,喃喃地说:“此画存入我家在先,画册出版在后,我的藏品不是照仿画册,难道是画册的作品临仿了我的藏品”?听他这么一说我倒受到了启发。此画创作于1952年,60年代初入友人匮中,中间数年辗转流传,完全有可能被人临摹。于是,我将友人的藏画悬挂起来,仔细审视,才发现这是一幅数十年前的原装原裱作品,由于时间久远,装裱的边幅已经_裂,但画心与原裱的衬纸浑然一体,没有利用另一件旧裱画揭下原画心。再将此幅装贴上去的痕迹。再看画面,这是1952年(壬辰)黄宾虹89岁时的作品,以苍山和古木做主景。中置草庐数问。二位高士对坐庐中,持卷读书。全图笔势自然熨贴,气韵苍劲,浑厚华滋,确是黄宾虹晚年风格。再看画上的题跋,虽然写的歪歪扭扭,但字体古朴,风格瘦硬,带有浓厚的金石气韵,非大家难达此境界,说它是克隆之作,实在有些勉强。难道真如友人所说,这幅画是黄宾虹的真迹,而画册著录的反倒是临摹之本?

于是,我又把目光移向了画册。全图布局,无论是远山、近树、草庐、人物、题跋位置、行格字数都与友人所持作品如一辙。在黄氏作品上面的“诗堂”内,还附有一个林散之的鉴识跋,跋语中说“文俊于壬辰年见老人杭州,得见老人亲笔作画,文运后得以保存。实为至幸,x×年(字迹辨认不清)十月二十五日属题,散耳。(图3)全图笔法苍老纯熟,符合黄宾虹绘画风格。若无充分依据,说它是临摹的作品,似乎也难以服人。

这就奇怪了,两幅基本一模一样的作品,留着同样的作者题跋,又不可能是作者同时所作,那么其中必有一真一仿。从表面状况看,画册著录者,出自典籍,又有林散之的题跋为证,跋语中讲述此画创作收藏经过言之凿凿,可谓“流传有绪”应该不容置疑。但友人所持的一幅又该如何解释呢?是89岁的黄宾虹突发奇兴自己临仿自己作的一幅“双胞胎”?还是根本就是一幅后人照摹的临本?显然“双胞胎”之说是不能成立的,因为1952年黄宾虹患白内障,双目已近失明,就算他有心要做一幅“双胞胎”但凭他当时的视力,也无法使两幅画上的题字如此相似。剩下的可能就只能或者是真迹,或者是临本了。

面对这对“真假美猴王”我实在费了踌躇,为了辨明真伪。只好暂时抛_风格,先从辅助因素题跋上下手。这幅画中作者的题跋很长,由两部分组成。前面是一首论画诗“宣和图谱旧留珍,展转临摹易失真,师古人兼师造化,生砂湮翠见精神”。诗后是一段议论,全文如下“前清道光咸丰间,金石学盛,画称复兴。近今良渚石夏玉,长沙周缯文物出土,有非金石可谖,绘事研究宣迈前古。壬辰八十九岁叟宾虹”。

前段的论画诗,有一句非常关键,就是“师古人兼师造化”,作者强调不但要学习继承古人的绘画技巧。还要从大自然和古代留下的各种遗物中汲取营养。这句诗的意境应当在画图中得到体现。后面一段议论。专门提到了当时出土不久的良渚玉石(即夏玉)并由此引伸出“研究绘画技巧应超越古人,用新的考古发现丰富创作方法”的观点,这是一个重要线索,应当成为破解这幅画的钥匙。

我们知道,黄宾虹对良渚古玉中那种色彩斑驳的斑点,一直是非常重视的。他曾说过“近代良渚夏玉出土,五色斑驳,因悟北宋画中点染之法”。可见他早已从良诸玉器上的斑点。联想到了宋人绘画中以点代皴的技法。他一直试图借鉴良渚玉斑那种天然造化的神韵,把山石的苍老秀逸表现得更加完美。黄老晚年常以长短、大小、浓淡不同的墨点代替传统的皴擦法来突出山石的美感,大概就是基于这种创作思想。在《山居读诗图》的跋语中,黄宾虹即然表达出了借助良渚玉斑来展示山石自然风韵的创作动机。那么在画面上就必然会出现与跋语相呼应的创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