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肠内外营养支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肠内外营养支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肠内外营养支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5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26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早期(96h以内)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延迟(96h以后)的肠内营养支持。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危重症评分和通便时间与腹痛消失的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死亡率。结果在危重症评分和通便时间与腹痛消失的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死亡率方面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

【关键词】肠内外营养支持;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效果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111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3604-01

营养支持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使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自然病程改善,有利于并发症的减少和死亡率的降低。肠内营养即通过患者的胃肠道直接给予营养物质,直接参与消化系统的吸收与分散营养。肠外营养即通过血液给予营养,利用循环作用来分散营养。本文旨在探讨分析肠内外营养支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5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26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20岁-55岁,平均年龄为40±6.8岁。发病原因:23例患者为胆道类疾病,7例患者为高脂血症,3例患者为饮食习惯。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21岁-56岁,平均年龄为41±6.5岁。发病原因:16例患者为胆道类疾病,6例患者为高脂血症,4例患者为饮食习惯。诊断标准按照《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进行诊断[1]。两组患者在数量、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在常规治疗基础上

1.2.1观察组患者给予早期(96h以内)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肠内营养在患者入院4天内给予,患者的肠道功能基本恢复后实施胃镜下插入鼻饲插,通过十二指肠直达空肠始端,第一天只输注0.9的氯化钠溶液,在患者的胃肠道对该药适应后,逐渐加滴百普力,其最高的限量为1500mL/天。

1.2.2对照组患者给予延迟(96h以后)的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肠内营养在患者入院4天后给予,具体同上。

1.3观察项目及评分[2-3]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危重症评分和通便时间与腹痛消失的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死亡率。

1.4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P

2结果

2.1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危重症评分方面的比较见表1。

3讨论

肠内的营养支持能够维系肠道黏膜的细胞结构和细胞间连接及绒毛高度的正常,使肠道内菌群稳定,有利于肠道细胞分泌作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在发病的早期(96h以内)给予肠内外营养支持是有效、安全、可行的,可降低脓毒症的发生[4]。目前临床肠内营养支持的途径主要采用鼻空肠管或经皮空肠造口。完全的肠外营养支持也能够提供给患者较全面的营养,达到在早期进行营养支持的治疗目的。但需要在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酸碱平衡正常的前提下进行。目前临床肠外营养支持的途径主要采用脂肪乳剂静脉输注的方式,但高脂血症患者不能采用此方式。患者在肠胃的蠕动功恢复和腹胀消失后方可进行完全胃肠营养支持。

研究通过选取我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观察比较。结果发现,在危重症评分和通便时间与腹痛消失的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死亡率方面比较,观察组患者给予早期(96h以内)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给予延迟(96h以后)的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效果。

综上所述,肠内营养支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雨田,陈岳祥.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草案)解读[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9,29(4):317-318.

[2]童智慧,李维勤,虞文魁,等.不同营养支持模式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J].肠外与肠内营养,2009,16(2):65.

[3]Ruan HJ,Hu Z M,Zhao DJ.Effects of earlyenteral nutriti on serum endotoxin in patientswith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J].Chin JDig,2009,29(1):56.

[4]华晨,刘励军.肠内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29(3):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