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编制心理量表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编制心理量表须注意的几个问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 心理测验;量表;编制

中图分类号:B84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09)011-0761-02

doi:10.3969/j.issn.1000-6729.2009.11.001

近年来,笔者作为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的副主编,在审阅来稿过程中,看到作者在研究中越来越多地采用各种国内外通用的或自编的心理量表,其中一些自编量表,不乏设计合理,编制程序严谨,符合测量学要求,但也有些量表因粗制滥造而被退稿。本文仅就审稿中发现的量表编制中存在的常见问题谈几点看法,供各位作者和广大读者参考。

1 编制量表首先要确定测量目标的维度

确定目标维度的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1)根据较为成熟或已被公认的心理学理论确定量表维度,如采用投射法编制的主题统觉测验(TAT)和采用强迫选择法编制的爱德华个性偏好量表(EPPS),都是依据莫瑞(Murray)的“需要-压力”理论确定其测量维度的[1]447-448,462-463。(2)根据大量临床实践或访谈资料,采用经验法来确定所编量表的维度,如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I)就是从大量病史、医学档案、病人自述、医生笔记及相关书籍中分析出与心理疾病有关的人格维度的[2]。(3)根据数理统计原理,采用因素分析方法来确定量表的维度,如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就是通过对词典上或心理学、精神病学文献中描述人格特质的词汇进行因素分析抽取出来的[3]。

学界公认的最好方法是将上述三种方法结合起来确定测量目标的维度。即先从某种成熟的心理学理论出发提出初步构想,再根据临床经验加以补充,最后用因素分析等统计方法给予验证。

遗憾的是在我们收到的稿件中,许多作者只是想当然地将所测心理特质分解为几个方面,而对这些测量维度是如何确定的不做任何说明,对每个维度也未给出可操作的定义,这样匆忙编写出的测试项目,很难达到测量和研究目的。

2 对初步编出的项目要做试测和分析

试测和项目分析是编制标准化测验的必经步骤。根据所定维度编出的项目一定要比最后成品测验的项目多出许多,然后将这些项目组成初步问卷去做试测。

试测对象可就近方便取样,样本不必很大,但也不能太少,而且一定要和将来测验正式应用时的测试对象在人口学方面的特征接近。在试测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受测者的表现,记录其所提的问题及完成时间,同时要广泛征求各方意见以供修改项目使用。

项目分析包括质性分析和数量分析两方面。前者是从内容取样的适当性、题目的思想性、表达的准确清晰等方面进行无歧意、无逻辑或语法错误的分析,后者是对试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确定每个项目的难度、区分度和各个选项(备选答案)的适宜性等[4]。

在心理测验发展的早期,为了简化繁复的计算,通常采用高低分组的方法来计算项目的难度和区分度,因为忽略了处于样本中段被试的信息,除非分数分布为完全正态,否则所得各项统计指标会有较大误差。在电脑已经普及的今天,不应再用这种粗糙方法,而应该将项目分与总分或项目的因素负荷量作为区分度指标。

我们在来稿中发现,有些使用自编量表的研究者根本未做项目分析,或者仍采用上述简陋方法,或者不报告筛选项目所依据的标准。

另外,几乎所有作者都未对量表项目选项的适宜性进行分析。如果一个选项不被任何受测者所选,那它的设立就毫无意义,或者应予修改,或者将其删除。例如,在采用利科特法编制的5点或7点量表中,最高或最低分常无人选择,若将其改为4点或6点量表,其区分能力就会有所改善。

3 如何估计和报告量表的信度

心理量表作为一种测量工具最重要的是可信性和有效性,也就是信度和效度问题。估计信度的方法有多种,量表性质不同或使用目的不同,需要不同的信度指标。如果我们对一个量表跨时间的稳定性感兴趣,就要用再测法估计信度;若在研究中使用一个量表的两个复本,就一定要考察二者的等值性;若既无复本可用,又不可能施测两次,则可用分半法来估计信度;当量表用于测量某种单一心理特质时,则必须考察同质性信度;倘若编制的是创造力测验或投射性测验,则应考察评分者信度[1]。

在上述估计信度的方法中,由于分半法和同质性法最易于操作,所以在我们收到的来稿中,多数作者采用的是这两种方法,而未考虑所编制量表的性质和用途,这就不符合测量学的要求。还需要指出的是,同时采用分半法和同质性法估计信度并无必要,因为分半法也是对量表内部一致性的度量,但考察的只是两半项目之间的一致性,而同质性法考察的是所有项目间的一致性,其精确性远远高于分半法,如果已经用科特-理查逊公式或克伦巴赫系数估计了同质性信度,再报告分半信度意义就不大了。当然,那些随便编些题目,根本没有信度、效度指标的所谓量表,其科学性就更靠不住了。

4 如何估计和改进量表的效度

心理量表的效度是比信度更重要也更难解决的问题。编制成就测验通常是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判断内容效度;能力测验和人格测验通常是采用某种统计方法得到效标效度和构想效度。无论那种测验或量表,只要用于预测或实际决策,例如选拔、安置或诊断,就一定要有实证效度。考虑到效度研究的困难性,对许多仅仅用做研究的自编量表的效度,我们在审稿时并不苛求,但在编制后起码要考察与其他同类量表的相关(即相容效度),最好能采用因素分析得到量表对所测特质的负荷量或解释率(即因素效度)。

随着电脑的普及和软件的进步,一些高深繁琐的统计技术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近年来以因素分析结果作为构想效度指标的研究逐渐多起来。探索性因素分析虽可用于查明变量之间的结构,但因其具有一定的主观性,所以还要用验证性因素分析来考察其结果的通用性或拟合程度。这种方法既可用于确定量表的测量维度,又可用于确定测量的构想效度。须注意的是,在采用此种技术时样本人数不能太少(至少应是测验项目数的5倍,通常不要少于100人),而且必须采用不同的样本,使用同一样本做上述两种因素分析是毫无意义的[5]。

量表的表面效度是一个常常被忽略的问题。所谓表面效度指的是在外行表面看来一个测验或量表是否是测量某种心理特质的有效工具,或受测者是否能看出量表所测的是什么。对于能力和成就等测验,表面效度一定要高,以提高受测者的应试动机;而对于人格等典型的测验来说,表面效度一定要低,以减少其掩饰性。

掩饰或作假是最影响测量效度也是最令量表编制者伤脑筋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难题,通常有以下几种办法:一是尽可能采用价值取向不明显的中性题目(如16PF),二是采用强迫选择法编制题目(如EPPS),三是采用测谎题以发现回答不真实的受测者(如MMPI)。此外,还可在指导语中强调保密原则。若只是做研究,也可匿名作答,以消除受测者的顾虑。

最后要指出的是,如果新编的量表与国内外同类量表相比,没有明显改进或独特优点,最好采用现成量表。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出版发行的《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收集了大量常用量表,尽管手册中有些量表的信度、效度资料也不完整,但这些量表比较成熟并被国际所公认,因而在审稿时容易通过,当然,使用时至少要报告在作者本次研究中的信度指标。

参考文献

[1]郑日昌.心理测量[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98-99.

[2]郑日昌,蔡永红,周益群.心理测量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155-156.

[3]L.R.Aiken.心理测量与评估[M].张厚粲,黎坚,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94.

[4]郑日昌.心理测验与评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48-49.

[5]郑日昌.心理测量与测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07-120.

2009-09-08收稿,2009-09-26修回